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BBA的“豪华光环”被新能源与国产化浪潮冲淡,奥迪Q6(图片|配置|询价)以“价格腰斩”的姿势杀入30万级市场,却依然难逃销量低迷的命运。这款车身超5米、对标奔驰GLE的“奥迪最大SUV”,如今起售价仅30.9万,比自家Q5L还便宜,但月销仅300余辆。消费者究竟在犹豫什么?

尺寸与价格“错位竞争”,但智能化成硬伤
奥迪Q6的杀手锏是“以GLC的价格提供GLE的体验”:车长5099mm、轴距2980mm,6/7座布局下,第二排甚至配齐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后备箱容积可扩展至2398L,碾压同级燃油竞品。然而,其内饰仍停留在“三屏时代”,车机系统落后新势力一代,L2级智驾仅算及格,而理想L7早已标配激光雷达和城市NOA。

平台争议与品牌溢价崩塌
Q6基于MQB横置平台打造,机械素质难敌MLB纵置平台的Q7,却被贴上“换壳途昂”的标签。尽管全系标配quattro四驱+DCC自适应悬架,但消费者更在意“血统纯度”——进口Q7跌至45万,国产X5仅61万起,Q6的“豪华身份”显得尴尬。


新能源冲击下的“夹缝求生”
2024年,30万-50万预算用户中,超60%转向问界M7、理想L7等新能源车型。这些车不仅智能配置碾压,用车成本更低(Q6 2.5T油耗超10L),还附赠绿牌和免税政策。反观奥迪,电动化转型迟缓,Q6仍坚守燃油路线,在“油电价差”扩大的当下,性价比光环逐渐黯淡。


Q6的困境,是传统豪华品牌转型阵痛的缩影。当“品牌信仰”不再奏效,唯有产品力能说话。若奥迪能将Q6的座舱智能化升级,或推出PHEV版本平衡油耗,或许能挽回中产家庭的心。否则,降价只能短暂刺激销量,却难阻“边缘化”趋势。


30万买奥迪最大SUV,看似“捡漏”,实则是场豪赌——你要接受它的平台争议、智能化短板,以及新能源时代的“保值焦虑”。如果是你,会选择为品牌情怀买单,还是拥抱新势力的全能体验?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