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买奔驰”不再是段子!近期,奔驰C级(图片|配置|询价)和GLC价格“跳水”的消息刷爆车圈。据实地探访,C级裸车价普遍跌至20万出头,GLC入门款更是跌破27万,传统豪华品牌与国产新贵“贴身肉搏”,这场价格战究竟是真香还是套路?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价格直击:奔驰“骨折价”真相
1. 奔驰C级:20万出头成常态
2025款C 200 L运动版指导价33.48万,终端优惠后裸车价20万左右(部分地区甚至低至17.96万,但多为展车或运损车)。落地价约23万,与小米SU7(21.59万起)形成直接竞争。入门款搭载1.5T+48V轻混,动力虽弱但配置拉满,包括高通8295芯片、全速自适应巡航、智能语音控制等。
GLC跌破27万,落地30万开走
入门款GLC 260L动感型(老款)裸车价26.78万起,优惠超16万,落地约30万。2.0T+9AT+四驱+48V轻混,油耗7L/百公里,配置满足家用需求。若加1万预算升级豪华型,可增配感应尾门、无钥匙进入、真皮方向盘等。
降价背后:市场倒逼还是策略调整?
国产新能源冲击:小米SU7、蔚来ET5等车型以高智能、低价格抢占市场,传统豪华品牌被迫“低头”。
产品末期清仓:C级和GLC面临换代,老款降价为新款腾空间。奔驰A级甚至因C级价格下探宣布停产。
金融政策加码:通过贷款方案进一步降低门槛,但需警惕利息和捆绑消费。

消费者抉择:品牌光环VS性价比
选奔驰的理由:三叉星徽标+豪华内饰+成熟燃油技术,适合追求面子和稳定性的用户。
选小米/YU7的理由:智能化体验、更高配置、更低用车成本,契合年轻科技控需求。
你会选择20万的奔驰C级,还是同价位的小米SU7?欢迎留言分享观点!
温馨提示:网传“16万买C级”“24万提GLC”多为极端个案,购车时务必核实车况(如库存、运损),并综合税费、保险计算总成本。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购车建议。实际价格以当地经销商为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