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更容易实现智驾,插混相对来说会更复杂,毕竟发动机会参与直驱,变速换挡结构与智驾结合起来会很复杂,所以很多车厂不愿意去做插混的智驾,所以很多传统主机厂今年都转增程,只剩长城的hi4在做插混的智驾了
您这个解释更靠谱
对于智驾来说,荣耀magic在17,18年就开始使用1万左右设备完成了油车30公里每小时的巡航并且可以规避障碍物,主要还是看车主舍得不,现在增程基本200公里,插混100多的也有很多,可以上,得有人买
豹8不也有激光雷达吗
成本!成本!还是TM 的成本!激光雷达很贵的,30万的PHEV不带激光雷达但是30万的增程车却能带激光雷达,只是因为增程的机械和研发成本低于PHEV插混。在PHEV的成本摊下来之前,30万的价位用不起激光雷达!随着PHEV插混车型的研发成本被这几年来累积的销量平摊降低和现在电池成本比前几年大幅度降低,以及激光雷达的制造成本降低后,现在市场上也陆陆续续开始推出30万级别的PHEV车型了!
别混淆,增程的大电池和大功率发电机一样成本高。
成本=研发成本+制造成本+材料成本+营销运营成本。且不说增程的发动机因为不需要直接参与驱动,普遍没有插混的技术先进,就是说它少了一个混动专用变速箱,就动力单元的零件数量上它也比插混的制造成本更低。更何况这里的混动专用变速箱还是技术门槛最高的零件。能自主制造发动机的国内厂家已经普及了,但是能自主制造变速箱的国内企业那是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大电池只是大电池那部分的制造和材料成本。但是整车的成本,必然是插混大于增程。
@yx190:别混淆,增程的大电池和大功率发电机一样成本高。
大哥,你是来搞笑的吗?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