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GO车情报员点评怎么样

    2021-01-26发布于:宝马M2车友圈

    外观

    5.00

    配置

    3.00

    操控

    5.00

    内饰

    3.50

    空间

    3.50

    动力

    4.00

    舒适

    4.00

    宝马M2 作为1M的继任者,有着纯粹的宝马M血统,底盘代号F87。所以能带来的驾驶乐趣也是最纯粹的。2018款的宝马M2分为两种,普通版和雷霆版(很可惜我的这台不是雷霆版)。 M2 的外观设计一定分为两部分来说:第一比例,第二细节。对于设计师来说,平台姿态决定一切,幸好 M2 的平台不是来自 UKL,当然宝马也不会让一辆 UKL 平台的车成为一辆真正的 M。所以前置后驱的基本结构,来白海外 2 系的底子,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纵置 6 缸发动机和 7DCT 变速器空间的车头都决定了我们眼前这辆 M2 的基本姿态。50:50 之类的东西,都是天生的,骨子里的。原厂M2普通版本并没有用风刀后视镜,只有雷霆版才有,建议拥有普通版M2的车友们在网上买个碳纤维外壳,装上去之后的效果帅炸了,心理马力加成至少50匹 。 来到车内,宝马现在的套娃内饰,真的很好用,依然不太能接受时下流行的触摸屏,车就是车,不是IPAD,需要在尽可能不分神的条件下完成必要功能的控制,这点宝马完成的很到位!不过M2的车内储物箱真的太小,需要批评一下。 丁字裤方向盘手感那真没的说,再配上后边的换挡拨片,握上方向盘的瞬间我就感觉我的血压有点高,如果有条件的,后期换上翻毛皮方向盘,或者直接来一套带换挡提醒的方向盘,那才叫一个爽,如果冬天嫌冻手,那么花点钱装一套方向盘加热也是极好的。 M2作为一款后驱性能小钢炮,自然而然会配备上鸳鸯胎,前胎尺寸为245/35 R19,而后胎的尺寸达到了较宽的265/35 R19,但哪怕是如此宽的后胎,在大脚油门的时候也会突破抓地极限。 M2配备了前四后二的大尺寸制动卡钳,估计设计师是嫌弃红色和黄色太过于常见,所以就用了深蓝色,加上M标后视觉效果比其他颜色还要帅。如果嫌四个活塞还不够,那么选装的高性能卡钳可以满足你对尺寸的需求。 M2的排气也是双边双出,虽然是普通版,但排气声也足够炸裂,由于2018年7月份所生产的M2C为了满足国五的排放,所以排气系统中多加了一个颗粒回收过滤器,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气的声浪。而普通版的M2就没有这个问题。 作为宝马M-Power的入门车型,动力总成自然要拿得出手,代号N55 B30的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让这个小玩意儿暴发力十足,370匹的马力和465N·m的扭矩足够让人血脉喷张,而雷霆版的S55 B30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会带来更极致的快感。 驾驶质感,不论油门、刹车、转向、底盘的反馈,感觉非常舒服,特别听话。虽然是台370匹马力的后轮驱动性能机器,既可以在城市的车流中任意游走,也能在高速、盘山路上狂奔,只要通过油门传递明确的信号,M2便能可以执行的非常精准。双离合变速器在抵挡低速时虽然有些顿挫,但并不令人反感,反倒是提醒着这是性能车应有的小个性。很多人说不适应没有怠速,说堵车的时候脚下忙捣,而实际上只要轻点油门,车就能进入怠速状态,Comfort模式的初段的油门并不灵敏,不太会造成闯动。 日常舒适模式,开了1000多km多平均油耗只有10L!高速市区一半一半。不过油箱真的有点小,加满邮箱续航也就480km的样子。偶尔调到sport,红绿灯第一个走,总看到我过了路口其他车还没起步,怀疑自己是不是闯红灯了。自从开上M2,打灯变道一气呵成,在匝道转弯快点也很有信心。悬挂方面,M2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车的悬挂比较有韧性,不是那种邦邦硬的感觉,不夸张地讲,M2是50万以内操控最强的,没有之一。 后备箱其实很不错了,一个28寸的托运箱加一个20寸的登机箱加一个儿童座椅都可以放进去,而且后排座位不用翻倒!当然M2不能跟普通轿车相同的标准谈舒适,前排座椅舒服,特别是腿部支撑到位,后排空间能接受,空间的话一家人(三人)一起出行的话是足够了。不过后排座位就有点点小了,其实腿部空间还可以,而且还有后排空调出风口,这可是连CT200H上都没的东西!就是个子超过1米75的朋友坐我后面都会撞头! 不满意的点: M2 唯一让我不满的地方就是重心偏高,这和直列发动机的布置有很大关系,也和 2 系平台本身的成本和造价有很大关系,哪怕是一辆 M,底盘的离地间隙已经够低了,但仍然重心高,不仅仅是整车的视觉重心高,坐进车内的重心感觉也高,座椅高度调节降到最低也一样。重心高整辆车看起来就更为宽厚,不够扁,同样注重纯粹的驾驶,也是前置后驱但是级别低得多的一辆车重心就明显更低,也更扁,潜力很大,对,就是丰田 86 和斯巴鲁 BRZ。所以如果是刚想玩车的朋友们,86和BRZ绝对会比M2性价比更高,不仅改件多,而且各种保养还便宜。还有让我不满的是M2连手机蓝牙经常会掉线,而且云端互联中从没有成功定位车辆位置.........建议还是用carplay吧,会方便很多。

    作者提到的车系:


      上周在美国德州提的车,开了不到600公里,简单说一下体会。 优点: 1. 颜值达标,尤其是背影宽体设计和普通二系区别开来,要是在m240和它之间拿不定主意,对比一下实车就会选了。 2. 空间充足,实用。后排能坐人能推倒载货,同级别的车要么没后排(cayman,supra,370Z nismo),要么就是前驱(typrR,2.0t),要么找不到手动版本(ttrs, rs3)。 缺点: 1. 油箱太小,油耗不低,加满不过500公里。 2. 悬挂不可调。路面稍微差一点就颠得不行。有时候中控台也跟着响 3. 内饰塑料太多,用料皮质不如我的e90 328i,不过也正常,近些年新车通病。 4. 手动挡版本居然不能显示当前挡位。。。这个不太能理解 至于被诟病最多的自动补油不能关的问题,我倒是没太大意见,但感觉至少宝马没做足够的市场调研,该有的功能被阉割,没人用的反而加一堆,不讨好。 体验上,首先电子助力方向盘不是我的菜,即使在sport+模式下手感也略轻,相比e90的液压助力后者更有机械感。 另外这个车重心略高,和老三系比更像开suv,都说m2敏捷灵活,这个还是要等磨合期后再开开感受。上面说内饰很一般,其实也没其他人说的那么差,即使是塑料上面不也还有缝线么,所以还是能看出是个高档车。 整体来说,这款(2021)m2科技感确实很强,标配的idrive,carplay,驾驶辅助,360度雷达,哈曼卡顿,自适应大灯和远光等估计都占了一定比例的成本,反而一些偏重纯粹驾驶的方面被或多或少忽略了,比如悬挂调节,档位显示,自动补油开关等。我个人对电子功能的要求没那么高,甚至连后置摄像头都用不上,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会用,这方面见仁见智吧。毕竟m部门也越来越商业化,搞太纯粹光有人叫好可卖不出去。 其他过了磨合期再来补充,价格是美元折算过来的。

      29评论

      13点赞

      经历了一辆Mustang(2.3T)后,非常偶然的机会接触到M2C,在经过复杂的心里斗争并征求媳妇的同意后,下定决心换车! 如果说德系品牌中,谁是最标榜运动的话,那一定是BMW,要说BMW中最纯粹的,那一定是MPower。 当年宝马决定推出一款更加纯粹的入门级跑车时,所有宝马粉都为之兴奋。但那时的M2还搭载的是一台N55B30发动机,与宝马M235上所搭载的发动机相同。后来疯狂的宝马工程师们又准备将来自大哥宝马M4上的那台疯狂的S55B30发动机装进这台小巧的M2时,再一次证明德国人的工艺以及BMW对于纯粹的追求。最终将其命名为M2Competition。 区别于普通版M2的那套简洁的五幅式轮毂,M2Competition搭载了多幅式铝合金轮毂,其尺寸为前245/35 R19,后265/35 R19,并配备了前6后4活塞的刹车卡钳,搭配米其林PSS轮胎,让它能够跑的快的同时,也刹的住! 整车数据: 发动机- S55B30,直列6缸、3.0T双涡轮增压 最大功率- 410Ps 最大扭矩- 550N·m 变速箱- DCT~7档双离合 0-100加速成绩- 4.1s(官方) 数据是自己在心里暗爽的,而驾驶体验才是让自己完全的沉浸在操控的乐趣当中,全新增加的M1、M2功能按键,让车辆性能可以按照车主的驾驶习惯自主设定并且一键唤醒,随时进入战斗状态。 在驾驶心得方面,如有机会以后再和大家分享。总之,当你拥有了一台MPower时,睡觉时真的会笑噢

      14评论

      8点赞

      2018款 M2

      车主评分:3.57分
      “良好”

      裸车价:60.00万

      购车地:上海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宝马,或许是每个热爱驾驶的人脑中都曾闪过一下的念头。宝马一直擅长制造出那些吸引男性的汽车,不论是通过它标榜的终极驾驶机器的口号,亦或是通过它那标志性的双肾格栅,怒气腾腾的前大灯,清爽干练的腰线来让整部车充满着雄性荷尔蒙的气味。而f代号的宝马M2,光是看着它,就好像你身边站着刚从球场上下来的易建联。M2的避震硬的好像是陈彦川的嘴(误),它恨不得把每一个路面的细节都全部传递给你,而它的变速箱当你在城市陷入车海时,又像是刚步入社会的小年轻,会把它的愤怒不加修饰地通过无休止的顿挫倾泻在你的老腰上。当你不能释放它的潜力时候,它的浑身上下似乎都散发着一股不成熟的味道。但当你真正将它在城市中跑起来的时候,配合它灵巧的转向和澎湃的动力,他会给你一种特殊的感觉,那感觉仿佛自己回到了高中时代,在下课铃响起的午后,在校园的走廊间,在拥挤的学生堆里纵情奔跑辗转腾挪,不为了证明什么,只是顺从自己的天性,自己的本能。降档,深踩油门,从1350转开始的无穷无尽扭矩,怒吼的排气,倾泻的g值让你血脉偾张。高速过弯变线,弯中无意的一脚大油,车屁股轻微的扭动,让你心悸之余嘴角又不禁微微上扬。M2或许就是这样的一辆车,莽撞冲动却又激情澎湃,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这样一辆车,但当你发动它的引擎,唤醒的不光是车,更是每个男人内心深处住着的那个少年。

      8评论

      28点赞

      2023款 M2 双门轿跑车

      车主评分:4.00分
      “良好”

      裸车价:51.50万

      购车地:成都

      m2作为M部门的入门级性能车,它延续了M车型的赛道基因,同时融合了宝马的现代科技,与M3/M4共享S583.0T直列六缸发动机,底盘,散热,变速箱,悬挂都几乎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m2的轴距更短。外观这是很主观的东西,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这代m2的照片确实没有实车好看,我是在4s店保养时不小心看到实车种草的,实车的宽体非常夸张,加上比拳头还大的四个排气筒,和普通2系差距很大,加上标配的布雷博六活塞卡钳和大轮毂,配上相对小巧的车身,压迫感极强,后期再搭配上碳纤维套件,会更加帅气,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从侧面看原车避震实在是太高了,比m240i还高,这高度根本不像性能车,而且m240i的避震也没有m2高,这让我很不满意,原厂轮毂样式好看,但不是锻造,并且数据不好,不够饱满,轮毂和避震后期必改。。内饰ID8的内饰风格都一样,和M3/M4的大连屏一样,但是为了省成本,除了方向盘是真皮,内饰都是塑料的,而M3/M4是可以选择全真皮内饰的,质感会好很多,和普通车型比起来差距就很大了,有M仪表盘,m1m2按键和碳纤维拨片,全车标配碳纤维内饰(国外有些地区没有),这点还是不错的空间没有孩子两个人用绰绰有余,孩子小的话后排空间也够用,只是上下车不太方便,后排如果放倒平时拉拉货也是没问题的配置日常该有的配置几乎都有,对于我来说够用,唯一不满意的是没有座椅通风,夏天s58散热的风全部吹到驾驶室,会比较难受动力操控动力没得说,普通模式和家用宝马开起来没啥区别,就是最大扭矩来得稍晚一点,但是这车扭矩很大,加上宝马的调教,市区起步感觉也很轻快,运动模式转速攀升很快,三千转之后动力源源不断,但在市区几乎用不到。得益于轴距较短,再配上s58的动力,在车流中开起来得心应手。作为一个纯粹的后驱车,转弯手感,变道车身跟随性真的非常棒,几乎感觉不到屁股整个车身就过来了,悬挂调硬之后几乎感觉不到侧倾。刹车脚感很不错,一开始开的时候还很不习惯,刹车太灵敏,轻轻一点就有很大的制动效果,但是这个刹车确实给了人很大信心,速度很快的时候通过刹车可以让车速一下降下来,非常舒服,这一代G底盘的普通还有个通病就是刹车点头,但是这个在M上不复存在,随便怎么踩整个车身都非常稳定。油耗市区15+高速8+这个油耗已经很不错了,我开高功率b48的时候,也没比这个油耗低多少,不过这车最好加98,燃油费用是比普通车高一些的

      4评论

      13点赞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懂车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