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新能源佩奇头像

    新能源佩奇

    ID.4 X车主·车龄3年

    • 精英创作者LV3精英创作者LV3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4懂车智多星LV4
    • 图文爆款大师LV4图文爆款大师LV4

    ID.4X深度用车报告:900天4万公里

    2024-05-25发布于:ID.4 X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2025用车报告


    很高兴和各位小伙伴分享2024年用车报告,前面的内容是基础用车感受,包括动态感受(动力、底盘、制动、辅助驾驶及续航能耗)以及静态感受(外观、内饰、空间、静音及车机)。

    后面的内容是高级进阶感受,包括车机OTA、购买质保、维修保养以及电池衰减等内容,作为ID.4X的老韭菜和圈主,希望能与大家深度交流,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参与讨论。

    1、【情况介绍】

    先简单介绍下情况,圈主生活在北京,21年11月底入手ID.4X,到现在用车900多天,总行驶里程4万多公里。日常用车和很多家庭差不多,主要是工作日上下班、接送娃,假期偶尔长途自驾游。


    2、【车辆配置】

    车辆型号是21款的两驱机智长续航,当时裸车价格是21.7万,加上5千保险,全款落地是22.2万,送了1200的锁车折耳和L2辅助驾驶,其他啥都没有。

    虽然价格比现在的顶配多5万元,但当时这价格还不含着360、HUD和哈曼卡顿音响等。买车得到的经验就是还是等等党香,只要你能忍得住,价格肯定越来越便宜,所以买车别冲动。

    3. 【动态感受】

    对于刚购买的新车,我一般会详细分析它的动力、底盘、制动和辅助驾驶感受;对于我这辆开了快3年的车,感觉已经没有了太多新意,很多方面已经有点腻了,那重点说说对它的建议吧!

    3.1 动力方面:

    动力方面我觉得日常用车基本够用,踩起来还算线性,70之前加速没啥问题;但是速度超过100后,即便是踩到底,好像加速也就那样,尤其是高速情况,会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所以后期建议厂家能在动力方面升级下,把输出功率提高点,好像德国的ID已经升级功率了,国内的很多品牌输出功率也超过200,所以希望国内大众ID能跟进下。

    3.2 底盘方面:

    我对比过很多车型,ID.4X肯定不算第一梯度,尤其是对于高度差大一下的坑洼地带,颠感也是非常很强;但对于小坑小洼,我觉得反馈挺满意的,每次这个时候才觉得ID买的不算太亏。

    但很多人说底盘是个玄学,凡是宣传底盘的都是实在没有其他亮点,因为底盘感受和心情好坏都有关,普通消费者很难有定量数据。因此,建议大众以后不只宣传底盘。

    3.3 制动方面:

    说到制动就不得不说大众的鼓刹,尤其是ID刚上市的时候,被很多人吐槽,不过好在后续真实车主吐槽的少,因为至少没有因为鼓刹出现过刹车制动问题。

    其实鼓刹不管怎么解释,肯定有节省成本的原因,所以能改进还是改进下吧,我觉得鼓刹有个问题就是异响,尤其是天气潮湿的时候,感觉刺刺拉拉的声音,很烦人。

    制动方面说一个我比较喜欢的点吧,就是转弯半径,我记得智己L6当时专门宣传了,ID在这方面表现也不错,虽然没有智己牛,但一般三个车道内一把就能实现。

    3.4 辅助驾驶:

    ID的辅助驾驶和很多车企一样,都是选的博世的方案,但很出奇的是ID的车道保持、自动跟车确实比很多车型好用,不知道是不是专门调教过,加减速、拐弯都不急比较舒服,用起来比较放心。

    但对比起来,主动刹车就不太行了,经常会吓人一跳,尤其是在倒车时候,经常给你直接刹停,不过我的经验是只要你倒车速度慢点,会减少出现的概率。

    3.5 续航能耗:

    我车的电池是83度的,春秋天气温20度时城市满电续航在500附近,高速续航跑光应该能到400;夏天开空调,在上面基础上会打个9折,冬天最冷-10度的时候7折差不多。

    但考虑到里程焦虑,尤其是高速情况,所以也就80-90%的电量可用,所以整体上续航还需要再打个8-9折,现在很多车企的电池都到100度了,建议后续ID也搞一个MAX续航版本。


    4. 【静态感受】

    4.1 外观感受

    我买车时其实一部分原因是ID的颜值,我觉得比当时的宋Plus好看,通过22款、23款和24款的该款也能发现,外观方面基本没变,除了门把手、侧裙的颜色改变,说明ID的外形还是比较抗打的。


    4.2 内饰感受

    大众ID的内饰我只能说确实老气,和现在主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完全不搭边。我个人认为ID内饰不突破,很难在市场上得到年轻一代的认可。


    4.3 空间感受

    ID.4X的前排的空间我觉得基本够用,后排的腿部空间不太行,坐久了会难受,不过后备箱的空间还不错的;但缺点是把后排放倒会有台阶,不适合露营,建议后期改进下。


    4.4 静音感受

    如果和15万级别的车比,我觉得ID的静音方面还不错,但是如果和20万的比,那就差太多了,单层的玻璃使得速度高于80会有明显的风噪和胎噪,音乐声都会被掩盖。


    4.5 车机感受

    车机我已经无力吐槽,黑屏现在确实少了,但断网是家常便饭,里面的各类APP现在也不少了,但能不能用得看运气,建议大众不要再推游戏APP了,先把网络稳定性好好搞搞。

    语音识别咱也不吐槽了,因为基本没法用;导航也没法说,因为导航也基本无用;不过好在Carplay 和Carlife能用,算是解决了车机的部分问题。

    5. 【进阶感受】

    前面部分是动态和静态感受,对于不太熟悉ID车的车友可以作为基础内容阅读;如果你是高级进阶用户,如深度调研过ID、或者已经购买ID很长时间,那下面的内容建议大家好好阅读。

    5.1 OTA升级

    大众ID的OTA太难了,真是千呼万唤始不出来,感觉用户已经快失去耐心,每次消息出来都是虚晃一枪,然后就不知道到猴年马月了,就像现在2820升级2949,老用户已经等麻了。

    虽然现在分批、分步骤进行,但我估计25年都搞不完,我想主动去店里升级,搞了半天时间,最后店里又说不行,说厂家刚把他们线下升级给锁了,不知道大众这是闹哪样?老用户寒心呐!

    5.2 购买质保

    大众APP上有官方渠道出售1-3年的质保,该不该买?先说结论,我买了,不是推销,是大众ID的各种小毛病太多了,异响、裂缝等层出不穷,所以购买质保成为每位老车主的必选项。

    有个建议,不想当冤大头的可以问问车友或者店里的优惠,价格会比官方便宜不少。另外,还有一种终身质保,不是官方的,一般店里推销,大家可以考虑,但不太建议,因为这种是类似保险公司的质保。

    5.3 关于保养

    官方说不在正规店保养会影响质保,所以把车主给锁在店里消费,但我多次保养的经验看,保养就是换空调滤芯,查查轮胎钉子,但保养的人工费确是贵的吓人,所以保养最好搞点券,不要原价保养。

    我4万公里保养刚换了刹车油,换完后我觉得其实可以再等等,因为我平时用B档,很少刹车,所以刹车油很干净,并且原来刹车油还是原厂的,所以不常踩刹车的话5万公里也不晚。


    5.4 电池衰减

    很多人觉得电车用车便宜,其实如果折算下电池价格,我觉得一点也不便宜。为啥,因为电池确实衰减很厉害,电瓶车电池的大家应该都有经验,3-5基本就不能用了。

    ID的三元锂电池也一样,我去年11月份检测过一次,当时电池健康程度是92%,今年5月份电池健康程度是90%,也就是说半年衰减2%,8年衰减约32%,正好出保,所以厂家什么都算明白了。

    5.5 电池安全

    为啥说这个,因为前几天有个车友问我,说你看到之前ID着火和爆燃难道不担心自己安全吗?我当时回他说:也担心,但没办法,只能自己小心点。

    之后我也想过这个问题,ID的三元锂电池确实不太安全,强撞击容易着火并且基本没有反应时间,但现在这个时代,没有油标,只能靠自己小心驾驶,还很难改变环境,不知道小伙伴们怎么看?

    6. 【总结感受】

    上面的动态、静态和进阶感受方面提了很多建议,但会不会改和能不能改就看大众自己怎么做了。如果大众ID想在国内新能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觉得改革确实迫在眉睫。

    虽然我们看到了大众和小鹏合作,也看到了最新发布的概念车型ID.CORE,不过眼下ID.4X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认真去解决,不能让想买ID的准车主和已经买了ID的老车主寒心。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

    ID.4 X车友圈热门话题

    # 大众ID.4X提车分享

    恭喜你把大众ID.4X开回家,成为“尊贵的大众车主”。选择了这车,你肯定有很多提车感受和新车体验,快给大家分享下,真实优质内容还能拿积分奖励,赶快行动起来吧。 可以参考如下模板: 【分享模板】 1. 【买车背景】 坐标哪里?购车的预算和需求是什么?如是有车一族,还是无车一族?是首辆车?还是置换车辆? 2. 【选车经历】 备选车型都有哪些?简要说下各个车型的优缺点,重点描述下是什么原因选择了ID?如哪个理由?哪个点,把心里细节描述下。 3. 【价格分享】 购车城市是哪里?车型是哪款?裸车价格是多少?优惠了多少?是否有选装包?保险金额多少?全款落地还是贷款购车?贷款年限和每期还款金额是多少?额外赠品都有哪些? 4.【谈价心得】 根据自己的购车经历,分享一下讨价还价的技巧?和拿到更低购车折扣的经验!如何才能将性价比发挥到极致? 5. 【提车初体验】 5.1 静态感受 (1)外观:颜色、前脸、大灯、轮毂、尾翼、侧身姿态。 (2)内饰:做工、用料、设计感。 (3)座椅:舒适度、功能性、包裹性。 (4)空间:前后排各自的具体乘坐空间和感受,腿部空间,车内储物空间,后备箱储物空间,配上对应的图片最佳。 (5)车机智能化:屏幕流畅度、人机交互能力,吐槽下大众的车机。 5.2 动态感受: (1)动力:起步提速、超车,高速提速、超车; (2)稳定性:匝道时速多少会感觉车身侧倾,高速多少时速会感觉方向盘抖动不稳,底盘会飘。 (3)制动:刹车制动感受,各种驾驶模式之间的不同感受。 (4)电耗:市区拥堵下的电耗,国道高架快速路时的电耗、高速时的电耗、综合平均电耗。空调使用是否会影响电耗和续航里程。 (5)NVH:什么样的时速和环境下胎噪和风噪如何。 6. 【买车总结】 目前经过多少公里的驾驶,哪些方面符合你的预期,哪些方面高于你的预期,哪些方面低于你的预期。在用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值得夸赞和吐槽的地方都有哪些?有哪些值得厂家修改调整的建议?推不推荐购买等等。 (●—●)【内容标准】 1.优质内容攻略:字数>300字,图片>3张,包含以上要点的真实分享内容,更容易被评为优质哦! 2.精华内容攻略:字数>500字,图片>6张,包含以上要点的真实分享内容,且图片清晰高质,更容易被评为精华哦! (●—●)【内容奖励】 优质和精华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积分奖励,有兴趣参与写文创作的同学们,可以咨询大众ID.4X圈主。(微信: HiggDolphin)

    27人参与

    65万阅读

    # 2025用车报告

    不管是刚提新车,还是已经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车友们肯定会有很多想表达的或者想吐槽的。快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用车感受吧! 【创作方向】 1. 【情况介绍】 坐标哪里?目前已用车多久?当前行驶的公里数是多少?日常自己的用车环境、自己的驾驶习惯和喜好。生活的城市是南方还是北方?上下班代步使用?还是自驾游远途使用? 2. 【车辆配置】 车型具体型号,是否有加装选装包?后期是否有加装或改装过?分别是调整了哪些位置?加装或改装的理由是什么?是觉得之前的配置不够人性化?还是因为原始配置简配?给其他车友一些选买配置建议?自己当初购车时的价格是多少?贷款多少?还款政策?目前是否已结清还款项目? 3. 【动态感受】 动力表现:起步加速如何?电门踩到底感受如何?是否有推背感?高速超车是否便利?动力多少时速出现衰减? 操控表现:底盘滤震效果如何?紧急避让危险时,车身的跟随性如何?城市路况和高速路况所带来的不同驾驶感受,柏油路面和非铺装路面的不同驾驶感受。掉头转弯时的感受如何?侧向支撑在时速多少时会有侧倾出现? 电子辅助功能表现:使用ACC自适应巡航之后的体验感受如何?主动安全是否真的帮你避免了危险的发生?体感如何? 能耗续航表现:城市路况时能耗多少? 续航表现如何?高速路况时能耗多少?续航表现如何?季节和温度变化带来的能耗影响和续航变化怎样?驾驶习惯和空调使用带来的能耗影响和续航变化变化怎样? 日常充电情况:平时都用什么方式充电?家里是否拥有慢充条件?还是智能去外面快充?自己的充电习惯是什么?没电了随时找桩充?还是每天到家再充?几天充一次电?单次充电金额多少?习惯电量还剩余多少时充电? 4. 【静态感受】 外观:颜色、前脸、大灯、轮毂、尾翼、侧身姿态。 车内设计和用料:设计感怎样、做工粗糙程度、用料是否厚道。 载物空间:车内储物空间是否充足,后备箱载物空间如何?什么样的物品能装多少。 乘坐舒适度和乘坐空间:前后排各自的具体乘坐空间和感受,自己是什么体型,以自己为例,头部、腿部空间如何?座椅舒适度、功能性、包裹性如何? NVH静谧性:车内静谧程度,胎噪、路噪带来的不同感官。 车机智能化:屏幕流畅度、人机交互能力。空调制冷和制热效果,导航地图使用感受,语音呼出功能的互动感受。方向盘加热 座椅加热功能是否好用。Carplay 和Carlife的使用感受。 5. 【吐槽反馈和满意度】 哪些地方值得吐槽,因为什么?哪些地方让你满意?因为什么?给厂家一些能够改善和升级的建议。 【内容标准】 优质内容攻略:字数>300字,图片>3张,包含以上要点的真实分享内容,更容易被评为优质哦! 精华内容攻略:字数>500字,图片>6张,包含以上要点的真实分享内容,且图片清晰高质,观点新颖,更容易被评为精华哦! 【内容奖励】 优质和精华都可以得到对应的积分奖励,有兴趣参与写文创作的同学们,可以咨询大众ID.4X圈主。(微信: HiggDolphin)

    16人参与

    10万阅读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懂车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