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U7正式上市,提供纯电与插混双版两个本,五座豪华版62.8万元,四座旗舰版70.8万元,纯电与插电混动同指导价。

仰望U7发布两款车的价格
一、仰望U7有哪些硬核技术
云辇-Z数字底盘:搭载800V悬浮电机悬架,5ms响应速度(相当于人眨眼速度的1/10)、1mm调节精度、50kW悬架输出功率(相当于A0级纯电车驱动功率)的硬核参数,让车辆可实现「魔术底盘」操作:高速过弯自动调节负倾角(水杯不倒)、无感跨越10cm高台阶、快速调整悬架高低躲避悬空杆以及地面水杯。

比亚迪云辇-Z是独创的垂向全电悬浮电机

比亚迪云辇-Z主要指标一览

比亚迪云辇-Z高速过弯悬架主动负倾对比

比亚迪云辇-Z躲避连续悬浮杆和地面水杯
易四方驱动平台: 四轮独立电机组成的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实现车身稳定控制、极限防滑控制。原地掉头、平行横移、对角双轮爆胎不失控,去刹车钳情况下,时速60km/h可用电机刹停。
智能驾驶配置 :双NVIDIA Orin-X芯片(508TOPs算力)、三颗128线激光雷达、五颗4D毫米波雷达、12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的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方案,无人麋鹿测试成绩达到95.11km/h,刷新行业纪录。
混动静音同电动: 2.0T水平対置发动机实现「油电同静」,混动/纯电模式噪音差仅1分贝。
四大冗余系统:制动/转向/驱动/电源双备份,为L3自动驾驶预埋硬件空间。

仰望U7四大冗余系统为L3自动驾驶预埋硬件空间
二、云辇-Z和华为途灵龙行底盘对比
维度 | 比亚迪云辇-Z | 华为途灵龙行底盘 |
硬件对比 | 1.云辇智算中心(底盘域控制器) 2.800V垂向悬浮直线电机×4 3.双悬浮电机控制器×2 4.前后双驱双控 | 1.6合1集成域控(悬架/动力/转向/制动/车身/热管理) 2.CDC减震&空气悬架组合×4 3.前后双驱双控 |
功能对比 | 1.由悬浮电机代替液气悬架 2.电能产生磁场,转化为动能,抑制振动和升降悬架,提升舒适 3.路面振动反馈又通过磁场转化为电能,优化整车能耗 4.悬架调整快,5ms可完成调节,比一般100毫秒快20倍 5.调整准,精度达到1mm,调整稳,功率达到50kW 6.悬架调整不依赖传感器预瞄,悬浮电机磁场可随动子、定子位移自动调整作用力 | 1.传感器融合感知,道路预测算法,实时构建连续的道路空间模型 2.控制器基于时空推理算法,控制决策从路况事后发生调整到事前50ms~100ms,做到提前调整 3.悬架调整依赖传感器预瞄,控制决策由事后决策调整,调整为事前决策调整 |
应用对比 | 1.高速过弯,悬架自动调整至-2°负倾角,抵消高速过弯离心力,降低车辆侧倾(高速过弯车内中扶手水杯不倒) 2.车轮跨越10cm路肩和爬连续台阶,车辆自动调整该轮悬架柔韧性,车身平稳无感 车辆通过5cm凸包路,自动调整悬架韧性,提升车辆平稳性(车内中扶手水杯不倒) 3.车辆通过150cm横杆和地面水杯,悬架自动快速调整高度,不撞杆、不碰倒水杯 | 1.雪地30%坡度,自动调整前后轮扭矩分配,不失速不打滑 4.时速50km/h经过水坑,相比其他车型,可提前抑制悬架回弹,车轮不压水面,不溅起水花 |

华为途灵龙行底盘独创的6合1域控制器

华为途灵龙行底盘基于时空推理构建连续的道路空间模型

基于时空推理道路模型,提前作出决策并执行

华为途灵龙行底盘基于道路模型,预调悬架实现踏水无痕

华为途灵龙行底盘自主调整车身姿态
三、云辇-Z和途灵龙行对比点评:
- 技术路线分野
比亚迪选择「硬件重构」路线,用悬浮电机替代传统液压悬架,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华为则走「算法优化」路线,通过集成域控制器及算法模型,构建基于时空推理的道路预测模型。 - 场景适应性差异
云辇-Z在突发路况处理(如爆胎、障碍物)展现更强实时性,而途灵底盘在连续性复杂路面(搓板路、连续弯道)具备预判优势。 - 能耗经济性对比
比亚迪的磁能回收系统可将振动能转化为电能,在城区拥堵路段可提升约3%续航;华为方案更注重综合能耗优化,适合长途高速场景。
四、总结:
比亚迪和华为两大技术路线代表了中国智造的不同突围方向——比亚迪的机电深度融合彰显硬件创新能力,华为的算法协同体现系统整合实力。在智能电动车下半场竞争中,底盘控制系统的革新将成为定义豪华体验的新战场。底盘控制一直是西方豪华车企的技术制高点,随着比亚迪、华为等一众中国车企以数字底盘实现换道超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开始掌握高端市场定义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