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奥迪B是宝马C是长城,对吧?这三个巨头联手搞小米
长城优势重来不是智驾吧,害怕智驾一波带走的想想是谁
a肯定是🌸,比较智驾遥遥领先是他喊的其他不知道
一个进入汽车行业才几年的品牌,靠挖传统车厂的技术团队,然后就说自己技术多好多好。米粉这几天总问这次小米车祸死三个人为什么流量大,平心而论好事坏事都有流量才正常,吃了流量的好处,就要承受流量带来的坏处,总不能好事有流量,坏事又不想有流量吧?
好歹厂是北汽的,比力帆好,比小康不相上下吧
都挺好都挺好
@用户5019260510799:好歹厂是北汽的,比力帆好,比小康不相上下吧
目前跟小米拿来对标的(同款式车型)车企,然后再结合吹的智驾遥遥领先,那就是a是小鹏
怎么说呢?其实整件事情从头到位的中心内涵非常简单,但是网络上一堆各种各样的言论导致风向一天一个样,我来说说我理解的吧。首先就是这件事的原委,抛开其他因素不说,就事论事。首先就是责任认定,肯定是驾驶人是第一责任人,从法律角度上车企没有任何责任!原因大家看了网上这么多言论了,应该都知道,我就不说了。然后回归到这种事情的正常处理流程上,就会发现很简单的一点,车主一方在推卸责任,如果让车企担责,那自己根本就不用赔偿几百万,所以车主一方死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追着智驾和应急逃生这两点来打。当时事件发生之后的第一时间,小米也给出了回应,雷总也出面在网上给出了回应,但是毕竟事情闹大了,而且公关也不能直接说不是自己的责任,警方的信息也不能由车企透露,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给出结论,只能从客观上给出后台数据。所以事情从这时候就已经完全清楚明白了,但是这时候有友商就开始下场了,开始各种各样的角度攻击小米,所以我们这时候看到了网络上就是基本上一边倒的抨击小米,就算有比较公平公正的分析事件的几个博主也被认为是水军,但是这一阶段时间不长,最多也就一天半到两天吧,然后第三波势力也下场了。也就是传统燃油车车企或者说国际友商开始下场了,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油电对比,从小米一方扩展到整个新能源智驾,印象中是4.03前后开始的,然后就是舆论越来越大,各路人马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乱成一锅粥。这时候国内友商逐渐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纷纷开始重新下场,从侧面给小米解围,因为再继续下去,各家的智驾和新能源这碗饭都快被打翻了,这个时候是4.05/06这两天。然后事情就简单多了,没有再下场的了,顶多是一些还不明真相的博主和想捞钱的博主在自来水。而且你们发现没有,有一件事情伴随着小米这次事件也一直让人关注,热度可以说快速超过了小米,“甲亢哥”游中国。懂了吧?热度就是这么降低的,背后可能是多方推动的,百分之百是国内多家做的推手。 其实本质上这件事情非常简单,就是驾驶人危险驾驶导致的车祸发生,但是车是驾驶人男朋友的,而男友一方可能不想赔那么多或者赔不起等等原因,把线头露出来了,然后就是一堆人马下场,打的翻天覆地,头破血流,都没落着好(但是肯定有靠着股价涨跌捞钱的),最后就是虎头蛇尾的降热度,或者说国内各方开始洗地,不然吃饭的碗都要被打翻了,国家政策是说能改就能改的吗?现在好了,热度没了,被关税的热度给完全盖过去了,事情盖棺定论了。
现在又换打法了,说小米的智驾30分,它家的80分了,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这事大概率要出公告的,到时候再看看
l2智驾只是增加车辆卖点的辅助功能,注意是辅助!l2就好比是360全景,有了360你就能确定不会剐蹭?有了360你就会更依赖,可是360是拼截图,是有盲区的!不能完全相信360,就好比不能完全依赖l2去开车是一样的,因为参与驾驶的主体是驾驶员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