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比亚迪王朝系列迎来两位重磅选手——汉L与唐L的同步上市。前者定位"年轻人的第一台旗舰轿车",后者瞄准"大家庭的第一台旗舰SUV",售价分别锁定20.98-27.98万元、22.98-28.98万元。在新能源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当下,这两款车以"划时代技术矩阵"为矛,不仅刷新了自主品牌的技术天花板,更展现出了比亚迪试图夺回20万以上中高端市场的决心。

“参数浪费”才是真旗舰
当看到汉L EV四驱版2.7秒破百、305km/h极速的狂暴参数时,很难想象这是一台售价不足30万元的量产车。但在堪称“浪费”的性能参数外,比亚迪还用超级e平台的"兆瓦闪充"彻底改写了充电规则——只需5分钟,就能实现补能400公里。这意味着,在高速服务区充电这种补能场景,将从"人等车"变为"车等人",实现补能上的“油电同速”。

而汉L DM搭载的第五代DM技术,通过AI能耗管理、全速域轮端解耦等创新,将亏电油耗压至3.9L/百公里的同时,还仍能实现3.9秒破百的性能,这体现出了比亚迪在技术上的平衡艺术。
龙颜美学再度进化
如果说技术参数展现的是硬实力,那么全新升级的Loong Face龙颜美学则代表着比亚迪在设计理念上的再度进化。
无论是汉L尾灯的"凤之翎"、还是唐L尾灯的"竹之韵",都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了现代化的解构重组。而座舱内3D竹木饰板的19道工艺,庑殿顶构型的天幕设计,也在尝试构建属于中国汽车的审美体系。

这种文化自信的溢出效应显而易见。当Dragon Face改为Loong Face时,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是对西方文化符号主导权的挑战。从墨竹青车漆到绸缎棕内饰,比亚迪正在用器物之美传递价值认同——高端化不应是对西方豪华的拙劣模仿,而应植根于本土文化基因。
高阶智驾理应人人可享
无论是汉L还是唐L,均全系标配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具备成熟的城市领航功能,而遥控泊车、代客泊车等功能,则直击大尺寸车型的使用痛点。

此外,唐L搭载的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尤为值得玩味。这个与大疆联合开发的车载无人机,不仅能实现动态起降、智能跟拍。当其他车企还在卷屏幕尺寸时,比亚迪已经把战场延伸至立体空间,这种跳出汽车做生态的思维,或许才是智能化的终极形态。
安全投入没有上限
在安全上,比亚迪展现出了近乎偏执的追求。汉L的2000MPa热成型钢乘员舱、12安全气囊矩阵,唐L的三腔远端气囊设计,都在刷新同级产品的安全标准。而饱受好评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带来的40000N·m/°扭转刚度,更让车身安全提升至"超纲题"。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汉L、唐L也很注重健康安全体系的构建。从水性LASD环保材料到CN95滤芯,从PM2.5绿净系统到负离子净化,比亚迪正在将安全范畴从碰撞防护扩展到身心健康。这种"全维安全"理念,无疑非常契合中高端用户对品质生活的深层次需求。
诚意定价锚定20万级产品标杆
将汉L起售价定在20.98万元,比亚迪显然经过精密算计。这个价格既卡位Model 3、小米SU7的腹地,又对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雅阁等合资B级车形成了降维打击。而唐L 22.98万元的起售价,更是精准切入了理想L6、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的竞争区间。配合置换补贴等"组合拳",比亚迪正在用技术优势重构20万级产品的价值体系。

但真正的杀招在于技术平权:无论是超级e平台、第五代DM、还是天神之眼B,比亚迪选择全系标配,打破了行业"低配阉割"的潜规则。这种"入门即满配"的策略,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性价比,更有助于“兆瓦闪充”等超前技术的普及和降本,实现车企、消费者、行业三赢的局面。
技术长跑,终迎价值回归
汉唐L双车的上市,揭示出新能源竞争进入了自研核心技术的深水区。当其他车企还在为自研or供应商的选择发愁时,比亚迪已通过技术长跑实现了1000V超高压品平台和1500V碳化硅器件的量产,在产品力上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不过,技术和定价只是部分因素,决定比亚迪能否真正站稳20万级中高端市场的,还要看品牌认同等更多方面。但至少从汉唐L双车展现出的技术底气和产品诚意来看,在20万级市场中“大杀四方”几乎已板上钉钉,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