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这两年的发展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市场渗透率在2024年就已超50%。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在智能化配置、动力、单位里程使用成本、智能驾驶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但是依旧有很多消费者持币观望。
究其原因,很多新时代用户最担心的还是电池和车身是否安全、品质是否可靠、里程是否虚标,乘坐是否眩晕等几大痛点。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购车疑虑,不妨考虑下东风本田S7(图片|配置|询价)。

之所以力荐这台车,是因为最近东风本田S7顺利完成了“5吨重钢卷轧车”的硬核挑战,这场挑战模拟钢卷从卡车上跌落后撞向车辆的场景,测试过程和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风本田S7本次经历了5次钢卷测试,5轮测试过程和结果如下。
第一轮,5吨重钢卷从高1.8米的货车上以15度角滚动至地面,并在地面上继续滚动5米(不考虑地面阻力),正面撞击对向以约30km/h行驶的东风本田S7车头位置,车头正常溃缩变形,引擎盖隆起折弯,但未侵入乘员舱,车内主副驾气囊正常爆开,门把手弹出,sos启动。



第二轮,5吨重钢卷从高1.8米的货车上以15度角滚动至地面,并在地面上继续滚动5米(不考虑地面阻力),正面极度偏置撞击对向以约30km/h行驶的东风本田S7主驾侧,车头正常溃缩变形,引擎盖隆起折弯,但未侵入乘员舱,车内主副驾气囊、后排气囊、主驾侧前后排气囊、中央扶手处气囊正常爆开,门把手弹出,sos启动。



第三轮,5吨重钢卷从高1.8米的货车上以15度角滚动至地面,并在地面上继续滚动2米(不考虑地面阻力),侧面撞击静止状态下的S7副驾驶位一侧B柱位置,撞击后B柱无明显弯折,车顶线条完整,整体车身骨架无明显变形,车门能正常打开。



第四轮,钢卷从叉车上以约20km/h的速度冲向东风本田S7,并在主驾A柱处上方掉落,直接砸向车头与A柱位置,A柱轻微凹痕,车门可正常开启。



第五轮,钢卷从叉车上以约20km/h的速度冲向东风本田S7,并在副驾A柱处上方掉落,直接砸向车头与A柱位置,A柱轻微凹痕,车门可正常开启。



从以上5轮测试中我们能够看到,东风本田S7除了车头有破损外,乘员舱完整、A柱也丝毫未弯,气囊、车门把手第一时间弹开,能够抵得住如此大的冲击力,已然成为了当下行业安全新标杆。
东风本田S7-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有读者不禁会问,为何东风本田S7能完成这项挑战?下面我就从车身钢材用料和底盘电池包设计两个方面解答这个问题。

东风本田S7在看不见的地方下猛料,并且获得了中汽研等权威机构颁发的“2024中国十佳车身”殊荣。
车身材质方面,东风本田S7高强度钢占比68%,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5吨重压的1500MPa航空级热成型钢占比25%,车身扭转刚度超过40000牛·米/度,已达到了百万级豪车车身扭转刚度的水平。
A柱更是采用同级独有五层板结构,三层1500MPa热成型钢和一层980Mpa高强度钢加外板,配合本田独创的电阻焊技术,确保车身结构极端碰撞下仍能保持完整形态。

我经常说新能源车电池安全是1,充电效率、续航里程这些都是0。东风本田S7使用的是与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89.8kwh大的大容量、高密度三元锂电池,经历500余项严苛测试。
在电池保护方面,壳体采用了国内最大、吨位最高的1.2万吨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整个电池包,东风本田做了15层硬核保护,720度无死角防护,可有效防止拖地、剐蹭对其带来的冲击。
在电池包内部,还设计了2个高压开关。在碰撞发生时,可以瞬间切断电流,并通过反向布置,避免了两个开关在极端碰撞时损坏的风险。同时,采用了分体隔离冷却系统,避免液体泄漏导致电池短路。2进2出的冷却循环,让温度更均匀、电池更长寿。
很多消费者担心新能源车后期电池更换维修成本,东风本田S7电池包创新性的模组化设计实现13个独立模组更换能力,哪块损坏直接更换哪块,维修费用不及整包维修费用的1/10。
教授专业解读

张教授在东风本田S7完成“钢卷轧车”挑战后,通过慢镜头回放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了东风本田S7可以承受这波冲击力的原因。
东风本田S7通过上层(引擎盖折弯引导力分散)、中层(纵梁蜂窝吸能盒溃缩吸收30%冲击)、下层(副车架刚性支撑,防止钢卷侵入底盘)三层递进式传力结构确保乘员舱0变形。

总结:说实话,咱们在买新能源车时不能一味地追求起步加速有多快,科技配置有多么博眼球,车子作为我们的第二个“家”,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东风本田S7不仅有着高安全性而且车内空间根据本田MM理念打造,CLTC工况续航里程分别为620km和650km,满足日常出行完全没有任何问题,20万的购车预算,东风本田S7我个人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