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宁德时代CTP技术“出海”加速:两大海外车企为何争相押注?

    lancer09头像lancer09头像
    lancer09昨天 05:56

    在半个月内,泰国Arun连续获胜 Plus和欧洲Solaris订单,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技术正在“高效集成” 成本革命的双重优势已成为全球汽车公司电气化转型的核心引擎。该技术不仅改写了电力电池的制造逻辑,而且在海外市场掀起了一波“去模块化”浪潮,其背后的技术突破和业务逻辑值得深入探索。

    一、结构革命:从“三层套娃”到“一体化”

    传统电池组采用“电池-模块-包装”三级结构,零部件多,空间利用率低。通过大模块集成或完全取消模块,宁德时代CTP技术将电池直接集成到电池组中,实现了三个突破:

    空间利用率提高了20%:以第三代麒麟电池为例,在相同尺寸下,电量比特斯拉4680系统高13%,续航时间超过1000公里;

    成本降低10%:零部件减少40%,生产效率提高50%,帮助汽车企业应对补贴下降压力;

    轻量级突破:铝型材框架 与传统钢结构相比,塑料散热器的设计减轻了30%。


    二、安全与维护的平衡

    由于“去模块化”,CTP技术对安全性和维护成本产生了质疑,宁德时代通过创新方案解决了问题:

    碰撞防护:铝挤压成型框架抗压强度超过500mpa,压力传感器植入电池侧壁,实时监测变形;

    热管理升级:壳体中部填充导热胶,采用双面液冷板设计,热失控阻断时间缩短50%;

    维修经济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局部更换单个电池故障,避免整包报废。

    三、磷酸铁锂“第二春”

    CTP技术与磷酸铁锂电池的结合,成为宁德时代出海的核心竞争力:

    成本优势:与三元电池相比,磷酸铁锂成本低30%,不需要稀缺钴金属,满足汽车企业降低成本的需求;

    安全认可:欧洲电动客车巨头Solaris选择CTP磷酸铁锂电池,其高温稳定性和零爆炸记录为;

    超充适配:4C快充技术使电池在30分钟内充电到80%,破解电动商用车补能焦虑。

    四、汽车企业博弈与生态重构

    CTP技术不仅是技术升级,也是产业链话语权的重塑:

    绑定车辆设计:宁德时代深入参与汽车公司电池组的开发,如与大众合作的MEB平台,加强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打破标准壁垒:传统VDA模块标准被颠覆,特斯拉、现代等汽车公司转而接受定制CTP方案;

    模块化CTP系统支持电池组的灵活组合,为换电商业模式提供技术基础。

    五、全球战局:从替代到引领

    凭借CTP技术,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实现了对韩国电池的反超:

    市场份额:2024年海外市场份额为27.4%,超过LG新能源;

    客户矩阵:赢得特斯拉、宝马、奔驰等龙头汽车公司的订单,渗透到现代、PSA等韩欧汽车公司的;

    CTC迭代计划于2025年推出(Cell to Chassis)技术,进一步集成到底盘,成本再降低15%。

    结语从“中国制造”到“全球标准”,宁德时代CTP技术的成功证实了“结构创新”和“材料革命”协调驱动的产业逻辑。当海外汽车公司寻找解药来降低成本和耐久性时,CTP技术正成为电气转型中不可避免的“中国计划”。未来,随着CTC技术的实施,由电池重建引起的产业变化可能会进入更深层次。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