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6 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释放出对智能驾驶领域严格监管的信号,L3 级辅助驾驶被紧急叫停,智驾行业迎来整顿。

事故频发引监管
• 2023 年因驾驶员过度依赖辅助系统引发的交通事故较上年增长 42%。
•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标准版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车辆未能识别水泥墩等静态物品,在事故前 2 秒才提示人为接管,且存在大量类似的智驾事故,这些事故暴露出智驾技术的不成熟以及消费者对智驾功能认知的偏差,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夸大宣传成乱象
• 市场上约 37%的新能源车企存在过度宣传自动驾驶功能的问题,部分企业将 L2 级辅助驾驶包装成“自动驾驶”,使用“绝对”、“完全”等违反广告法的绝对化用语,导致消费者对车辆能力产生严重误判。
• 车企在宣传中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概念,如“全程零接管”“L2.9 级能力”等话术,让消费者误以为车辆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安全行驶,甚至有车主在高速上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放心地低头刷手机。
整顿措施力度大
• 宣传用语规范:车企不得使用“自动”、“自主”、“智驾”、“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统一规范为“组合辅助驾驶”;L2 级功能禁用“接管”一词,宣传材料中若展示驾驶员脱手画面,需叠加警示标识且时长占比不超过 10%。
• 功能使用限制:强制车辆配备人脸识别、座椅压力感应等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若系统检测到驾驶员平躺、闭眼或长时间脱手,将触发警报并限制功能使用;驾驶员脱手超过 60 秒需提交说明,多次违规将暂停辅助驾驶权限;远程遥控、自动泊车等“零介入”功能被全面叫停,已有功能需回炉重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