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掉下悬崖后全员轻伤?领克08 EM-P是怎么做到的?

    小小爱汽车头像小小爱汽车头像
    小小爱汽车8天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车辆安全的需求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碰撞安全标准。对于新能源车而言,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核心,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新能源技术迭代与用户安全需求升级的双向驱动下,电池安全、车身结构安全及智能防护系统共同构成了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铁三角”。

    领克08 EM-P作为基于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的首款战略车型,在安全性能上实现了全方位突破,不仅满足国标要求,更以超纲标准重新定义新能源安全边界。


    领克08 EM-P安全性能解析:电池与车身的双重保障

    领克08 EM-P的电池安全设计遵循“预防为主、多重冗余”的原则,构建起“防撞、防水、防辐射、防自燃”的四维防护体系。其潜艇级“田”字型加强梁框架通过纵横交错的金属梁将电芯模块隔离成独立单元,确保在碰撞时电芯免受挤压;电池底部覆盖的DP1180兆帕超高强度底护板,强度达到普通钢材的两倍,可有效抵御碎石冲击与底盘剐蹭。


    在主动安全层面,车辆配备行业领先的高压断电技术,碰撞发生时可在0.05秒内切断高压电源,整车电压降至60V以下,远超国家5秒断电标准,从根本上避免触电和短路引发的二次风险。此外,电池组历经103项严苛测试,包含针刺、挤压、高温烘烤等42项超国标项目,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


    领克08 EM-P的车身结构安全性,依托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实现全面进阶。车身材料中高强度钢及铝合金占比达75%,通过高强度钢与轻量化铝合金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车身刚性又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独创的“四横四纵”框架梁专利结构,通过四条纵向传力路径分散碰撞能量,配合航天级7系铝合金前防撞梁与288毫米超长吸能盒,形成渐进式溃缩缓冲机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

    在侧面防护方面,车辆采用一体式1500兆帕热成型硼钢门环与2000兆帕车门防撞梁,达到核潜艇级强度标准。结合仿生蜂窝填充技术,在减重40%的前提下显著提升车身刚性,为乘员舱提供全方位保护。


    真实事故验证:领克08 EM-P的安全承诺

    领克08 EM-P的安全性能不仅在实验室测试中表现优异,更在多次真实事故中经受住了生死考验,以实际案例诠释“全域安全”理念的实践价值。

    在某起避险事故中,领克08 EM-P为避让货车冲出护栏,从60米悬崖翻滚五圈后落地。事故现场显示,车辆A/B/C柱保持完整,物理门把手正常弹出,车内三名乘员仅受轻微擦伤并自行开门逃生。事后检测发现,车身结构未发生侵入式变形,乘员舱“生存空间”得到有效保留,这得益于车辆采用的超高强度钢笼式车身与专利碰撞传力路径设计。

    另一起事故中,领克08 EM-P以120公里时速正面撞击收费站石墩。尽管车头严重损毁、前轮脱落,但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A柱未发生变形,安全气囊及时弹出,车主仅受擦伤。该案例验证了车辆前端碰撞防护系统的有效性,航天级铝合金前防撞梁与超长吸能盒的组合设计,成功将碰撞能量引导至车身底部,避免乘员舱受到直接冲击。

    在第三起事故中,领克08 EM-P以81公里时速追尾违规左转的卡车并钻入车底。事故发生后,车辆A柱保持直立,电池包未受挤压,高压系统在0.05秒内完成断电,SOS紧急呼叫自动接通并联动救援。最终车主仅受轻微挫伤,电池系统未发生任何泄漏或起火现象。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领克08 EM-P在极端碰撞场景下的电池安全防护能力,从物理结构到智能断电系统的协同作用,为乘员提供了双重安全保障。


    领克08 EM-P通过材料革新、结构优化与智能防护系统的深度融合,不仅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需求,更以超纲标准引领行业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从实验室测试到真实事故验证,领克08 EM-P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全即豪华”的品牌理念。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领克08 EM-P不仅是选择一辆出行工具,更是选择了一个值得信赖的移动安全堡垒。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