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预算20万想买高颜值轿跑,阿维塔06对比小米SU7,你怎么选?

    海轮说车头像海轮说车头像
    海轮说车05-06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以迅猛的速度演化,尤其在20万元价格区间,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新势力品牌的锐意进取与传统车企的积极转型交织碰撞,不断涌现出令人瞩目的新产品。对于持有相近预算,且对设计美学、科技配置及驾驶体验均有较高期待的消费者而言,选择的过程既充满期待,也颇具挑战。近期,两款备受关注的全新轿跑车型便凭借各自独特的产品魅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成为了这一细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新晋挑战者,它们分别是阿维塔 06(图片|配置|询价)与小米SU7,前者依托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大合作伙伴的技术积淀,定位智美豪华运动轿车;后者则挟小米品牌广泛的用户基础与科技生态整合能力,一经问世便引发现象级关注,目前阿维塔 06(逛导购)限时价格区间为19.19万至26.19万,而小米SU7的指导价区间在21.59万至29.99万,两车价格带有着高度重叠(具体优惠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当这两款风格各异、实力不俗的车型同时进入购车视野,一场关于设计、智能、驾控与价值的深度考量便在所难免。那么两车之间刀到底如何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剖析阿维塔 06(用车口碑)与小米SU7的产品特性,看看哪一款更适合你。

    造型语言:未来派雕塑与流体动感的对话

    先从外观看起,阿维塔 06的设计语言采用了“未来美学 AVATR 2.0”,其视觉呈现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雕塑感,前脸部分标志性的“F”型飞翼灯组由212颗LED光源构成,线条锐利,与封闭式格栅共同塑造出一种“猎豹凝势”姿态,视觉冲击力较强。车顶位置设置的192线激光雷达,不仅是其智能驾驶硬件配置的直观体现,也成为外观上的一个显著特征点。值得注意的是,阿维塔 06配备了HALO交互屏,由多颗LED颗粒组成,可实现多种场景下的灯光交互效果,如行人礼让提示、充电状态显示,并支持用户自定义内容,显著增强了车辆的科技属性与互动趣味性。车身尺寸方面,阿维塔06的长、宽、高分别为4855mm、1960mm、1450mm,轴距为2940mm。其接近两米的车身宽度尤为突出,带来了1.36的宽高比,视觉效果更显低矮稳健。侧面轮廓流畅,采用了悬浮式车顶设计,配合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以及可选装的电子外后视镜,整体线条简洁且富有未来感。尾部设计同样大胆,取消了传统的后风挡玻璃,转而依赖车内显示屏提供后方视野,一体式高位刹车灯与横向延伸的尾灯组共同营造出简洁而富有层次感的尾部造型。可见阿维塔06的外观设计原创性很高,风格鲜明,适合追求个性化设计与前沿科技感的消费者。

    小米SU7的外观设计则更侧重于流畅的线条和经典的运动比例感,其整体造型低矮舒展,前脸部分水滴形大灯组内部结构较为精致,呈现出一定的辨识度,前包围两侧设计有导流槽,下方则配备了梯形进气口,共同服务于空气动力学和散热需求。车身尺寸上,小米SU7定位中大型轿车,长宽高分别为4997mm、1963mm、1455mm,轴距达到3000mm,整体尺寸略大于阿维塔06。侧面采用了经典的溜背造型,线条一气呵成。门把手采用半隐藏式设计,保留了物理开启的凹槽。0.195Cd风阻系数是其空气动力学优化的一个体现。车尾设计相对饱满,贯穿式的“光环”尾灯点亮后具有较高的识别度,下方配备了造型较为运动化的扩散器。高配车型还装备了可根据速度或手动控制升降的电动尾翼,能够在高速行驶时提供额外的下压力,强化车辆的动态稳定性。可见小米SU7的外观设计,在融合流行运动元素的同时,也展现出对工程细节的关注,其整体观感符合主流审美,尤其能够吸引对车辆运动姿态和性能感有明显追求的用户群体。

    座舱天地:科技豪华对撞智能生态

    阿维塔 06车内采用“环拥式感应座舱”设计理念,通过舒展的线条和分明的层次得以体现,视觉焦点集中在由35.4英寸4K一体式远端屏和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大屏组成的显示系统,配合造型独特的椭圆形方向盘和怀挡设计,科技氛围浓厚。若选装电子外后视镜,A柱内侧还会增加两块显示屏。在材质选用上,阿维塔 06表现出较高的水准,其大面积使用了Nappa真皮、超纤仿麂皮顶棚以及欧洲桦木真木饰板等材料,触感和视觉效果都不错。座椅配置是其突出特点之一,前排提供了可选装的双零重力座椅,具备14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以及一键实现“双120°”半躺姿态的功能,对前排乘客的舒适性照顾尤为周到。音响系统方面,高配车型搭载了英国之宝品牌音响,配备25个扬声器,峰值功率达到2016W,并支持华为菁彩声音频技术。此外,诸如前排智能电动门、纳米水离子空调等配置,也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豪华感和使用便利性。其智能座舱运行于华为鸿蒙(HarmonyOS)系统之上,系统的流畅性、生态互联能力(如超级桌面、多设备流转)表现不错。

    小米SU7的内饰设计则更偏向简洁明快,并深度整合了小米的智能生态系统,中控布局以16.1英寸的3K分辨率悬浮式中控屏为核心,前方配备一块7.1英寸的可翻转式液晶仪表盘,启动时的翻转动作增加了些许仪式感。高配车型还提供了56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方向盘采用三辐平底设计,功能按键布局直观。用料方面,小米SU7同样使用了大面积软性材质包覆,高配车型也提供了Nappa真皮座椅,整体质感符合其价格定位。其搭载的澎湃OS车机系统,以及背后全面的“人车家全生态”整合能力。对于小米生态用户而言,车机与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缝联动是其显著优势。系统运行在高通骁龙8295芯片上,保证了操作的流畅性,音响系统方面,高配车型同样配备了25扬声器的配置。

    空间实用性:尺寸数据与乘坐感受的权衡

    作为承载日常出行需求的载体,车辆的空间表现和实用性是消费者重点考量的因素,阿维塔06和小米SU7虽然都带有运动轿跑的风格取向,但在空间布局和舒适性细节上各有侧重。阿维塔06的轴距为2940mm,车宽达到1960mm。其后排得益于H臂后悬架(相比传统五连杆占用空间更少)和相对平整的地台设计,旨在提供宽裕的乘坐空间。全景天幕是标准配置,有助于提升车内开扬感。前排的双零重力座椅在舒适性方面是其加分项。后排座椅支持按比例放倒,可拓展后备厢的装载能力,以应对装载大件物品或长途出行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阿维塔06采用无后舷窗设计,后方视野主要通过车内屏幕获取,这需要驾驶员在使用习惯上进行适应。

    小米SU7的车身长度和轴距数据都很不错,理论上为其后排腿部空间打下了良好基础,其纵向空间表现尚可,然而受限于轿跑车型的低矮车顶线条以及电池布局,后排的头部空间和坐垫高度可能对身材较高的乘客构成一定的限制,长时间乘坐的舒适度,尤其是大腿承托性,是潜在用户需要实际体验评估的方面。前排座椅功能齐全,提供了电动调节、加热、通风等主流配置。全景天幕的面积较大,其隔热效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表现如何有待观察。储物能力方面,小米SU7拥有105L的前备厢和517L的后备厢,后排座椅同样支持放倒以扩展载物空间,满足日常使用需求问题不大。

    动力心脏与行走机构:双擎策略与纯电性能的较量

    阿维塔06提供了纯电动与增程式混合动力两种选择。纯电版本基于800V高压电气架构,配备宁德时代提供的神行超充电池(容量72.88kWh),有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252kW,CLTC续航650km)和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440kW,CLTC续航600km)两种布局。增程版本则采用一台1.5T四缸增程器(最大功率115kW)与后置驱动电机(最大功率231kW)的组合,匹配容量为45.06kWh的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其标称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到330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50km,WLTC馈电油耗为5.36L/100km。这一动力形式有助于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尤其适合充电设施不完善或有长途出行需求的用户。增程版车型还特别强调了NVH控制,通过采用电子机油泵、停机活塞主动控制等技术,旨在优化增程器介入时的平顺性和静谧性。

    小米SU7则专注于纯电动路线,提供三种配置。标准版和Pro版均为单电机后轮驱动,最大功率220kW,峰值扭矩400N·m。标准版使用73.6kWh的磷酸铁锂电池(来自弗迪动力),CLTC续航700km,基于400V平台。Pro版则升级为94.3kWh的三元锂神行电池(来自宁德时代),CLTC续航提升至830km,同样是400V平台。顶配的Max版是性能取向的代表,采用前后双电机四轮驱动,系统综合功率达到495kW,峰值扭矩838N·m,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2.78秒,最高时速265km/h。Max版搭载101kWh的宁德时代麒麟三元锂电池,并采用800V高压平台,CLTC续航里程为800km,支持高速快充,可以看出小米SU7的产品线覆盖了从长续航实用到较高性能的纯电需求。

    在底盘悬架方面,两车均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阿维塔06为H臂多连杆,小米SU7为五连杆)的独立悬架形式,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兼顾操控性与舒适性的平衡选择。阿维塔06在此基础上,还配备了液压衬套以提升滤震效果,并搭载采埃孚CDC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高配车型提供空气悬架系统,可实现车身高度和悬架软硬的主动调节。结合其魔毯悬架、iGVC智能转弯矢量控制等软件功能,其底盘系统的技术规格较高,官方麋鹿测试成绩为84km/h。小米SU7同样在高配车型上提供了CDC减震器与空气悬架的组合,其底盘调校风格倾向于运动化,注重路感回馈和车身支撑,同时也力求保证一定的日常行驶舒适性,其公布的麋鹿测试成绩为82km/h。

    智慧大脑与安全壁垒:智驾能力与全维防护的审视

    阿维塔06的智能驾驶系统深度整合了华为的技术方案,搭载了华为乾崑ADS系统,硬件配置上,其采用了包括192线激光雷达(顶置)、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在内的共27个传感器。软件层面,强调了“端到端”模型的应用,旨在提升系统的感知、决策能力和拟人化驾驶体验。功能方面,支持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领航辅助驾驶(NCA),并可实现停车场内的“车位到车位”导航、VPD泊车代驾、离车泊入等自动泊车功能。在主动安全方面,其CAS 3.0全向防碰撞系统宣称具备在较高速度下识别并响应静态障碍物的能力,并扩展了对侧向和后向潜在风险的规避能力。被动安全方面,阿维塔06采用了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结构(热成型钢占比34%),配备了包括后排侧气囊和前排远端气囊在内的9个安全气囊,电池安全则依托宁德时代电芯技术和阿维塔自身的结构防护、热管理及预警系统。

    小米SU7搭载的是小米自研的Xiaomi Pilot智能驾驶系统,硬件方面,Pro版和Max版车型配备了顶置激光雷达(128线)、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计算平台根据配置不同,标准版采用单颗英伟达Orin X芯片(84 TOPS),Pro和Max版则采用双Orin X芯片,总算力达到508 TOPS。功能上小米SU7全系标配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城市领航辅助功能则处于快速迭代推送阶段,计划在年内覆盖规划城市。自动泊车功能包括代客泊车、遥控泊车以及对狭窄车位的处理能力。主动安全方面,系统提供了AEB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等主流功能。被动安全方面,小米SU7采用了高强度的钢铝混合车身结构,配备7个安全气囊。电池采用了CTB一体化技术,旨在提升结构强度和空间利用率,并辅以多重物理防护和热管理系统。

    结语:当个性化需求遇到多元化选择

    经过一番详尽的对比,阿维塔06与小米SU7各自的轮廓已然清晰,它们都以运动轿跑的姿态切入市场,但在设计理念、技术路径、配置侧重乃至品牌生态上,展现出鲜明的个性。阿维塔 06凭借独特的设计语言、考究的材质与丰富的舒适配置、华为深度赋能的智能座舱与智驾系统,以及提供增程选项的灵活能源策略,塑造了一种融合科技、豪华与未来感的独特产品形象。它或许更能吸引那些追求设计独特性、看重座舱品质感、信赖华为技术生态,并且对续航有更多元化需求的消费者。小米SU7则如同一位充满活力、深谙用户心理且性能出众的挑战者,它以流畅动感的造型、较高的动力性能、深度整合的“人车家”智能生态、以及在交互细节上的用户导向思维,迅速捕获了市场的关注,可能更容易打动那些追求驾驶激情、深度融入小米生态的年轻用户群体。当然最终的选择并非简单的优劣评判,而是一次个人需求与产品特性的精准匹配,因此建议您在充分了解两款车型的详细信息后,亲身试驾体验,结合自身的用车场景、审美偏好和预算考量,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毕竟驾驶的乐趣与日常的陪伴,终究需要真实的体验来确认。

    次阅读
    3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