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圆宝42:终于迎来五一自驾游 自年假过后就没有一家人自驾出游了,在这五一劳动节假期,我们开车带孩子们出发自驾游 五一假期的第3天,阳光正好,风也温柔,我和家人朋友开启了一场期待已久的自驾游。 清晨,我们开着车,向着郊外的露营地进发。一路上,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在为我们的出行欢呼。车内播放着欢快的音乐,大家欢声笑语,兴奋不已。 到达露营地,这里早已热闹非凡。一顶顶色彩斑斓的帐篷如花朵般绽放在草地上,孩子们在林间嬉笑奔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我们迅速选好一片开阔的地方,搭起帐篷。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撑起帐篷骨架,有人忙着铺防潮垫、整理睡袋,不一会儿,温馨的“小窝”就搭建好了。 紧接着,烧烤环节登场。男孩子们熟练地摆弄着烤架,生火、刷油,动作一气呵成。鲜嫩的肉串、金黄的玉米、饱满的香菇被整齐地摆上烤架,随着炭火的烘烤,滋滋冒油,香气四溢。女孩子们则在一旁铺好野餐垫,摆放水果、饮料和小零食。香蕉、蓝莓、草莓散发着诱人的果香,与烧烤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小孩子们最是快乐,他们在林间追逐嬉戏,偶尔停下来好奇地观察蚂蚁搬家,或是捡起一片形状独特的树叶,当成宝贝珍藏。玩累了,就跑回野餐垫旁,抓起一把零食大快朵颐。 午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分享生活中的趣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暖烘烘的,让人倍感惬意。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我们坐在露营椅上,看着远处的美景,心中满是宁静与满足。 这次五一自驾游露营,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让我们尽情拥抱大自然。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段镌刻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了片刻悠闲与自在。
#电动车pk燃油车作为一位上汽奥迪Q5 e-tron车主,这一年多的用车经历让我对“一年开不到一万公里该选油车还是电车”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当初买车时,我也曾在油车和新能源之间反复纠结,最终被Q5 e-tron的独特魅力打动,但现在看来,用车场景的差异才是决策的关键。 记得第一次坐进Q5 e-tron的驾驶舱时,那种未来感扑面而来。AR-HUD把导航箭头直接“贴”在前方路面上,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连我妈坐副驾都忍不住感叹“这车是不是能自动驾驶啊”。2965mm的轴距让三排座椅的布局显得游刃有余,去年夏天带着全家去安吉露营,六口人加帐篷、烧烤架、孩子的平衡车,后备厢竟然还能塞下两箱矿泉水,第二排座椅调到最靠后时,我爸1米78的个子还能跷二郎腿。 最让我惊喜的是MEB纯电平台带来的低重心,过弯时完全没有开大车的笨重感,有次在山路上遇到急弯,电动quattro四驱30毫秒的动力分配快得让人来不及紧张,轮胎就稳稳咬住了地面,副驾的老婆还以为是车子自己会“读心术”。 日常通勤时,83.4kWh的电池组像是个精明的管家。上下班30公里路程,空调开到23度,实际电耗基本维持在15kWh/百公里左右,折算下来每公里不到8分钱。有次心血来潮测试极限续航,关掉空调用B挡单踏板模式,硬是在城市快速路上跑出了540公里,表显剩余里程和实际里程几乎1:1对应,彻底治好了我的续航焦虑。不过冬天零下那几天,热泵空调虽然比普通PTC省电,但掉电速度还是明显加快,好在充电站现在遍地开花,公司地库的快充桩40分钟就能回血50%,边充电边在车里看《狂飙》倒也不难熬。 但真正让我重新思考购车选择的,是今年春节后的那次保养。4S店师傅看着仪表盘上6700公里的总里程直摇头:“您这车买亏了啊。”细算下来,电车省下的油钱根本抵不上电池折旧,更别说保险费用比同价位油车贵了2000多块。这时候才发现,那些整天吹嘘“电车省出一个LV”的自媒体,恐怕都是年跑3万公里的网约车司机。像我这样每天两点一线的上班族,周末偶尔郊游的用车强度,省下的电费还不够买半块车衣。 不过这车确实有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细节。比如自定义日行灯在停车场总能吸引目光,四种灯语切换时,隔壁特斯拉车主羡慕的眼神藏都藏不住;B&O音响放《加州旅馆》时,鼓点像是直接敲在耳膜上;还有那900种组合的氛围灯,老婆每次上车都要换个配色,说是比买新包包更有仪式感。但车机系统偶尔的卡顿也够闹心,有回导航突然静音,害我在高架上多绕了15公里;后排没有座椅通风,夏天真皮座椅黏大腿的滋味,谁坐谁知道。 现在给朋友推荐车时,我会先问对方三个问题:家里能装充电桩吗?每年能开够1.5万公里吗?有没有长途自驾需求?要是答案都是否定,那真不如选辆省心的油车。但如果是每天跨城通勤的“车轮战士”,或者像我表弟那样开民宿经常机场接客的,Q5 e-tron的560公里真实续航和6.7秒破百的底气,绝对比油车划算得多。有次他载着客户从浦东机场到佘山,客户看着AR-HUD里跳动的导航箭头直夸“这才是新时代的豪华”。 最近陪朋友看车时发现,二手市场上两年车龄的Q5 e-tron残值率比油车低了近15%,这血淋淋的现实给所有“为环保买单”的情怀党泼了盆冷水。但转念想想,每次在地库安静驶过时不会吵醒邻居,深踩电门时没有发动机的嘶吼,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时能理直气壮走新能源专用通道,这些隐形价值又岂是账本算得清的?或许就像选油车还是电车,本质是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不是简单的数学题。
#保养作业我的车是2024年1月购入的一辆上汽奥迪Q5e-tron 黑武士款,目前已将近行驶了32000公里,看到手册上要求是每15000公里保养一次,所以这次到达二保公里数后果断预约了保养,这次和免费的首保有所不同,因为要自己出钱,所以想着记录一下电车保养的用车成本,也给更多想买电车的圈友做一个参考,电动车的保养项目比汽油车要简单很多,看起来主要以三电检查和更换空调滤芯为主。 保养项目和步骤: 保养预约和以前传统的打电话给4s店预约方便了很多,直接打开上汽奥迪APP-爱车-用车服务-服务预约就可以看到附近的服务网点及对应的配件价格与可选时间段,随便点点即可轻松完成预约。 从书橱里翻出了买车时送的使用手册,本次保养需要更换空调滤芯(普通)和空调滤芯保养(活性炭)两个滤芯即可。 到了4s店后把车开进指定的停车位,办理好相关手续后静候师傅保养,今天4s店的人和车是真多,大概是因为五一节假日后很多交通事故维修与长途后的常规保养所致。 休息室的玻璃橱窗看到师傅首先对车辆外观进行了检测(包括地盘),然后用电脑读取了车机系统的信息,看看是否有故障码,以及电池等系统是否正常。 然后是进行空调滤芯更换,听说2023款后的Q5e-tron打开引擎盖后新增了一个奥迪logo护板样式的特供件,这也是发动机舱Q5e和Q4e id6最明显的区别。 从师傅拿来的配件看到更换的保养耗材竟然是印有上汽大众Logo的空调滤芯(貌似没找到Audi logo),感觉这个应该可以和ID6兼容,只是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品牌的4S店,售价也大相径庭,这里确实有点让人不太舒服,打开后发现原来的滤芯不是特别的脏,不过来都来了,还是一起换了吧,看来双层滤芯比以前的单层滤芯持久度还是高了很多。 更换完成后再确认下汽车的轮胎胎压及有无明显的钉子后就把汽车从架子上慢慢降落下来,然后由保养的师傅开到洗车处对车辆外观进行冲洗,我印象中应该是不对内饰和地台进行任何清洁。 保养价格 APP的耗材价格是452元+500元=952元的材料费,工时费200多元另计,实际花费在1200元内,感受和以前油车时代的保养价格差异不是特别大,但是耗材的单价上涨了不是一点半点。 本次保养一共算上等候时间共计3个小时左右,其实保养的时间并没有花费太久,主要就是排队等待,更换完成后开空调明显感觉空气清新了不少,就是滤芯小贵。
#分享我的"真香”舒享配置2023 年 4 月,我满心欢喜地将我人生的第一辆奥迪迎回了家,因其运动性独特的外观,我亲昵地称它为“大熊猫”。在选装配置时,我被机甲套装的黑化运动包围深深吸引,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带有座椅通风功能的锦衣套装。当时的我,丝毫未意识到这一决定在日后会让我追悔莫及。 上海的夏天,酷热难耐。每当长时间驾驶“大熊猫”出行,车内的闷热便如影随形。由于没有座椅通风,座椅表面温度迅速攀升,后背与座椅紧密贴合之处,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那种黏腻不适的感觉实在令人难受。我这才深切体会到座椅通风并非可有可无的配置。可事已至此,机甲套装的翻毛皮材质使得后期无法直接选装座椅通风,若在外面改装店进行改装,又可能会影响整车质保,这让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无奈之下,我只能在网上寻觅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购买座椅通风坐垫。这种坐垫直接放置在座位上,使用起来颇为方便。其成本相较于官方选装座椅通风,仅仅只有十分之一,而且可拆卸,不会对整车质保造成任何影响,这也是目前唯一能解决的办法~ 如今,通风坐垫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夏日驾车的闷热之苦,但每当看到车内的座椅,还是会忍不住幻想,如果当初选择了座椅通风,不仅能享受更加舒适惬意的驾驶体验,在排面和视觉效果上也肯定更胜一筹。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购车时,对于配置的选择,真的需要全方位考量,切不可因一时的喜好而忽视了实用性。如果大家再次选购车辆,南方的朋友们一定要选择带有座椅通风的配置哦~
4.02
“优秀”
共76人评价
25万-35万新能源总榜
NO.50
低于53%的同价位车系
4.02
综合
3.92
内饰
3.89
配置
4.08
空间
4.22
外观
4.00
舒适性
4.00
操控
4.02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