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日系借固态电池弯道超车,比亚迪慌不慌?

    陈末车言论头像陈末车言论头像
    陈末车言论2023-02-21

    从2022年开始,日系车的日子就不大好过。先是销量节节下跌,日系三龙头之一的日产1 月销量为 47,521 台,同比下降 64.4%。本田一月销量64,193辆,同比减少56.2%。丰田1月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为11.38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23.5%。

    丢掉的市场份额被谁抢走了呢?被国产车,尤其是比亚迪抢走了。一月份,比亚迪销量约15.42万辆,同比增长63.85%。相当于丰田加日产销量总和。

    随后,汽车出口市场也被国产车步步紧逼。2022年,国产车出口311万辆汽车,远远超过德国的265万辆位居世界第二。紧逼日本出口的382万辆。预计今年会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面对如此境地,日系也明白问题所在,那就是在禁售燃油车发展新能源车的全球大势下还靠油车不现实,艰难转型开始发展新能源车。但是,日系品牌的新能源车跟油车比起来,堪称黑色幽默。

    就拿日系龙头丰田来说,经过多年研发,在丰田精益求精的质量要求下,面向市场推出丰田第一款纯电动车-丰田Bz4x。这款饱受期望的纯电动车一经推出就出现各种令人无法理解的问题。

    比如0度以下不能快充, -10度以下不能充电,;一天不能两次快充;慢充需要22个小时。

    标称续航615km,冬季实测续航206.1km;

    作为纯电车,四驱版零百成绩是7.7秒,两驱版是8.4秒;售价22万的车,配置贼低,座椅是手动调节的,方向盘是塑料的, 没有倒车影像,没有360°全景影像,没有无钥 匙进入,甚中控还是8英寸的,简直就是复古风的电动车。

    唯一的亮点太阳能充电穹顶,一年没有风霜雨雪全年不休,仅能发电243.7kWh。以家用电0.58元/度计算,车主一年能靠太阳能板可以节省141块钱。与2万元的太阳能充电穹顶选配价格相除,车主需要坚持每日白天在户外驾车或停车100年,才能回本,可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大约为25年。

    因为其感人的性能,丰田Bz4x2022年10月销量7台,11月暴涨到140台。因为实在卖不动,逼的丰田官方直降3万,以一己之力打破丰田价格体系。在以前,丰田车只有加价提车,从来没降过这么狠。

    总之一句话,日系龙头丰田做不好新能源车,日产,本田,三菱,雷诺,马自达,斯巴鲁等其他日系品牌,也拿不出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来。日系车在新能源赛道,全面落后国产车,更是被比亚迪远远甩在身后。

    汽车作为日本经济支柱,不可能就此沉沦。就在近日,日产欧洲研发高级副总裁David Moss表示,日产已经成功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目标是2025年开始试生产,2028年生产一款由固态电池驱动的全新电动汽车。

    有网友评论,日系车或可借固态电池实现对国产新能源的弯道超车,国产车,尤其是比亚迪要小心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个人觉得,有些威胁,但是不多,千万不要低估了国产新能源,尤其是国产龙头比亚迪的技术储备。

    第一,根据日产对外公布的产品节拍,是2022年达到实验室可行性研究,2024年试点生产,2028年上市。看似节奏紧凑,其实只是噱头。同样的噱头,其他电池企业早已经发了很多次。

    比如宁德时代。2016年,宁德时代正式宣布在硫化物固态电池上的研发路径,全固态电池列入开发计划,预计2030年后实现商品化。

    比如辉能科技。2013年实现了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量产,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2017年,公司建成了40MWh 的中试线,并实现自动化的卷式生产。

    2019年,发布Multi Axis BiPolar+(MAB)多轴双极封装技术的车用固态电池包。在相同的装车容量下,电池包体积比传统电池包减小50%,重量减少30%,在模组层面,重量成组效率高达87%,电池包重量成组效率高达80%;并与蔚来合作,为其定制生产“MAB”固态电池包。

    比如赣锋锂业。2017年引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许晓雄团队开始固态电池研发。2018年8月份正式启动2亿Wh固态锂电池中试生产线建设项目;2019年11月,公司年产亿瓦时级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已建成试产。

    比如比亚迪。2019年就申请全新的固态电池专利,固态电池研发稳步推进。出于产品营销考虑,不能让固态电池抢了刀片电池的风头,比亚迪固态电池消息极少,但是比亚迪作为电池起家的企业,你永远可以相信它手里一定握着王炸。就像刀片电池一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一鸣惊人。

    总之一句话,论做PPT的能力,国产固态电池做的更好。论技术研发实力,全球排名数一数二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不弱于人。日产或者日系想靠PPT弯道超车,怕是有些难度。

    第二,新能源车电池是基础,但是不能只靠电池。动力电池占据整车成本30%左右,影响安全性,续航,充电速度,加速性能等等,影响深远。

    跟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比起来,固态电池安全性高,不起火不爆炸,充电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续航轻松达到1000km以上,体积小能增大车内可用空间,优点多多,是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对于新能源车的产品力提升明显。

    但是,就算是固态电池,也不能以一己之力让日产或日系车在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因为一台车,不能只看电池。衡量一款车的产品力,除了电池外,还看工业设计,看内饰,看空间,价格,安全性,配置,使用成本,售后成本及便利性,保值率等方方面面。单靠一块固态电池,是很难立刻扭转态势的。

    就拿比亚迪来说,都知道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核心卖点,但也是之一。因为圆形电机,sic电控芯片,八合一动力总成,公路坦克般的安全性,较低的售价,宽敞的空间,丰厚的配置,遍布全国的4s店,良好的口碑,三电终身保修的超长质保政策这些组合在一起,才是比亚迪真正热销的根本原因。

    总之,日产或日系妄想靠一块电池翻身,几乎不可能。

    第三,日系车在燃油时代底蕴深厚,积攒了大量口碑,品牌溢价高。但是到了新能源赛道上,日系押注氢能源。日本早在1981年就开始着手氢能源项目,08年推出燃料电池车计划, 在2013年的时候,已经通过推出的《日本再复兴战略》,将发展氢能源作为国策。 通过后续的多个政策(包括《能源基本计 划》和《发展路线图°》),通过三步走, 实现2030年底,全面扩大是本商用氢的流通,2050年实现氢能源汽车普及。为了推广氢能源汽车,日本政府对车企和消费者进行高额补贴,购买一台氢能源汽车,可以获得折合人民币10万的补贴,力度很大。

    结果,世界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跟美国决定发展纯电动车,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欧盟也选择发展纯电动车,日本苦心经营的氢能源蓝图瞬间成了弃子。而多年投入氢能源,导致日系车在纯电动车上面技术储备不够。日系车在新能源赛道上,就成了没有技术底蕴的小学生。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日系车在新能源车上面的颓势看得清清楚楚。失去品牌光环的日系车,还想依靠品牌光环获取高溢价,无疑痴人说梦。只会导致销量喋喋不休,最后被新能源市场边缘化。而这,也不是一块固态电池可以解决的,新能源车也不是仅由一块固态电池组成的。

    .万次阅读
    126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26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