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颐圣
编辑 | 志豪
特朗普25%汽车关税大锤之下,16家海外车企应对各异。
车东西4月8日消息,随着4月3日美国对所有进口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正式生效,16家车企拿出4大应对策略。
2家车企停止对美出口,6家车企直接涨价应对,还有3家车企选择了默默承受关税。
也有5家车企做得更加彻底,进行了生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在美建厂工作或产能调整。

▲新关税政策下部分海外车企应对措施一览
相比之下,中国车企的日子则“好过”一些。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的汽车仅11.6万辆,占总体出口量的1.81%,因此中国车企在这一轮关税冲击中受到的影响不大。
但是,美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的关税将于5月3日生效,这或将对目前中国零部件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1、暂停进出口
捷豹路虎宣布自4月7日起暂停对美出口整车一个月。作为捷豹路虎的最大单一市场,美国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26.76%。目前捷豹路虎将依靠现有的10万辆库存来缓冲关税冲击。
采用类似策略的车企还有奥迪,该公司决定扣留4月2日后到港的进口车辆,以避免新关税政策影响。据了解,奥迪目前拥有约3.7万辆库存,足以满足未来两个月的需求。

▲奥迪新车生产线
2、直接涨价
在通过涨价应对此次关税政策的车企中,大众和保时捷计划通过增加“进口附加费”或直接提高售价来转嫁成本,但尚未公布具体金额及执行时间。
宾利和法拉利作为超豪华品牌,也直接选择涨价,额外的关税成本将由消费者负担。
这样的关税政策,作为美国本土车企的福特和通用也没有逃过一劫,双方分别表示企业将面临成本增加的挑战。
消息显示,目前通用汽车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设有工厂,美国市场约49%的汽车是进口的,福特有80%的车是在美国组装,但零部件依赖进口,因此这两家车企最终的关税涨幅,还是要由消费者承担。
3、车企承担关税
不同于涨价和暂停进出口的车企,丰田和本田两家都选择暂时不涨价,将自行承担关税。
这两家日本企业也同步开始了同胞间的“救助”,据报道,本田正在与丰田进行协商,若达成协议,本田的美国工厂将有望从丰田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采购动力电池,避免海外进口,进而规避美国政府的关税征收。

▲丰田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效果图)
韩国品牌捷尼赛思也承诺未来两月内保持价格稳定,由企业承担关税差价。
4、生产结构调整
也有不少车企选择调整生产结构,系统性解决此次“关税危机”。
奔驰计划推进GLS车型的中国国产化,并可能在美国撤出入门级车型,专注于利润更高的高端车型。
现代汽车则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5.5亿元),以推进本地化生产,从而规避关税。
和现代的策略类似,日产汽车也有在美国扩产或建厂的打算。
65%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特斯拉则考虑启动零部件替代计划,缓解关税政策造成的影响。
对于这样的关税政策,马斯克还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视频,通过铅笔制造讲解自由贸易,对当下的关税政策进行了含蓄批评。目前,该视频点赞已超过25.5万。

▲马斯克发布了一段通过铅笔讲解自由贸易的视频
除了扩张外,也有选择收缩的车企。
斯特兰蒂斯决定裁撤约900名员工,并暂停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装配厂生产,通过停产、减产应对此次“关税危机”。

▲斯特兰蒂斯位于墨西哥托卢卡的工厂
整体来看,各大车企在新关税政策下的应对策略多样,既有价格调整、生产结构优化,也有库存管理和供应链重组,但都难以避免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的重大影响。
在特朗普当前的关税政策下,全球汽车产业链可能会进一步重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