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车热门评分

车型:坦克300Hi4-T 黑凤梨 啥也没选装 静态体验: 1、外观:跟老款一样经典的方盒子外观,满分 2、内饰:相较老款,车机更换大屏,好评(如果能保留老款中央出风口的设计,同时更换大屏就完美了);更换怀挡,便于操作,增加储物空间,好评;更换两幅D形方向盘,差评,造型比较娘(可以无损更换坦克400/500的方向盘,抖音@空城旧梦 有更换方向盘之后的效果展示);加粗方向盘,手感变好,好评;去掉老款副驾装饰面板,改成黑色饰板,好评;Hi4-T版本不能选红色内饰,差评;更换12个扬声器、960w的自研音响,这个音响听起来比老款300和400的音响好太多,建议把重低音、低音调小一点,出厂设置有点轰头;3.3kw内放电、6kw外放电,出去玩的时候做饭泡茶开空调都不在话下; 3、空间:腿部空间够用,得益于方盒子造型,头部空间很大,后备厢的装载空间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由于放了电池,后排无法纯平,坐垫放倒的角度还是略有点大的; 动态体验: 1、动力:纯电模式下加速轻快,能够一直加速到80km/h,深踩油门发动机介入后动力充沛,不论是纯电还是混动,动力完全够用;起步时候油门略微有点迟钝;9AT的平顺性不错,官方说明手册上说等红灯时要挂P档,让变速箱完成自学习的过程,目前不到500km,不知道学习完了没; 2、制动:制动踏板行程的前段是电制动、后段是机械制动,车速在23km/h左右时,电制动会消失,制动到这个速度时会有往前冲一下的感觉,制动不够线性,刚开的时候有点信心不足的感觉,需要深踩才能建立制动力,看来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的衔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转向:轻便和舒适两个模式太轻了,个人运动模式都有一些轻(可能跟我开的老车是液压助力有关) 4、悬架:低速对于细碎震动(道路标线、接缝等)的过滤不是很充足(可能是硬派越野车为了支撑性,悬架调教的比较硬);中高速对于道路坑洼、起伏等冲击,悬架具有很好的支撑性和韧性;转弯时悬架的支撑性也不错。 5、风噪:风噪跟一般SUV相比会大一点,但是可以接受 能耗: 提车两周,基本都在市区使用纯电通勤,每天来回30km,3天一充,电耗在28~30度之间,我充电的电价在0.8元左右,市区通勤的话可以做到0.25元/km(如果有家桩的话1公里1毛不成问题),对于一台2.6吨的方盒子越野车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市区的使用成本。高速油耗、电耗以及馈电油耗还没有机会测试(圈内其他兄弟测出智能保电10个油,发电12.4个油)。 总结:第一次开这种带大梁的硬派越野车,驾乘感受出乎我的意料,越开越喜欢,其他方面的感受想到了再补充,希望能帮到大家。

爽,一种尊贵的爽!先前开过一段时间马自达3,奥德赛,BMW,benz!试车阶段,试过比亚迪,大众ID4。算是后头比较的起点吧。电车开起来比油车好多了,随叫随到,平顺的动力。安静几乎没有抖动。不用去加油站吸臭气,可谓科技的优雅。人家说开过电车就回不去油车了,亲身体验如此。比较起BMW的硬,奔驰的软,马三的飘,奥迪的教调是合我口味的,利落扎实。唯一就是过减速带的时候,比较晃。外观是耐看的那种,没有过多的棱角,“潮”味的东西,越看越喜欢。内饰方面,干净的线条,带机械感的简练风格,不会花里胡哨带来视觉疲劳。副驾的金属饰面摸上去凉感丝滑,能满足触觉的需求是没想到的。实体键绝对好评,美不能以牺牲功能及安全为代价。ACC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实用。车机够用吧,总之车是用来开的,目前用上的app功能都算实用,感到了新时代的便利。用拨片可以手控动能回收力度,也特别好评,想多收些就多收些。座椅是我喜欢的德式硬朗感,有良好舒适的支撑,皮面感觉厚实耐用。空间够用,后座舒适。奥迪充电站,绝对是惊喜,有种住在希尔顿看别人从汉庭出来的乐趣。 车是在上海开隆(吴中路)小冯(锐)那买的。兄弟服务迅速靠谱没话说,也离不开公司的有效管理,客服小史很热情。 最后,感谢国产新势力,一辈子没想到自己还能买奥迪(前面bmw Benz都是开亲戚朋友的)。希望国产新势力能对员工少点996多点薪水,当年上汽大众,一汽奥迪给中国不知养了多少万个幸福的中产家庭。也是冲着这点坚持买了合资品牌。

目前为止长期驾驶过的车有吉利自由舰、奥迪Q3 2015款2.0T进取版,以下心得针对个人的驾驶体验。 【最满意】购入这辆车最希望解决的三个问题是:空间、油耗和省心。 空间方面,上一辆开了7年的车是奥迪Q3,硬伤是空间,前排还好,我170cm,72kg坐后排腿没有办法伸直,时间长了很难受。威兰达后排宽了不少,腿能伸直,中间地台也低,后排坐三个家人也舒服不少。尾箱也大了不少,去走亲访友更能装了。 油耗方面,Q3开了7年10万公里,平均油耗7.8L/100km,关键是烧95号哟,现在油越来越贵,但是我经常跑高速,不敢玩纯电,买了插电式混动,目前亏电开过500km,显示油耗为4L,费用少了不少。 省心方面,现在是新车还体现不出来,希望真的省心吧。原来的车锁都换了两处,经常制动系统综合故障,然后5000km就得加注机油确实不省心了。 【最不满意】丰田真是省钱大师!内饰的实用性确实差一些。两驱的车型居然没有前排座椅后面的网兜!小孩的各种书都没地方放了,门板上的储物格也是小的可怜,换车的时候原来车上的东西都没法原位塞进去。然后车漆好像也薄了,开门的时候不小心轻轻撞到旁边的车门(家里车位旁边的车长期停车很糟糕,离得特别近,去物管反应了好了几次),居然就掉漆了???内饰的塑料件也很容易坏,我搬运东西一个塑料撞到门把手一下居然就凹了道槽。 【购车经历】 威兰达在奥迪第三次制动系统综合故障时去4S店检查顺道就去看过,车外观很满意,在板正中有些犀利,但当时没有插电的,只有混动想着要交购置税就一直没动。直到去年推出了插电的就有了换车的想法,但是只停留在想法上,直到第五次制动系统综合故障把我撂在路口上,后面一排车嘀嘀嘀之后,开始认真考虑换车。 换车时考虑上班来回90多公里,有高速,纯电单位没有充电桩,有点里程焦虑,还是考虑插电混动,预算就25万左右,比亚迪各种EV受限,然后脑袋里就出现了卡罗拉的经典广告和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直接就只关注了荣放和威兰达。荣放要便宜一万,颜色很现代,很喜欢,但是内饰布料的,加上刚好看到懂车帝上说荣放B柱生锈的事最终确定购买威兰达。试驾了一次,APP上下单,讲价时送了垫子、窗膜、尾箱膜、发动机护板、行车记录仪,买了个双保无忧套餐,选了个不加价的欧铂银,等了104天车终于到4S店了。 【驾驶感受】 目前一直都是再eco模式驾驶,充过两次电,纯电确实爽,很丝滑,很平静,HV里程不掉的感觉很踏实,发动机介入的时候其实很难感受到的,不看仪表盘都不知道它介入了,动静很小。但是再踩油门,发动机转速上来后确实噪音有点大。倒车的体验相对比较差,一个是倒车是电驱动,速度有点快,心慌,二是从小车换大车确实还没有适应,倒车影像和原来的车一个水平倒是也够用。 【乘坐体验】 很多人说这个车的隔音很差,起码就我的驾驶经历来说,并没有那么不堪呀。隔音和Q3一个水平(不排除Q3一开始很好,开了7年下降了,但我确实不记得一开始啥样了),固定的异响也少,120km高速的A柱异响我也没遇到。后排体验好很多,横向、纵向和高度都大了不少,腿可以伸直,靠背也比较倾斜,长时间坐着要舒服不少。 原车的音响确实效果很不好,我只花了300多换了对高音喇叭,群里很多群友都花了好几千换了全车喇叭,我懒得折腾,换了高音喇叭后声音更紧实一些,有从干红变半干红的效果。 【油耗】目前开了600km,APP里显示为4.0L,只要多充电肯定还能低 【提车价格】 买晚了点,下订单的时候只有1万优惠,裸车24.88万,600上牌服务费,2000的双保无忧套餐。因为买的时候专门在合同上加了一条,所以后来APP优惠1.2万我也享受到了。 总之,车是好车,只要它别出大问题准备开到报废了,车就是个工具,特别对于天天开的人来说,够用省心就好。

高,一览无余,上车的仪式感很强。前排舒适,后排够用。 刹车软,可能不习惯,也可能是车本身调教。 车门要用力关,没有电吸,切记哈。 座椅通风只有屁股,没有靠背,省那一个风扇? 超车信心足,电池加持,加速没问题。 车机反应可以,只是蓝牙连接开门,有时候没反应。 音响只能说不吵,后备箱小了些。 全速自定义巡航比较好用 4S送的膜不敢用,听说套路多,好的要加钱,加钱不如找老朋友去贴了。 其他不知道,慢慢体会,缺点和优点是并存的,发现它的优点,天天想开。 【最不满意】 就是刹车,感觉软,反应来的慢 【提车价格】 28.9 【驾驶感受】 加速快,超车没问题。车身重,刹车软,适合慢悠悠开 【油耗】 跑了200,混动模式暂时是7-9 【续航】 油+电预计是700-900 【最满意】 高,帅,就是不富 【乘坐体验】 比我那小车要硬,但是都说视线好,不容易晕车? 车很好用,车配置还是很实用:摄像头360,ETC,行车记录,自动泊车未使用过,循迹倒车用了一次,越野模式还没有用,不懂,等慢慢熟悉慢慢请教老司机。功能方面是够用了,比华为那些车肯定智能化少些,但是这车不就是为了去爬山涉水,去看不一样的风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