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电动车市场,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
雅迪与台铃这对老对手,先后祭出智驾系统大招——雅迪的「方舟安全科技」与台铃的「TAI-LINK智驾系统」,将原本停留在概念阶段的“智能骑行”推向实战阶段。
这场较量不仅是技术对决,更折射出两轮出行产业从“功能堆砌”到“场景化体验”的深层变革。
一、雅迪:安全为盾,构建系统级防护
雅迪的智驾布局早有端倪。


2024年发布的冠能E80已搭载方舟安全科技,包含TCS牵引力控制、HDC陡坡缓降和360°综合监控。
2025年推出的冠能T35在此基础上升级,通过手机APP实现毫秒级动力响应,配合ABS防抱死系统,在湿滑路面刹车距离缩短1.8米(实测数据)。
核心参数
- TCS牵引力控制:雅迪采用双通道算法,可识别15种路面状态(水泥/砂石/冰雪等),响应速度0.3秒;
- HDC陡坡缓降:支持5-30km/h自动控速,下坡角度覆盖15°-25°;
- 续航组合:72V38Ah石墨烯电池实现150公里续航,百公里电耗仅1.8度;
- 智能生态:支持蓝牙无感解锁、GPS定位追踪,APP可查看电池健康度、胎压预警等12项车况。
雅迪的优势在于安全场景覆盖全面。例如其TCS系统在冰雪路面测试中,侧滑发生率比普通车型降低67%(第三方检测报告)。
但部分用户反馈,雅迪的智能导航功能偶有延迟,且高配车型价格突破4000元,性价比稍显不足。
二、台铃:跨界融合,用汽车思维造电驴
台铃的TAI-LINK系统更像“两轮车界的智能中枢”。

这套与华为云联合开发的系统,首次将汽车级ESP车身稳定系统引入电动两轮车,并搭载V6扁线轮毂电机——这项原本用于电动汽车的技术,使电机效率提升至92%,极速达58km/h。
技术亮点
- TAI-LINK智驾系统:集成TCS防侧滑、E-ESP车身稳定、智能防盗等9大功能,支持语音指令控制(如“减速到20码”);
- 蓝鲸固态电池:穿刺实验显示,针刺后仍能保持80%电量输出,循环寿命达1500次;
- 协同控制策略:电机与电池智能匹配,爬坡时自动提升扭矩输出,平路骑行则优化能耗;
- 价格策略:赤兔2025起售价3699元,比同配置雅迪车型低800-1200元。
台铃的激进之处在于用汽车技术降维打击。
其ESP系统在紧急避障测试中,车身侧倾角度比传统车型减少42%,但部分用户指出,ESP介入时的轻微顿挫感仍需优化。
此外,台铃的智能防盗系统支持电子围栏和异常震动报警,但APP交互界面被诟病“功能入口太深”。
三、部分参数
雅迪冠能T35 台铃赤兔2025

数据来源:品牌官方参数及第三方实测报告
四、用户真实评价:实用主义VS科技尝鲜
在电动车论坛上,两类用户泾渭分明:
- 雅迪拥趸:“雨天骑雅迪像开防滑模式,安全感拉满。就是APP偶尔连不上,急死人。”
- 台铃粉丝:“赤兔2025的加速推背感绝了!但ESP介入时感觉车要散架,希望OTA升级能优化。”
有意思的是,雅迪车主更关注安全冗余(如双液压减震+防爆轮胎),而台铃用户更在意动力响应(0-50km/h加速5.7秒)。
这种差异恰似汽车领域的“沃尔沃VS特斯拉”之争——前者求稳,后者求爽。
五、行业启示:智能化不是选配件,而是基本功
雅迪与台铃的智驾对决,暴露出行业两大趋势:
1. 安全场景化:从单一防滑到全路况预判,系统需要像老司机一样“预判你的预判”;
2. 生态融合:华为云、鸿蒙系统的接入,让电动车不再是孤岛设备,而是智慧城市生态的节点。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品牌将“智驾”等同于“屏幕堆料”。
某评测显示,市面60%的智能电动车APP功能使用率不足15%。
真正的智能化,应该像汽车中的丰田TSS系统——用户可能记不住技术名词,但会本能地感到安心。
墨隐说
选车如择友,没有完美选项。
追求极致安全的雅迪,适合通勤族和复杂路况骑行者;看重动力与性价比的台铃,则是年轻玩家和长途骑行的优选。
不妨抛开参数焦虑,亲自试驾——智能系统的价值,终究要靠双脚丈量。
互动话题:你会为智能防盗多花2000块,还是为续航焦虑买单?
墨隐说车:关注我,带你拆解两轮车黑科技,拒绝参数套路,只讲真实用车逻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