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用户为中心”成为当下汽车行业的集体宣言时,上汽通用五菱却以独特的实践,让这句口号沉淀为深入骨髓的品牌基因。

作为首个累计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275万辆,稳居全球前三,它的成长轨迹清晰表明,只有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入智能化时代,上汽通用五菱正在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初心,推动着一场静水流深的技术革命,而2025上汽通用五菱技术进化日,就是这一进化历程的最好见证。
上汽通用五菱的天然需求洞察力
与很多企业一心打造“高端人设”不同,上汽通用五菱的起点并非高端市场,而是扎根于中国最广泛的下沉市场。从早期的微面之王五菱宏光,到现象级纯电小车宏光MINIEV,其产品线始终聚焦“人民刚需”,这种“从群众中来”的基因,让上汽通用五菱天然具备需求洞察力。

“整个智驾的普及就是由我们五菱宝骏发起的,从两三年前我们就提出要做智驾的普及者,而且我们也是率先把它做到10万以内,所以我们也很乐意见到整个行业一起来普及高阶智驾。”
在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看来,如今10万级的智驾已经成为了用户购车的一个重要考虑选项,甚至是必选项,未来智驾的成本一定会越来越低,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上汽通用五菱希望拥抱这样的变化,也乐于在这样的竞争中把企业的优势继续发挥出来。

正是有了这样的判断,在此次技术进化日上,上汽通用五菱以架构为基础,以体验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了“天·灵·神”技术体系,在天菱模式、天舆架构、灵犀动力、灵眸智驾、灵语座舱和神炼电池六大核心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
安全和体验是后智驾时代的“坚持”
“后智驾时代,卖安全、卖体验,这是我们坚定要往下走的。”
作为此次发布会的核心技术之一,神炼电池的最大的基因就是安全,在这一点上,上汽通用五菱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我们从2015年开始做新能源车,当初就非常重视三电的研发。我们知道对用户来说,安全在电池中所承担的部分是非常重的,我们也一直参与国家的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制定,包含整车安全,当然更包含动力电池安全。”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表示。
基于两百万规模保有量碰撞零自燃的实战表现,上汽通用五菱正式发布了神炼电池3.0,并实现了极限设计、极限制造和极限验证的三大进化。

在极限设计方面,神炼电池3.0实现从电芯到用户全场景用车的全覆盖,通过不起火电芯、五横七纵结构设计、CTC电池一体化、神菱盾、神菱甲等技术,达成“0自燃、0扩散、0进水、0侵入、0泄漏”的“五零安全”。
在极限制造环节,神炼电池3.0采用PPB级量产最高等级制造品质,以十亿分之一PPB级品质管控,为用户制造万车如一、万里如一的电池。

在验证环节,神炼电池3.0同样挑战极限,面对快速针刺测试、行业首例电芯多面五针刺测试和200℃极限高温炉烤测试,神炼电池3.0电芯不起火、不爆炸,安全再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神炼电池3.0还通过了严苛的枪击测试,面对5.8毫米大口径高能量子弹累计承受3900焦动能冲击,保持不起火、不爆炸、不泄露,再次刷新安全表现上限。

面向未来,神炼电池4.0也进化登场,将采用800V平台、CTB、智能无线BMS和AI能量管理等多项技术,让其在安全、性能、续航和寿命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并通过全新智能温控技术、3D多面立体热管理和热电分离技术实现安全再升级。

“关于电池新体系这一块,我想说整个上汽通用五菱对很多技术路线是保持开放的态度,在很多新的材料体系当中,我们也是比较早去导入的。2019年,当整个行业还在纠结三元还是铁锂,我们已率先最大规模使用磷酸铁锂。另外我们还有好多技术储备方向,包含钠电和今天发布的6C高锰电池。至于固态电池,我们现在半固态电池也已经完成了冬标测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路线上面会看到我们有更多的产品。”邵杰表示。
辅助驾驶不是替你驾驶 而是护你周全
当汽车市场陷入“配置竞赛”与“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消费者面对眼花缭乱的参数难辨优劣。上汽通用五菱的破局之道在于:以技术向上对冲无效内卷,重塑用户体验的价值坐标。
“今年我们内部明确清晰了整个‘宝骏向上’,在产品上有三个向上:品质向上、性能向上、科技向上,其中,科技向上作为我们自己品牌理念的‘智能出行好伙伴’的核心追求,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坚持强感知、轻地图、精算力的技术路线,上汽通用五菱正式发布了灵眸智驾技术矩阵,基于两段式端到端架构、可解释端到端架构和⽣成式世界模型的不同进化路线,灵眸智驾技术矩阵规划了基础版、标准版、进阶版和旗舰版四大层级,在城区、高速、泊车的不同场景上,坚持以安全为先,时刻守护用户周全。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还积极应对行业竞争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智驾技术。在面对激光雷达等新技术时,上汽通用五菱选择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调整技术方案,确保智驾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们不鼓励单纯的去追求数字、堆硬件,但是,但凡对用户的体验有提升、对安全有提升的方案,我们都愿意花钱把它做得更好,不管是激光雷达,还是各种C的超充技术,这些方案后面都会考虑。”
在上汽通用五菱,智能辅助驾驶的理念一直是“辅助驾驶不是替你驾驶,而是护你周全。”

对于当前由智驾带来的一系列事故问题,林智桂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我们来讲,安全是没有上限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拔高它。我们应该让大家更理性地思考智驾,更加理性地使用智驾,要让大家更清晰地认知到这个系统还不是无所不能,它还是有它的短板,还是有它解决不了的问题。”
上汽通用五菱认为,无论是传感器也好,系统也好,总有自己的能力边界,上汽通用五菱希望尽自己的所能,把这些边界逐步收窄,并在达到工作边界的时候,有更多的手段提醒驾驶员及时回到驾驶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安全。
“我们还是鼓励所有的消费者正确使用智驾产品,同时也希望、也呼吁各个厂家能够理性地宣传智驾,一起来维护整个智驾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
写在最后:
上汽通用五菱的技术进化揭示了一个本质问题: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不是参数的胜利,而是让更多人平等享受科技红利。
当行业热议L3自动驾驶与激光雷达时,上汽通用五菱选择回归“人机共驾”的本质——辅助驾驶的核心是“护你周全”,而非替代人类。这种务实的态度,恰恰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这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路径,或许也正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答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