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华为智驾大师赛冠军车主在开启智驾功能时发生车祸,车辆报废,车主受伤。华为官方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将积极协助事故处理和医疗安置,并垫付医疗费用,同时提醒用户规范使用智驾功能,注意行车安全.对于当前智能驾驶(辅助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使用规范推到了风口浪尖,我们一起盘点各汽车厂商辅助驾驶
各汽车厂商辅助驾驶
小鹏汽车

- 系统名称:XPILOT(城市NGP)
- 核心技术:基于高精地图的导航辅助驾驶(NGP),配备31个传感器和30TOPS算力芯片。
- 功能亮点:城市复杂路况下变道成功率95%,接近L3级别15。
蔚来汽车

- 系统名称:NIO Pilot
- 硬件配置:1个三目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等,支持20+项功能。
- 功能亮点:高速与城市道路自动辅助驾驶,紧急制动和车道保持表现突出5。
比亚迪

- 系统名称:天神之眼
- 技术路线:通过合作快速追赶,计划2025年实现L4级封闭道路测试14。
特斯拉FSD系统:

- 系统名称:FSD(Full Self-Driving)
- 核心技术:纯视觉感知方案,依赖端到端神经网络决策模型(FSD V12.5),通过超10亿公里真实路况数据训练,覆盖北美90%城市道路1。
- 功能亮点:
- 城市道路导航辅助(NOA)、自动泊车、交通信号识别。
- 中国版FSD依赖百度高精地图,但受数据合规限制训练效率较低
其他品牌:
- 宝骏、奇瑞:布局10万元以下市场,推动智驾平权,搭载基础L2级辅助功能4。
丰田(Toyota)
- 系统名称:Toyota Safety Sense(TSS)
- 技术特点:保守型L2级系统,注重安全性与可靠性。
- 功能亮点:全系标配紧急制动、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
现代/起亚(Hyundai/Kia)
- 系统名称:Hyundai SmartSense / 起亚智能驾驶辅助
- 功能亮点:
宝马(BMW)
- 系统名称:Personal Pilot L3
- 技术合作:与Mobileye合作开发SuperVision系统,采用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方案。
- 功能亮点:欧洲复杂路网适配度高,但中国版因地图审批延迟落地受限。
在实际应用中,辅助驾驶系统也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以下是部分汽车厂商辅助驾驶功能的事故案例:
- 2021年8月,一辆理想ONE在开启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状态下,撞上了停靠在路边的工程车。据调查,当时车主双手松开了方向盘,过度依赖辅助驾驶系统。
- 2023年,美国发生一起特斯拉Autopilot致死案。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开启Autopilot功能后,未能及时识别前方的卡车并刹车,导致车辆与卡车相撞,驾驶员当场死亡。
- 2025年2月24日,一辆小鹏G9在开启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后,在道路交叉口突然向右拐上匝道,直接撞上护栏。2025年1月24日,一辆小鹏P7i在开启NGP功能后,在路况良好的情况下突然刹车,导致与后车追尾,车主方人员受伤。类似事故还包括小鹏P7在开启NGP功能后无视红灯冲出停止线、小鹏G6在双道并单道时未减速撞上大货车等。
智能驾驶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智驾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道路状况,预测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但在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中,智驾系统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可能受到天气、光照、路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误判或漏判。此外,驾驶员对智驾系统的过度依赖,从而增加事故风险。
对于未来智驾平权的时代你会如何选择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