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长城汽车旗下二代哈弗枭龙 MAX 正式上市。这款定位 “智驾电混中型 SUV” 的新车,官方指导价为 13.18 万至 16.98 万元。叠加限时换新价、置换补贴等政策后,价格门槛低至 11.68 万元起。凭借这一价格,它刷新了混动四驱 SUV 的性价比标杆,同时依靠第二代 Hi4 智能电混技术、纯视觉 AI 智驾系统等核心优势,向比亚迪宋 Plus、吉利星越 L 等竞品发起有力挑战。

第二代 Hi4:“省、爽、安全”
二代枭龙 MAX 最大亮点是搭载长城最新研发的第二代 Hi4 智能四驱电混系统。该系统以 “超级六边形战士” 为特色,从 “更省、更爽、更安全” 三个维度升级,解决混动车型长期存在的痛点。
在能耗控制方面,其 1.5L 混动专用直喷发动机热效率达 41.5%,配合前后双电机分布式布局与智能电控三擎九模策略,WLTC 综合油耗低至 0.97L/100km,CLTC 馈电油耗仅 4.2L/100km。后桥智能解耦技术降低高速拖拽损耗,双轴能量回收系统让动能转化效率翻倍,实现了混动市场中 “四驱性能、两驱能耗” 的平衡。

驾驶体验上,它拥有 238kW 综合功率、595N・m 扭矩,零百加速进入 6 秒级。Hi4 智能四驱控制系统每 10 毫秒动态调整扭矩分配,配合 50:50 轴荷比,在低附着力路面、连续弯道及脱困场景表现出色。比如在冰雪或泥泞路况,系统能快速将扭矩转移至附着力强的车轮,最大爬坡度超 60%,越障能力远超传统两驱车型。
安全方面,新车通过结构优化(前电机体积缩小 16.39% 以提升碰撞吸能空间)、电池六层防护设计,以及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的冰雪算法,充分发挥四驱系统安全性优势。美国交通部数据显示,四驱车型事故率较两驱低 50%,枭龙 MAX 智能扭矩控制精度提升 6.5%,进一步降低失控风险。
在智能驾驶领域,二代枭龙 MAX 采用差异化的纯视觉 AI 智驾方案。依托长城自研的九州超算中心(总算力 5EFLOPS)和近 6000 人智能化团队,其搭载的 Coffee Pilot Plus 系统通过端到端大模型实现 “感知 - 决策 - 执行” 全链路数据驱动。

核心功能如城市通勤 NOA(记忆领航),支持 10 条路线、150 公里里程的自动驾驶,能自主完成路口通行、变道超车、红绿灯识别等复杂操作;跨层记忆泊车突破传统地下停车场限制,支持三维建图和 2 公里路线记忆,解决狭窄车位难题。系统无需高精地图,通过仿生立体双目视觉与 BEV 融合感知技术,障碍物识别精度达 0.05 米,对静止车辆刹停时速超 90km/h,优于行业平均。
该技术路线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无需高精地图订阅费),能适应全国复杂路况,与特斯拉 FSD、华为 ADS 形成差异化竞争。
二代枭龙 MAX 定价策略极具竞争力。以主销车型 Hi4 165 Ultra 智驾版为例,限时价 15.48 万元就能拥有 L2 + 级智驾、165km 纯电续航和四驱性能,对比同级优势显著。再加上 “至高 2 万元国补”“6 年整车质保”“免费充电桩” 等政策,长城旨在以 “油电同价” 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此外,Coffee OS 3 智能座舱也进行了升级。8155 芯片、12.3 + 14.6 英寸双大屏、STR 快启方案(3 秒开机)等配置,搭配自定义 UI 和开放生态(支持 20 + 小程序及 IoT 设备互联),满足年轻家庭用户对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
二代枭龙 MAX 的上市,反映出混动市场两大趋势:
- 技术加速迭代:混动技术从单挡串并联向多模电四驱发展,从 “省油” 迈向 “全场景高性能”。Hi4 系统对能耗、动力、安全的综合优化,可能成为未来竞争关键指标。
- 价格战激烈: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和规模化效应显现,混动车型价格不断降低。枭龙 MAX 以四驱性能对标两驱价格,可能促使竞品调整策略。
二代哈弗枭龙 MAX 不仅想成为高性价比 SUV,更试图以 “全能六边形战士” 重新定义混动技术价值标准,兼顾家庭出行实用与技术性能追求。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50% 的当下,这种尝试或许正是市场期待的新方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