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特斯拉停售美国产车型:贸易战升级下的战略收缩与市场重构

    消息来源:综合雅虎财经、路透社报道

    2025年4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撤下Model S(图片|配置|询价)和Model X的"订购新车"入口,标志着这两款美国加州工厂生产的旗舰车型正式暂停在华接受预订。这一调整直接源于中美关税博弈——美国4月2日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后,中国随即对美产商品加征84%关税,叠加后进口车综合税率突破145%,导致Model S/X终端售价暴涨至72.19万-92.39万元(约合10.38万-13.3万美元),较原价上浮50%。

    数据透视:高端车型成战略弃子

    2024年Model S/X在华销量仅2000辆,不足特斯拉中国总销量的0.3%;2025年一季度更降至61辆,同期Model 3/Y销量达6.3万辆,占市场份额98%。加州工厂10万辆年产能中,中国市场消化量不足2%,资源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关税成本激增后,Model S Plaid版价格已逼近奔驰S级(103.8万元起),彻底丧失性价比优势。

    供应链重构:本土化战略深化

    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优势成为关键缓冲。该工厂Model 3/Y产线自动化率达95%,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0%,相较进口车型节省25%制造成本。2024年特斯拉中国出口量达26万辆,占全球交付量的12%,印证"中国制造,全球销售"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尽管马斯克否认Model S/X国产计划,但供应链消息显示,4680电池产线已在上海工厂试运行,为高端车型本土化埋下伏笔。

    市场震荡:豪华电动车格局生变

    特斯拉战略收缩留下80-100万元价格带真空,奔驰EQE、保时捷Taycan等竞品迎来机遇。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百万级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3%,其中蔚来ET9斩获38%份额。但特斯拉品牌势能仍存,深圳、上海等地的Model S现车在调价后3小时内售罄,显示高端消费群体的价格弹性有限。

    全球影响:贸易战下的车企生存样本

    特斯拉此举折射出跨国车企的"双轨制"生存策略:通过本土化生产规避关税风险,同时保留进口高端产品线维系品牌调性。相较于宝马i7等传统豪华品牌仍依赖进口,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弹性使其在中美博弈中更具主动权。但代价同样明显——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13%,中国市场贡献率从22%降至18.7%,显示单一市场依赖风险仍未根除。

    这场战略调整揭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层变革: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越地缘政治周期,本土化生产与供应链自主已成核心竞争力。正如罗兰贝格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电动车市场将形成"区域制造中心+技术标准岛链"的新格局,特斯拉的进退抉择正是这一趋势的微观映射。

    #汽车##美国##中国#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