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从“Made in Japan”到“Powered by China”:Honda智电战局大变

    功夫AUTO头像功夫AUTO头像
    功夫AUTO13小时前

    在智能电动化新时代,中国市场正从试验田变为主战场。

    在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当天,Honda携旗下东风本田、广汽本田联合发声,宣布与中国三家核心科技公司——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展开深度合作,全面发力智能化与电动化核心赛道。

    在功夫汽车看来,这是Honda中国战略的一次系统性进化,不仅展示其“智电合纵”格局正式成型,也标志着合资品牌阵营中为数不多敢于打破原有开发体系、转向中国链条的先行者。

    (1)与Momenta绑定,接入DeepSeek,Honda的“智能化补课”

    在智能驾驶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中国市场成为全球辅助驾驶系统最活跃的试验场。

    面对L2+领航辅助功能在主流合资品牌车型上加速普及的趋势,Honda选择与Momenta达成合作,推动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辅助驾驶方案尽快落地S7、P7、GT等在售与即将发布的产品。

    这一合作既是补短板,也是在转向中国技术供应链的必然路径。

    与之类似,Honda还与AI模型技术公司DeepSeek联手,在语音交互体验层面与中国新势力展开正面交锋。

    尤其是搭载DeepSeek大模型的Honda CONNECT 4.0系统,不仅将随GT首发,也将通过OTA回推至S7、P7车型中,实现用户体验的快速追新。

    在具体落地层面,东风本田已率先完成关键实践。

    例如,S7不仅率先搭载Honda云驰纯电架构,还在智能座舱内集合豆包与通义大模型联合开发的语音系统,并计划逐步接入DeepSeek技术;在智能驾驶辅助上,S7也将首批搭载与Momenta共研的量产系统,为用户带来城市、高速、泊车全覆盖的智能体验。

    (2)联手宁德时代,电动化战略深化落地

    对Honda而言,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磷酸铁锂电池与CTB结构不仅是成本优化,也代表其从供应到架构真正拥抱中国方案。

    相比日韩体系更强调高性能三元锂,Honda此举是“结构性认知”的转变,也意味着其未来将更加倚重本土资源在全球市场的协同优势。

    东风本田方面也已明确:这一合作成果将首发于即将发布的GT车型之上,为其高阶动力系统提供更轻、更稳、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未来还将拓展至更多纯电产品矩阵。

    (3)“烨”品牌全线铺开,在地化研发推动品牌重塑

    从S7、P7的双线上市,到GT车型在上海车展完成全球首秀,Honda正将“烨”品牌打造成其中国战略成果的集中投射点。

    GT作为东风本田当前在售产品中的旗舰车型,其意义远不止于外观和动力升级。

    其主驾采用以驾驶者为中心的AI沉浸座舱,副驾则打造“款待空间”,强调“驾驶乐趣+舒享体验”双重属性,配合F1动力基因、零晕感调校等技术细节,明确面向年轻用户再定义“本田式出行愉悦”。

    而S7也在“安全与智能兼得”上树立标杆:全铝CTB结构、15层电池防护体系、720度高强钢环状笼式车体等构成“看不见的安全”,而零晕感驾乘技术与50:50配重+ADS悬架系统,则以实际驾乘感受打破用户对电车“舒适性不够”的传统印象。

    (4)功夫拍案

    Honda此次集结东风、广汽两大合资公司与三家中国科技巨头发布三大合作,同时展示覆盖燃油、混动、纯电三条技术路线的产品矩阵,意味着其在华战略已进入“深水区”。

    与Momenta合作智能驾驶、与DeepSeek共建AI座舱、与宁德时代深化电池研发……这些都说明:Honda不仅是在“适应中国”,而是通过中国市场重新定位自己在智能电动时代的全球角色。

    对于长期坚持“原装研发哲学”的Honda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策略上的根本性调整。

    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新周期中,中国已不再只是销量的主战场,更是下一代产品形态与使用体验的技术策源地。

    Honda的“深度在地化”,正是传统车企应对新势力与中国速度冲击的最新注脚。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