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 CTCC 上海站赛事解读

    4 月 25 - 27 日,2025 CTCC 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火热开赛,作为国内场地赛车领域的头部赛事,这场盛会吸引了众多赛车爱好者的目光。本次赛事汇聚了 TCR 中国系列赛、中国杯、China GT 等多个组别,超 126 台赛车、近 200 名车手同场竞技,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堪称一场不容错过的赛车盛宴。

    中国杯:经典赛制回归,竞技性拉满

    阔别已久的中国杯以 “55 分钟 + 1 圈” 长距离冲刺赛形式回归,参赛车型覆盖入门级房车到 TCR 赛车,丰富的阵容让不少车迷直呼 “爷青回”。其中,上海毅创车队的 109 号本田思域赛车经过动力升级,轮上马力提升至 360 匹,搭配 APEX 赛油和 TTSPORT 刹车系统,展现出国产赛车技术的显著进步。

    长距离赛制与传统短距离冲刺赛有着本质区别,车手在 55 分钟的赛程里,不仅要拼速度,更要合理规划轮胎磨损和燃油消耗。这种设定如同马拉松比赛,考验的是车手的全局把控能力,何时加速、何时保存实力,都成为左右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让赛事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大幅提升。

    规则变革:兼顾公平与专业,激发赛事活力

    2025 赛季的规则调整,展现出赛事主办方对公平竞技和赛事职业化的深刻思考。车手分级制度引入 CTCC 参赛评分系统,将车手划分为 “专业组” 与 “挑战组”,这种差异化分组既为新手车手提供了成长空间,也让专业车手能与实力相当的对手一较高下,有效避免了 “以大欺小” 的局面,让各水平段的车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竞技舞台。

    TCR 系列赛第二回合前十名倒序发车的规则,更是为比赛增添了无数看点。排位赛冠军在第二回合需从第十位起步,这意味着高手们必须上演 “逆袭大戏”。激烈的超车场面、策略的博弈较量,都让观众直呼过瘾,也迫使车手们在战术运用上更加灵活多变。

    此外,中国杯新设 TCR、TCS、TC - 1 至 TC - 3 等多个组别,并允许赛车根据性能动态调整组别,这种 “灵活就业” 机制,确保了不同性能的赛车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让赛事生态更加健康多元。

    赛道魅力:技术与勇气的终极考场

    上海国际赛车场作为国内最具挑战性的赛道之一,14 个弯道与 1175 米的超长直道构成了独特的竞技环境。“螺线型收缩弯道”(T1 - T3)与 “发卡弯”(T14)更是成为车手们的 “试金石”。T1 弯的上坡路段对油门控制精度要求极高,稍有偏差就会损失速度;而 T14 发卡弯则要求车手在瞬间将速度从 220km/h 降至 60km/h,这种对控车技术和勇气的双重考验,让每一次过弯都成为车手与赛道的精彩对话。

    在这里,车手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驾驶技术,更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果断的决策力。为了争取更好的名次,他们常常在弯道极限边缘试探,稍有不慎就可能冲出赛道。但也正是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挑战,让赛车运动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每一场比赛都充满未知与惊喜。

    赛事意义:助力中国赛车文化破圈

    CTCC 早已超越单纯赛事的范畴,成为推动中国赛车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高水平的竞技对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赛车运动,了解其背后的技术与文化。同时,赛事也为国内汽车厂商和车队提供了技术验证与展示的平台,上海毅创车队对本田思域赛车的升级,就是民用技术与赛车技术相互促进的典型案例。

    对于广大赛车爱好者而言,CTCC 不仅是欣赏速度与激情的窗口,更是激发梦想的舞台。从车手们的拼搏中,我们看到了对速度的执着追求,也感受到了赛车运动独特的魅力。期待 CTCC 未来能持续为车迷带来更多精彩赛事,推动中国赛车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