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零百2.7秒,全系标配兆瓦闪充!BBA车主下一台车为什么是汉唐L?

    电驹头像电驹头像
    电驹04-10

    4月9日,比亚迪汉L、唐L上市。

    其中,汉L EV版本售价21.98万元-27.98万元,相比预售价低5万元-7万元。汉L DM-i、DM-p版本售价20.98万元-25.98万元。

    唐L EV版本售价23.98万元-28.98万元,相比预售价低4万元-7万元。唐L DM-i 、DM-p版本售价22.98万元-28.58万元。

    对比一开始的预售价来说,新车实际上市不仅价格更低,而且在性能,配置,还有技术上,也都给足了惊喜。

    3万转的电机、1100匹的马力,云辇-C,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以及前不久发布的兆瓦闪充....上述技术和性能指标,任意单拎一项出来都非常具有杀伤力,但是在汉L/唐L两款车型上均为全系标配,全系都有。

    对此,比亚迪王朝网总经理路天自信的喊话道:“BBA车主早应该换台中国旗舰了”。

    在油车时代,BBA是豪华品牌的代表,在传统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三大件领域,更是有毫无争议的技术话语权。所以,让豪华车主的下一台车选择一辆国产旗舰,凭什么?

    比亚迪这份自信的来源,正是“超级e平台”带来的技术底气。

    何为超级e平台?

    简单地说,“超级e平台”延续了比亚迪“e平台3.0 Evo”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三电系统的全面升级,实现了四大电动化技术突破——

    全球首个超级千伏架构;全球首个支持 10C 倍率的闪充电池;全球首个兆瓦闪充系统(1000kW);全球首个量产 30000rpm 电驱系统。

    下面我们详细来看。

    1、兆瓦闪充,解决了电车的续航焦虑

    超级e 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不论是电机、电池、还是空调等各电子器件都做到了支持 1000V 最高电压。

    行业一般最大充电电流约为700A,而比亚迪做到了 1000A,充电倍率更是直接达到了全球量产最高的 10C。

    在充电速度上,比亚迪充电功率最高可达1000kW(1兆瓦),最高峰值闪充速度可达1秒2公里,在持续闪充的情况下,可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

    这样的补能效率,基本上和油车没有区别了。

    对于现在的电车来说,最大的痛点和焦虑已经不再是续航,而是补能效率。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所说:充电焦虑始终困扰用户,用户希望充电时间更短一点,常规油车加油5-8 分钟就可以出站,充电至少要半个小时,所以,提升充电速度才能够解决充电焦虑。

    比亚迪凭借兆瓦闪充,通过“油电同速”的补能效率,可以说补齐了电车最短的一块短板,使得“油电之争”的天平将向电车大幅倾斜。

    不过,如此快的补能速度,意味着电池需要承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这对于安全同样带来了挑战。对此,比亚迪将自家的刀片电池在物理结构和材料上进行了再升级。

    第一,让电池能充的更快:电解液、隔膜、电极等方面进行电池材料体系的优化,减低电池内阻(官宣降低50%);

    第二,让电池散热更快:电池组采用外部双电子流通道,疏通外部电子流动路径,降低整体热量(官宣降低50%);电池组依旧保持叠片工艺,提升导热效率(官宣提升5倍);

    另外,基于比亚迪自研的冷媒直冷直热技术,冷媒立体复合流道由原来的一层(位于电池包内部的底部),增加为两层(即是电池包内部上下各一层,官宣换热面积增加100%),大幅提升电池包的散热能力(官宣换热性能提升90%以上);

    第三,让电池更加安全、更长寿:采用了更稳定的SEl膜,提升高温电池寿命(官宣提升35%)。

    当然,光有兆瓦闪充技术还不够,还得有更多支持兆瓦闪充的充电桩。比亚迪宣布将持续推进“兆瓦闪充站”建设,规划落成超过4000 座兆瓦闪充站。

    比亚迪这一套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闪充系统,拥有着行业最大功率1360kW,一桩双枪,占地功率仅为 1.5 平方米,其创新超轻液冷充电枪的重量控制在了 2kg。

    可以看到,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是一项系统性的补能解决方案,围绕充电、充电桩,以及电池就行全方位的升级,让电车的补能效率提升更高的维度。

    2、3万转电机,百公里极速仅两秒级

    在超级e 平台全域 1000V 的架构下,所带来的提升不仅充电速度,还有电机性能的升级。

    超级e 平台采用全新高转速电机,其电机转速高达 30511rpm,这也是全球量产最高驱动电机转速。而作为对比,小米的V8s电机也为27200rpm。

    不仅如此,这套电机的功率更是达到了580千瓦,全球量产最高,一个电机堪比两个电机。

    在这套电机的加持下,全新汉L的双电机版本的零百加速能达到 2 秒级,最高车速突破 300km/h,整车最高马力超过了 1100 匹。

    面对,其中后段动力更强,相比常规 800V 电机,高速区后段功率提升近 100%,100-200km/h 的提速时间仅为 4.74 秒。

    毫无疑问,在动力性能上,汉唐L的性能指标已经媲美超大几百万的超跑,而同样的性能,兰博基尼大Aventador要七八百万,兰博基Urus也要三四百万。所以,说汉唐L可以说是将性能干成了“白菜价”也没毛病。

    不过,动力性能这么强的电机,常规功率芯片已经很难承载。比亚迪为此研发量产了全新一代碳化硅工程模块,来匹配它的超高功率。电机拥有高达1500伏的电压,同样也是全球量产最高。

    当然,光有强大的动力,没有优秀的底盘和操控,也是不安全的。就好比是一把上了膛的枪交给普通人,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风险。

    所以,在拥有强劲动力的背后,汉L和唐L在底盘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全系都标配比亚迪智能底盘,采用双叉臂+后五连杆的铝合金高阶悬架,辅以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云辇预瞄系统也是标配。

    另外,两款车还配有iCCT智能舒适控制系统、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CVC底盘矢量控制系统。

    这一系列的技术,在保证驾控乐趣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操控安全性。

    最后,在智驾方面,两款新车也没落下,都配备了“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版本的高阶智驾方案,另外还有云辇预瞄智能底盘的加持,通过预瞄技术,根据路况自动调节车身姿态。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唐L同样可以搭载比亚迪的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

    第五代DM-P王者混动=增程+混动

    作为混动领域的王者,在插混技术,比亚迪也祭出了大牌——第五代DM-p王者混动技术,并且首搭汉唐L两款车型。

    第五代DM-p王者混动插混专用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5kW,热效率达到了45.3%。同时支持单电机和前后双电机版本,峰值功率分别可达到200kW和400kW。

    并配有三合一后驱电机,最大功率200千瓦,峰值扭矩315牛米,综合工况效率高达92%。而与之匹配的是插混专用刀片电池,峰值放电功率高达322kW,能耗降至34%,温度升速率30%。

    而更大的升级是第五代DM-p 搭载 AI 能耗管理系统,通过提前预判路况/驾驶习惯,更精准调节发动机启停、行驶模式、热管理、能量回收,导航场景下节能 18%,通勤场景下节能 12%。

    具体来看,汉唐L DM-p车型,百公里加速也分别达到了3.9S和4.3S,NEDC工况亏电油耗分别为4.6L和5.6L,可以说是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

    正因如此,比亚迪高调的喊出:插混=增程+混动——增程可以做到的,插混可以做到,增程做不到的,插混也可以做到!

    确实,城市低速用纯电和增程模式,能耗可以做到和增程车型一样低,高速用混动,性能比增程更强,并且更经济。

    用技术掀桌子,用技术改写规则

    油车时代,如果有二三十万的预算,多少人会愿意买一台国产油车?但是,在新能源时代,这个格局已经被重新改变。而改写这个格局,打破这个规则的中国品牌,正是比亚迪。

    回到10年,作为比亚迪542战略(5秒加速、电四驱、2L油耗)的首款车型,第一代唐集成当时比亚迪的各种黑科技,零百加速更是突破了5秒。至此,终于有一台国产SUV能在性能上,和保时捷卡宴这样的百万级豪车掰掰手腕。

    与此同时,凭借混动技术,比亚迪不仅在性能上实现反超,在安全和油耗指标上,更是刷新了大家对自主品牌的认知。

    不过,彼时合资势头正盛,新能源相对油车还是小众市场,第一代唐在市场上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

    但是,比亚迪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死磕技术,等待爆发,终于在2020年,比亚迪第一代汉惊艳问世,实现了销量和技术的双突破。

    第一代比亚迪汉不仅搭载了第一代刀片电池,无论续航、寿命和成本,都堪称电池行业的革命性创新。同时,第一代汉3.9秒零百加速的性能,更是比肩超跑。

    超强的产品实力,让比亚迪第一代汉上市后连续4个月销量攀升,月销一度突破10000辆,连续两年霸榜B+C级轿车销量冠军,打破了外资品牌对中大型轿车市场的垄断,创造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历史。

    汉唐的成功,不仅奠定了今天比亚迪王朝系列霸榜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基础,更是为自主品牌通过新能源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打下一针强心剂。

    从比亚迪汉唐之后,中国品牌无需要再苦苦自证,中国有实力,有技术,造好一辆真正的高端旗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