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汽车圈炸出一颗深水炸弹——本田雅阁官方指导价19.78万的车型,终端裸车价干到11.98万起。这个曾经需要排队等车的日系B级标杆,如今价格门槛比国产紧凑型轿车还低。
有人欢呼"15万买雅阁血赚",也有人质疑"便宜没好货"。这场价格雪崩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暗战?
一、价格跳水背后的销量狂飙
2月销量榜单上,雅阁以16,763台的成绩稳居中型车前三,而支撑这一数据的,是近6万元的终端优惠。对比2024年同期,雅阁单月销量同比逆势增长8.5%(2024年2月销量15,456台)。
长春等地经销商甚至报出11.48万的起售价,比官方指导价直降7.3万。
这种"自杀式降价"立竿见影。在15-20万价格带,雅阁直接碾压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2月销量未公布,1月数据为13,359台)、迈腾等老对手。即便是对比国产新势力,12万买一台车长4980mm、轴距2830mm的合资B级车,空间维度直接形成降维打击——比亚迪秦PLUS车长仅4765mm,轴距2718mm。
墨隐说: 当价格战打到骨折时,品牌溢价就像烈日下的冰淇淋,化得比谁都快。

二、雅阁降价自救的三大底牌
1. 地球梦发动机的"技术余粮"
全系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92马力,匹配CVT无级变速箱。这套动力组合实测百公里油耗6.6L(WLTC标准),加92号汽油每公里成本不到5毛。
对比凯美瑞2.0L自吸(178马力)和迈腾1.4T(150马力),动力参数优势明显。
2. 空间魔术师的杀手锏
2830mm轴距带来越级体验:身高175cm的乘客后排腿部空间超3拳,比凯美瑞多出2指。后备厢容积虽只有561L,但支持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搬家载货毫无压力。
3. 配置的精准刀法
12.3英寸中控屏+10.2英寸液晶仪表全系标配,高配车型还带HUD抬头显示。但L2级驾驶辅助仅在中高配出现,入门版连倒车雷达都要选装。
这种"高配秀肌肉,低配赚差价"的策略,精准拿捏价格敏感型客户。
墨隐说: 日系车的精明,在于知道该在什么地方省银子,什么地方堆配置。
三、降价背后的行业地震
面对比亚迪汉(2月销量21,845台)、小鹏P7等电动车的冲击,雅阁的燃油车份额正在被蚕食。
更致命的是,本田电动化转型迟缓——雅阁混动版价格仍坚挺在20万以上,而比亚迪汉DM-i起售价已下探至18.98万。
这场价格战还撕开了日系车的遮羞布:
- 隔音短板:80km/h时速下,雅阁车内噪音达68分贝,比凯美瑞高3分贝
- 智能化瘸腿:车机系统操作延迟0.8秒,语音识别准确率仅85%
- 用料争议:中控台大面积硬塑料,对比国产车软包+木纹饰板略显寒酸
墨隐说: 当电动化浪潮拍碎燃油车的护城河,降价求生已是最后的体面。
四、消费者该不该跟风抄底?
适合人群:
- 每年行驶里程超2万公里的网约车司机(92号油+低保养成本)
- 三口之家需要大空间但预算卡在15万的刚需用户
- 对品牌忠诚度高的本田老粉
劝退警告:
- 科技控慎入(车机流畅度被国产车吊打)
- 高速狂魔绕道(胎噪风噪堪比交响乐团)
- 五年内想换车的谨慎出手(新能源冲击下燃油车保值率持续走低)
墨隐说: 12万的雅阁像极了超市临期牛排——价格真香,但要不要吃,得看你的消化能力。
墨隐评车:
雅阁的降价狂欢,本质是燃油车最后的绝地反击。
当国产电动车用8155芯片、激光雷达、智能座舱重构行业标准时,日系车引以为傲的发动机技术正在沦为"古董级优势"。
这场战役没有赢家——本田丢了利润,消费者捡了便宜,而行业被迫加速洗牌。
互动话题:
你会买12万的雅阁还是18万的比亚迪汉?
开雅阁跑网约车到底亏不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