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奇瑞汽车一大批车型突然降价

    一梦栖头像一梦栖头像
    一梦栖04-15

    #仰望U7上市#

    奇瑞汽车被逼急了,一大批车型突然降价




    奇瑞汽车发起“全球混动普及战”


    市场竞争中,价格无疑是备受消费者关注的因素。


    2025第一季度刚过不久,车圈价格战又添一员猛将。


    近日,奇瑞汽车举行“混动之夜”发布会,宣布发起“全球混动普及战”。


    图源:奇瑞小奇同学汇公众号


    既然要普及,价格自然要更亲民一点。


    因此,奇瑞汽车宣布对旗下四大品牌联合推出“一口价”购车活动,大幅降价让利消费者。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奇瑞风云的降价车系是A8系列、T10、T9,涵盖混动轿车、SUV。


    风云A8直降2万元,一口价为8.99~10.99万元,A8L一口价为10.99~12.99万元。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风云T10提供置换厂补可达3万元,一口价低至16.79万元,最高19.99万元。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风云T9的置换厂补可达2万元,一口价低至11.99万元,最高16.59万元。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星途品牌的瑶光CDM全系优惠2万元,售价13.99万至19.99万元。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捷途品牌的山海全系车型降价,补贴可达2.6万元。




    L6一口价11.79万元起,L7一口价11.98万元起,L9一口价14.99万元,T1一口价14.28万元起,T2一口价15.99万元起。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跟混动不沾边的纯电品牌iCAR,直接降价2万元,降价车型为03系列。


    iCAR 03T一口价11.98万起,iCAR 03一口价9.98万元起。不过,iCAR的优惠价仅限量3000台。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除此之外,奇瑞还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权益,购买不同车型会提供不同的福利礼包。




    显然,奇瑞在用户购车的性价比和消费体验上诚意满满,对消费者而言可谓是吸引力十足,但这也让一些网友心生疑窦——奇瑞拿什么赚钱?




    众所周知,汽车的技术成本注定了车价难以轻易降低,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车要是过于低价消费者也不敢开。




    前不久,比亚迪也推出过降价活动,如果说比亚迪的底气是资金充足和技术实力以及智能化战略发展的需要,那么奇瑞敢于大规模降价的底气又是什么呢?




    奇瑞技术艳惊四座


    奇瑞在“混动之夜”发布会中给出了答案——


    在宣布降价的同时,奇瑞还宣布即将发布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其热效率超过48%,采用创新架构,实现 26:1 的膨胀比,开启油耗“2(升)时代”。


    图源:汽车圈那些事儿公众号


    除此之外,奇瑞还介绍了自研的高节能的CDM/CEM,高性能的CDM-S/CEM-S和强越野的CDM-O/CEM-O,能够在实现高安全的同时满足全球用户多样化需求。


    图源:汽车圈那些事儿公众号


    正如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演讲中所言:“混动技术的核心在于持续创新,而奇瑞的初心始终是让技术普惠全球。”


    图源:奇瑞小奇同学汇公众号


    为此,奇瑞构建了三驾马车——


    第一驾马车是对核心技术的全链条掌控。


    奇瑞的发动机、驱动机、BMS、PACK都是行业领先的,将他们整合在一起的混动系统自然是行业第一。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第二架马车是以安全为本定义行业标准。


    汽车安全向来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此奇瑞在超高速行驶的条件下反复进行了安全测试,验证了奇瑞混动的安全性能,给消费者打了一针强心剂。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第三辆马车是携手全球伙伴共建开源生态。


    奇瑞发布开源计划,希望与全球优秀伙伴协同创新,以行业内第一家混动技术开源的企业的身份,将中国智慧普及全球。


    图源: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


    在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之下,奇瑞才敢号称自研的混动技术为“全球第一”,但这背后,更是奇瑞这些年来坚持革新的体现——


    1997年,奇瑞用20万元买下福特淘汰的发动机生产线。


    彼时,彼时的中国汽车工业,连一颗螺丝钉都要看外资脸色。


    几乎没人相信这群“草台班子”能造出中国自己的发动机。


    毕竟,从零开始几乎是难如登天。


    面对没有图纸和经验的困境,创始人尹同跃带着团队在车间打地铺,啃馒头配咸菜,工程师们把零件拆成碎块,用游标卡尺,像拼乐高一样逆向测绘,硬是用38个月造出了中国首台自主发动机ACTECO 1.6L。


    2003年,搭载ACTECO 1.6L的奇瑞QQ上市,一年狂卖11万辆,中国车企第一次用技术打破了外资的垄断神话。


    ‌2008年,当行业都在忙着用市场换技术时,奇瑞开始“不务正业”——开启了代号“鲲鹏”的混动研发。


    然而,奇瑞的首款混动车型A5 BSG上市后,月销不足百台,被同行笑称“混了个寂寞”。


    不过,奇瑞工程师们依旧咬牙死磕,把车拖到-40℃的北极圈测试。


    在北极圈冻坏3套电机后,奇瑞终于研发出零下40℃不罢工的电池热管理技术。


    这段不被看好的“冷板凳”岁月里,奇瑞默默积累了三电系统2000余项专利。


    2015年,当同行发现混动赛道变热时,奇瑞已手握三挡DHT变速箱技术——


    这项曾被日系车企垄断的核心科技,在瑞虎8 PLUS鲲鹏e+上爆发出9秒破百的狂暴性能,创造了混动车的省油神话。


    如今,通过20余年的深耕布局,奇瑞构建起了全球领先的混动技术“三驾马车”,技术即是奇瑞厚积薄发的实力,更是奇瑞敢于降价让利的底气——


    技术全部自研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可以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最大程度上节省技术成本。


    回顾奇瑞20余年的发展历程,就如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所言——


    奇瑞布局混动技术的初心,是基于可持续的理念,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安全,可放心的续航里程,为全球不同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奇瑞汽车何去何从


    在汽车市场不断内卷的竞争中,奇瑞汽车可谓是来势汹汹。


    根据奇瑞集团公布的财报数据,2024年奇瑞总销量260万辆,同比增长38.4%,营收4800亿元。‌


    图源:奇瑞集团微博




    与造车新势力相比,就销量而言,理想、小鹏等头部新势力年销量约50-80万辆,奇瑞的规模超3倍。




    就出口而言,奇瑞出口连续22年第一,占中国车企出口量30%,远超造车新势力。



    就营收而言,奇瑞燃油车营收占比仍超70%,在新能源补贴退坡、价格战背景下,现金流稳定性优于造车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在今年3月刚发布了猎鹰智驾系统,该系统将覆盖智能驾驶全场景,计划于2025年底前实现全品牌车型的智驾系统覆盖。




    图源:微博




    其中,激光雷达成本压低至3000元,进一步推动了智驾平权。




    这表明奇瑞已经实现了‌‌混动与智驾的双重突破,在汽车市场的下半场竞争中已有了立足的资本。




    不难看出,奇瑞的发展稳扎稳打,正以厚积薄发的优势谱写属于奇瑞的奋斗故事。




    只不过,挑战和机遇并存,面对如火如荼的汽车市场竞争,奇瑞仍在追赶的路上。



    就销量构成而言,2024年奇瑞的新能源车销量58.4万辆,占比仅22.4%。

    这说明奇瑞的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不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就品牌定位而言,奇瑞旗下有星途、捷途、iCAR等多个子品牌,但是消费

    者对这些品牌的了解和认知有限。




    这说明奇瑞的各品牌定位不清晰,并且各价位‌车型布局不足,没有准确的定位和层级划分。




    就‌利润情况而言,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402亿元,吉利净利润166.32亿元,奇瑞利润远远落后。




    这说明‌奇瑞在盈利部分还存在较大压力,因此价格战可能会让奇瑞更加如履薄冰。




    不难看出,奇瑞或许还需要更全面的布局和铺垫,才在市场中存续发展。




    总而言之,‌奇瑞虽然凭借技术深耕积累和“三驾马车”,在汽车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在产品定位布局和推广营销上或许还可以持续发力和提升。




    将技术从“0”到有发展起来的奇瑞,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