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车型的"破圈"能力常令人惊叹——从硅谷极客的飞度到超跑玩家的约翰塞纳,再到今日主角汪总的奥德赛(图片|配置|询价),这种跨越圈层的吸引力始终存在。作为上市公司掌舵人、汽车行业资深专家,汪总的车库不乏百万级豪车,却对一台看似普通的混动MPV情有独钟。我们试图通过这场对话,揭开奥德赛如何以"非典型豪华"征服挑剔用户的故事,并融入第三方视角解析其产品逻辑。
汪总,曾经服务于多家国内头部汽车企业,目前在一家上市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担任总经理。汪总的驾龄非常资深,驾驶执照准驾车型更是A1级的(大客),就是公交车也能开,所以对汽车是相当了解,同时喜欢玩车。对于汪总这样的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必然体验过很多高端车型,而当笔者询问汪总拥有的车型,发现汪总对汽车的要求并不低。
一、四十年老司机多款豪车,却偏爱奥德赛
笔者:汪总,除了奥德赛以外,您还有哪些车呢?
汪总:
我有一辆德国的超豪华品牌SUV,再之前则是一款德国的中大型豪华轿车,总感觉这些车价格贵,但是使用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小问题,比如说烧机油,还有舒适性不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预期,所以在人体工程这块,我觉得贵的车也不一定坐起来舒服。

我们是一家从事精密机械加工的企业,研发生产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公司从无锡到南京有一段1.5小时的路程,我当时的SUV在跑这段路的时候,发现了烧机油,而且无论是驾驶员给我开还是自己开,坐在后排都不舒适,达不到我的要求。于是我想要一台后排能睡躺的、同事开车轻巧的、不管男女都能开的车。
当时我去高端车里面选,发现选不到符合我想法的。这时候偶然跟朋友聊天,他们推荐我试试奥德赛,说你这个圈子的档次可能会觉得奥德不够好,我说可以啊,当时抱着的想法就是去试试看。
当时我的司机对此很不理解,与我名下的其他车型相比,奥德赛的调性,很难联想到这是一位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座驾。
但我的需求很明确,在七座车当中看了很多车型,比来比去,对比了很多同类型的热门MPV车型,座位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而且底盘相对较高,上下车有点费劲。在我坚持之下,依然选择了奥德赛,购买了一台油电混合的版本,后来我就发现奥德赛有着不小的惊喜,实在是太舒服了。

每天我从无锡到南京的通勤,一天工作结束,在回程路上坐在奥德赛上,能让我休息非常舒服。即便拥有几款车子,我依然每天都用奥德赛作为主要通勤工具,跟他们说“你们就开奥德赛来接我,我觉得蛮舒服的”,而且后排座位能收起来,如果要带比较多的行李也能放得下,或者客户跟我走的时候,也可以放下来一起坐,比较灵活。
经过奥德赛多年的陪伴,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奥德赛的保养、维护都非常省心,不像我的另一款德国豪华SUV会烧机油,我还有另一款英国SUV,零部件也是不省心。 说到这个,我最初是有一台德国高端豪华MPV,买的时候也很贵,几乎是奥德赛一倍的价格,但座椅不舒服,底盘太高,而且小毛病太多。奥德赛到目前为止,动力一直很好,在二十多万公里时,没发现奥德赛什么毛病,没有大修过,维护成本很低。不管是乘坐还是自己驾驶都很舒服。我那天跟朋友聊天中,无意之中表扬了奥德赛,我说你们什么都不要买,就买奥德赛,这车是太厉害了。

而奥德赛更让汪总满意的,不只有开不坏的品质,还有广汽本田的服务。“自从开奥德赛,还有一个特点,广本的4S店服务很好,我只要送过去,对各项保养项目都非常仔细地提醒,比如:汪总你这个轮胎该换掉了,这个机油正常保养更换即可。每次在奥德赛的保养中都没花什么钱,跑到现在已经快38万公里了。”
二、可靠、陪伴是一款车最好的品质
笔者:刚刚听您分享了关于奥德赛的一些使用心得以及选择奥德赛的原因,除了日常用车以外,是否发生过一些特殊、有纪念意义的经历,比如说在家庭使用的场景中?
汪总:
奥德赛作为我的主要座驾,的确帮过我的家庭不少大忙。
我孙子出生的时候,在医院考虑怎么把孩子接回家里。因为当时儿媳妇下地不太方便,家里的其他车都不行,因为底盘太高了,加上当时我们人多不想分开坐,又想着孙子和媳妇可以坐得舒服一些,奥德赛的上车高度和它的开门宽度就很适合,座椅也舒服,轻松就让媳妇和孙子进入车里了,奥德赛在家庭中适合一个老人一个孩子经常去使用。

另外一个就是,我家老爷子九十多岁了,有一次身体不适,从送医院到出医院,都是坐奥德赛,因为不用奥德赛我就只能等待救援,他腿不能动,必须躺着。
我这里这么多车子,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他们都用不上。旅游的时候,选择车子,都觉得奥德赛底盘低躺着舒服,适合跑长途。前面说的是奥德赛在我办公上下班的用途,但是在家里遇到一些紧急情况,特别是老人小孩要去医院,奥德赛是非常好、合适的一台车。
三、扛得住极限工况,更经得起专业考验
笔者发现,汪总因为平时多年在汽车行业工作的关系,对车辆性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让他在玩车方面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汪总:
我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以前在汽车制造厂工作,再后来自己有了条件,经济好了可以自己买车。所以我买车的时候,会注意什么车子最近出了什么新功能,然后都会去尝试一下,体验一下。

以前工作情况允许的时候,因为在汽车厂当时搞路试,经常会要我们去试车,有的时候还要进行长距离、长时间测试,或者搞道路试验,这些我都跟着做过。所以我对汽车的性能还是很关注的。 一部好车出来,我们首先就要看他的性能,自己也会去体验一下。
正因此,汪总作为一名老司机,对驾驶也有不一样的理解:“以前我们开车都是手动挡的,后来变成自动挡之后呢,我发现奥德赛这台车的变速箱给我的感觉是开起来轻松了。跟德系比相对来讲,我还是比较喜欢日系车,给人感觉轻松,在换挡离合这些操作上不拖泥带水。”
如果有时间,我会和朋友一起搞个长途自驾,比如去西藏、云南这些,后来随着工作性质的变化,再加上年龄上也不允许我这样去跑长途了,会怀念那时候的玩车时光。但是一两个小时的路途那种我还是可以的,喜欢去摸摸车子。我不太喜欢别人给我开车,除了我很疲劳的情况下,比如讲到无锡的通勤,早晨可能很有精力,晚上回程我可能累了,会让别人开一下,不累的话我还是会自己操作。
笔者:汪总,奥德赛在陪伴你的商务出行中,有没有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比如说促成一些商业合作之类?
“这个我们倒是有一次,当时要接待一个德国客户。我们开奥德赛去机场接送他,从机场出来到无锡,他说这台车坐起来很舒服,跟德国车子感觉不一样,尤其认可奥德赛的舒适性。因为我们无锡工厂主要是做变速箱里面的关键部件,他是一个专家,来我们这里是做评审的,对奥德赛的驾乘体验评价还是挺高的,因为他当时要求我们做一些动作,在35%的斜坡上,让我们做坡道起步等一系列操作,所有的要求奥德赛都能很好地完成的。”

“这位德国专家当时说他感觉车子平顺性很好,可能动力性会受影响 ,所以当时让我们做那个坡道起步,那斜坡看起来蛮陡的,让我们开到斜坡上把车停住,重新再起步,当时我心是很矛盾的,紧张又放心。后来奥德赛表现还蛮好的,德国专家又讲说想看车子的稳定性,他要求下坡以40km/h的速度,下坡把方向盘打死拐弯看车子表现,我们做试验实际上里面有过这个项目,但不是经常做。奥德赛相对来说,比起其他车子平稳性、抓地力是更好的,然后我们就按要求去做一次,奥德赛确实还不错,得到了认可,最后也拿下了单子”
一家核心是生产变速箱关键部件的工厂,接待车除了豪华,性能或许才是关键,是这家制作厂的门面,可以反映技术上同等的追求,以细节来扣动回应细致的要求,这或许才是奥德赛助力汪总最终拿下单子的深层原因。
当行业沉迷于屏幕尺寸与算力竞赛时,汪总与奥德赛的故事提醒我们:汽车的本质仍是移动解决方案。从接送高管到护送新生儿,从征服评审团到拯救骨折老人,这台"非典型豪华车"用38万公里的无言之证,诠释了何谓"场景化真需求"。
或许正如汪总所言:"最好的车,是让你忘记参数,只想一直开下去的那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