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4-09-07发布于:奔驰E级PHEV(进口)车友圈

    #用车心得上一次,我体验了奔驰E300L,这一次,又开上了插电的奔驰E350 eL,两台车有很多一样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觉。 此次最大的变化当然是使用了插混系统,代替原来的48V弱混系统。动力系统由2.0T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系统峰值总功率230千瓦,峰值扭矩550Nm。而上次试驾的奔驰E300L总功率为190kW,峰值扭矩400Nm,同样都是2.0T发动机,但是弱混版本发动机258马力比混动发动机的204马力大了不少,好在由于电机加持,在总功率上混动更大。 虽然总功率更大,不过由于动力电池等的影响,奔驰E350 eL的整备质量达到了2255kg,比弱混车型增加了2255-1920=335kg。奔驰E350 eL搭载了一块25.4kWh的电池包,标称纯电续航106km,支持直流和交流充电,直流快充口和交流充电口主要是不在一个地方,直流口在车身左后尾灯前方,交流口却在右后保险杠位置。从测试结果来看,纯电续航很实在,和标称续航一致。 内饰上面其实和弱混版本基本一致,没太多好说的。只是后排座椅看起来比弱混版本坐垫更薄了一点,地台的高度看着不矮,而且后备箱的容积和高度看起来也是更小一些。 再说一下开起来的区别 1、 动力性: 虽然奔驰E350 eL在电机的加持下动力系统参数比弱混更好,但是整备质量却重了300多kg,直接抵消了动力提升带来的优势,最终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上也有体现,比奔驰E300L的6.6s慢了0.6s。从主观体验上来看也能轻微感受到差别,全油门加速时的加速感略微差于奔驰E300L,不过好在通过测试发现主观感觉上高电量和低电量的动力差异并不是很大,通过V-Box客观测试也能看到馈电加速成绩与官方的成绩接近,略慢于官方数据。 另外,电机的辅助确实带来了更好的动力平顺性,相较于E300L,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更好,几乎感觉不到换挡动作,这点更好。同时因为加速有电机辅助,在动力响应上更加迅速,没有了之前那种急加速延迟的感觉。 2、 制动: 制动的感觉也有轻微差异,奔驰E350 eL在制动的线性度上主观感觉比E300L略差一点,踩下制动踏板,初段制动力建立比较平缓,但是逐渐增大踏板力时,制动力突然增大,有些不符合预期。而且在松开制动踏板时,踏板的回弹力感觉略微小了一点,回弹的感觉不如E300L自然。 中度制动时,在制动中后段一样有一点减速度波动的感觉,最初以为也是因为变速箱降挡导致的和E300L一样的感觉,后面专门在纯电模式下尝试同样有此感受。在制动俯仰的感觉上和E300L类似,制动俯仰的抑制的感觉还算舒适。 3、 底盘平顺性: 这台奔驰E350 eL底盘平顺性方面和E300L也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先前E300L在初级平顺性上的感觉还不错,至少在俯仰抑制方面挺好的,但是E350 eL感觉在同样的道路上俯仰幅度要略大一点,并且在一些不平路面上行驶车辆侧向的动作更多更明显了,尤其是中低速段的时候。 对于路面的冲击,奔驰E350 eL在触感上更柔软。次级平顺性方面我觉得比E300L更好一点,在一些粗糙路面上行驶方向盘上、座椅的次级振动抑制更好一点。有一段有连续小沟槽的路面,E300L以限速的速度行驶会有明显的共振,而这次E350 eL在上面同样速度行驶共振情况明显得到了控制。 我觉得奔驰E350 eL最适合的路面就是城市或者高速上路面状况比较好的路,开起来舒适性较好,对一般稍坏的路面能够应对,但是舒适性是有地方需要优化的(老板走坏路干啥是吧)。 4、 转向操稳: 转向和操稳此次体验下来主观感觉与E300L差不多的感受,没有太明显变化之处。转向依旧是相对偏舒适的设定,开起来比较轻松自然,也有一定的转向反馈给到驾驶员。操稳上面肯定不是极致操控的感觉,但是整体比较稳定,应付大多数情况没有问题。 5、 其它: 以往混动车型,不管是用户还是工程师日常评价,关注的比较多的一个点就是发动机介入时车辆的平顺性,都希望做到无感介入。奔驰E350 eL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介入时的感觉我觉得挺好的,如果不是有发动机的声音,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介入和退出,虽然很多人批评它只是个单电机P2架构的简单的插混系统。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