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宋PLUS卖爆的真相:优点实实在在,缺点明明白白

    PEIQI同学头像PEIQI同学头像
    PEIQI同学4天前


    这几年走在大街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比亚迪宋PLUS越来越多了,蓝牌绿牌扎堆跑,活脱脱成了“国民SUV”。作为每天跟车友群里几百号车主唠嗑的普通人,今天咱就敞开了聊:这台车到底哪点戳中了老百姓的心窝,又有哪些地方让咱们忍不住“吐槽两句”?都是真体验、大实话,您就当拉家常,听个热闹也能长个心眼。


    一、车辆优点


    1. 性价比高的配置


    ◦ 宋PLUS在价格与配置上具有显著优势。在15万左右的价位,其最低配车型就标配了360度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自动空调等实用配置,中高配车型更是配备了座椅加热/通风、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豪华配置,相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型配置更加丰富。


    2. 空间大到“能装家”,全家出行不憋屈

    都说“中国人买车看空间”,宋PLUS把这一点琢磨透了。4米7的车长+2米76的轴距,后排坐三个1米8的大汉居然不挤,我表弟结婚时用这车当“副婚车”,后排塞了四个伴郎(平均体重160斤),居然一路欢声笑语没喊挤。后备箱更绝,上次我帮同事搬家,后排座椅放倒后直接塞进了一台洗衣机+两个行李箱,妥妥的“家用小货车”。

    带娃家庭最懂空间的重要性,车友群里一位宝妈说:“以前开轿车,婴儿车得拆轮子才能塞后备箱,现在宋PLUS直接‘一键放倒’,还能留出空间放滑板车、平衡车,周末去公园跟搬家似的,啥都能装。”


    3. 油钱省到“想偷笑”,动力强到“敢超车”

    先给插混版(DM-i)竖个大拇指:我同事每天通勤40公里,纯电模式能跑51公里,相当于“每天白嫖电费”,一个月充电费用不到50块。上周他跑了趟高速,混动模式下油耗4.5L/100km,来回300公里才花了100块油钱,对比他以前开的燃油SUV(高速油耗8L/100km),直接省了一半。

    动力还不弱,电机起步快如闪电,市区超车从没掉过链子。我试过一次满载5人爬山路,切换到“HEV+SPORT模式”,居然比同价位某合资自吸SUV还利索,发动机嘶吼声虽大,但动力输出没断层,这点必须夸。


    4. 样子“不土气”,内饰“不廉价”

    说实话,以前国产车总被吐槽“设计老气”,但宋PLUS彻底改了这毛病。Dragon Face前脸配贯穿式尾灯,远远看去像台20多万的车,我表姐买了台灰色款,每次停在小区都有邻居问“这是不是新款豪车”。内饰更惊喜,软包材质覆盖80%以上区域,中控台的悬浮式设计比某德系车还显档次,唯一遗憾是浅色内饰容易脏,建议选深色版本。


    5. 技术“有底气”,售后“不发愁”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DM-i混动技术,在车友群里是“免检招牌”。一位开了3年宋PLUS EV的大哥说:“去年夏天暴雨,我车泡水里半小时,拖出来居然啥事没有,换别的车早趴窝了。”至于售后,虽然前面要吐槽网点水平参差不齐,但胜在全国4S店多,我老家县城都有比亚迪门店,保养不用跑远路,配件价格也透明,小保养一次300来块,比合资车便宜一半。


    二、实话实说:这几个地方能改进就更好了!

    1. 底盘“软塌塌”,转弯像“坐船”

    舒适是宋PLUS的主打卖点,过减速带时滤震确实柔和,但代价是底盘支撑性一般。我表哥开这车跑山路,连续弯道时能明显感觉到车身侧倾,后排孩子直接喊“晕车”。对比我试驾过的某国产运动型SUV,人家用了CDC悬架,转弯侧倾控制得更好,宋PLUS在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2. 车机“偶尔傻”,反应“慢半拍”

    12.8英寸大屏看着爽,但刚启动车时经常“卡壳”:我试过三次点火后想马上开导航,结果屏幕黑屏10秒才亮起来,差点错过高速入口。语音控制也不够“聪明”,我说“我有点热”,它居然给我放了首《夏天的风》,气得我直接手动调空调。好在去年升级了DiLink 4.0系统,卡顿频率少了些,但跟手机比还是不够流畅。


    3. 高速“有点吵”,隔音“差口气”

    市区里开挺安静,电机几乎没声,但上了100km/h后,风噪从A柱“呼呼”往车里钻,胎噪也跟着变大。我特意做过测试:时速120km/h时,车内噪音达到68分贝,而同价位的某美系SUV用了双层隔音玻璃,噪音只有64分贝。对隔音敏感的朋友,建议自己加装四门隔音条,能改善不少。


    4. 细节“欠打磨”,质感“差火候”

    中控台软包挺多,但方向盘调节拉杆、后排座椅拉手这些小地方还是硬塑料,手感廉价。我邻居的宋PLUS DM(图片|配置|询价)-i,提车三个月就发现中央扶手箱盖开合异响,去4S店抹了点润滑油才解决。对比我同事的吉利星越L,人家连车门限位器都用了阻尼设计,宋PLUS在细节质感上还得下功夫。


    5. 配置“玩套路”,实用功能“藏顶配”

    座椅通风/加热这么实用的配置,居然只在顶配才有,北方车友冬天冻屁股,南方车友夏天后背冒汗,只能自己加装。还有电动尾门,中配车型居然要选装,反观同价位的长安CS75 PLUS,次顶配就给齐了,比亚迪在这方面有点“抠门”。


    6. 车漆“有点薄”,洗车“得小心”

    车友群里最常讨论的话题之一:“你的车被树枝划了吗?”宋PLUS的车漆厚度只有90μm左右,比合资车普遍的120μm薄不少,我自己的车停在树下三天,引擎盖就多出三道细微划痕,逼得我花2000块贴了车衣。建议厂家以后升级点厚车漆,或者出厂送个镀晶。


    三、买不买?看你更在意啥!

    说了这么多优缺点,最后给大家划个重点:

    • 适合买的人:家用为主,追求大空间、低油耗、高配置,能接受“小毛病”换“高性价比”的务实派。比如家里有二胎的上班族、经常跑市区通勤的打工人、预算15-20万的首台车用户。

    • 慎买的人:追求极致操控、对隔音和车机流畅度要求高、喜欢“一步到位”满配的细节控。这类朋友可以看看星越L、哈弗H6新能源等竞品,或者加钱上唐DM-i。

    我身边有个有趣的现象:买宋PLUS的人,大多是“对比过合资车后转投国产”的务实派。他们未必是比亚迪的“死忠粉”,但却实实在在被“15万买台能省油、能装人、能撑面子的车”打动了。就像车友群里流传的一句话:“它不是完美的车,但却是最懂老百姓需求的车。”


    至于缺点,平心而论,十来万的车哪能没毛病?只要比亚迪肯听用户反馈(比如最近新款升级了隔音棉),咱们老百姓就愿意给国产车成长的时间。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支持的品牌,能越做越好呢?

    最后送大家一句大实话:买车就像找对象,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合不合适。宋PLUS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个”,但一定是“最能陪你过日子的那个”。您要是正打算买车,不妨去4S店试驾一圈,自己开着舒服,比啥都强!


    朋友们喜欢这款车吗,说说自己的看法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