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帖子,心里总是惴惴不安的,因为作为一个月销两位数品牌的车主,貌似是没什么底气来参与销量讨论的。但每月放榜时,又总是心有不甘,心想这车哪里也都不差啊,为啥就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呢?

拿铁入手已经半年,自己也开了5000多公里,从盛夏开到寒冬,各种天气和路况(不含非铺装路面)也都感受过了,这车各方面真没什么明显的缺点,所以才会为这销量有些愤愤不平。要说毛病,这车还是有的,总结车友的问题,反应比较多的一是车机偶发黑屏、二是有车友认为64-72的区间震动明显,当然也出现了一个车友的发动机漏机油的严重情况;放到我自己身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行车记录仪的环视模块不好用,后来换过网关就好了,但由于需要拆开中控台,导致前两天内部的支架发生干涉,产生了金属碰撞摩擦的声音,4S店简单调整之后就一切正常了。不过这些在我看来,都不是能严重到影响销量的问题,于是,我尝试自己分析一下原因,让大家见笑。
在买车过程中,车评人的作用远小于身边人。众所周知,车评栏目的受众以男性用户为主,但在现阶段,购车并不是一个很个人的事,还是要考虑家庭成员的感受和意见。因此,哪怕车评人再客观公正,也只能是让意愿购车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品牌的车,特点是什么,意愿购车人能否去店里看车都不一定,更不用提购买了。而与此同时,身边的某某某开的某车不错、某某某说某车不错、某某某说某车太费油、某某某说某车质量不行的言论,却是能真正影响到购车人的,尤其当这个某某某是公认的老司机时,ta说的话更有分量。现在购车人普遍还是不太相信测评数据(当然,和某些测评水分太大有关),而更相信身边统计学。很不幸,vv系列的一系列操作,并没有给广大车主留下不错的口碑,自然破环了魏派在身边统计学中的结果。

厂家对车辆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咖啡系列可以说是步步错的典范了,从起名开始,就注定了未来走势。名称不利于大规模传播,广告宣传的特点也是剑走偏锋,上市后投放的宣传渠道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于是三管齐下,直接把一个产品力还可以的车给干到全品牌月销不足3000台,做到了比法系车还法系车。

终端销售并不上心。由于坦克和魏派并网销售,而且坦克系列异常火爆,造成各地销售对咖啡系列并不上心,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坦克身上,偶尔才会想起来还有个咖啡系列需要卖,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推荐热情,自然不会有人是在终端销售的推荐下来考虑这个车的。但这种模式下,对于品牌的发展并不好,因为坦克系列作为硬派越野,目标群体的总量是有限的,把市场做大也具有相当的难度,在未来坦克系列销量下滑时,4S店靠谁来支撑利润,会不会出现大规模退网,这些都是需要担心的。

本地4s店微信的朋友圈日常
关于魏派的销量问题,大概就想到了这么多,这车不错,不希望很快就消失了。
最后,感谢圈主老沈6890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