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苏商记者张静文
刚开始狂奔的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踩下急刹车,迎来问世以来最大舆论危机。
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在安徽境内高速路段撞上护栏后发生自燃,车内三位年轻女性不幸身亡。
4月1日12时46分,小米在微博平台发布事故详情说明,披露相关细节。然而,在这份公告中,许多事故疑点仍未被解释。截至发稿,遇难者家属多次询问调查进展,也均未得到回复。
小米发布情况说明
根据现场图片来看,事故车辆前部完全损毁,仅剩焦黑车架。有目击者称,火势蔓延极快,即便路人试图救援也因高温无法靠近。

图源网络
4月1日上午,小米汽车客服人员回应称,公司已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全力配合警方和家属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还原调查,协助家属处理后续情况,将根据后续实际调查情况在官方渠道公布。
12时46分,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微博平台发布事故详情说明;13时10分,“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细节”话题在微博热搜榜登顶。说明全文如下:

第一:公布事故细节是否完整?
鱼禾财经注意到,在披露事件详情的微博评论区,前排热评大多表示“希望小米公正公开地好好处理”“继续等待调查报告”“要敬畏生命”,整体呈现积极的舆论态势。
然而,尽管小米迅速发布情况说明,以实际行动表明“持续跟进”的责任心,但在这场事故中,尚存在一些疑点,引发大众质疑,其一便是小米是否存在选择性公布事故详情的情况?
有网传事故现场图片显示,车辆发生事故后火势猛烈,车门呈现关闭状态。另据澎湃新闻,有自称逝者家属的人士在短视频平台表示,事故发生时车窗和车门都无法打开,导致车内人员第一时间无法脱困。而针对该情况,小米在回应中也并未提及。有媒体就此问题向小米公司方面发出采访,公司亦未回应。
同时,在这篇情况说明中,小米也只是按照时间轴公布了事故时的车辆情况,但对于“安全气囊是否全部弹出”“ 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为什么没有激活”“小米电芯倒置技术下为什么火还会向上烧这么大”等应急处理问题避而不谈,也没有主动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第二:为何智驾提醒一秒钟后就发生事故?
根据小米官方披露的事故时间轴,这辆SU7标准版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以116km/h时速行驶时,于22:44:24检测到前方施工路障并发出“请注意障碍”语音预警,同时启动自动减速程序。仅1秒后(22:44:25),驾驶员接管车辆,此时系统显示车速已降至97km/h。然而从接管到碰撞发生(22:44:26),实际操作时间仅有1秒钟。
按车辆碰撞前瞬时速度97km/h计算,每秒行驶距离达26.9米。即使以系统预警时的116km/h(32.2米/秒)估算,从预警到碰撞的2秒内,车辆至少推进64米。而事发路段因临时改道形成的障碍物(水泥隔离桩),在夜间视线条件下,留给驾驶员的有效反应距离不足70米。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测试数据,即使经验丰富的赛车手,在突发障碍物场景下的平均反应时间需0.6-1.2秒,且需至少50米安全制动距离(时速100km/h时)。
这不禁令人发问:为何智驾仅在事故发生前一秒才发出预警?这意味着从系统发出警告到车辆失控,留给人类操作的物理空间已接近极限,专业驾驶员也很难从中寻得生机。
车辆数据显示,驾驶员接管时方向盘左转22度,制动踏板开度31%,仅1秒后调整为右转1度、制动增至38%,随即发生碰撞。很显然,在事故发生前,驾驶员在分秒之间试图纠正车辆行驶路径,但已无力回天。
第三:小米集团股价还会跌多久?
这场事故也严重影响到小米集团的股价。
4月1日午后,事故细节披露后,小米集团港股突然跳水,最高跌幅一度超过6%,最低跌至46.5港元,较3月创下的历史高点59.45港元狂泻21%。截至今日港股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为46.5港元/股,成交额达274.35亿港元。

小米集团股价的大跌,还一度拖累港股市场,恒生科技指数午后也大幅跳水,涨幅一度从1.8%收窄至0.07%。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一周前,小米宣布配股也引起股价暴跌。3月25日,小米宣布以“先旧后新”的方式配售8亿股,募资425亿港元。配股当天,小米股票暴跌6.23%,到目前为止已经下跌了14%,紧接着便是此次碰撞起火事件。
小米集团股价还会跌多久?也成了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第四:事故后雷军将如何公关?
鱼禾财经注意到,目前,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尚未就事故发声表态,其微博4月1日截至发稿尚未更新。
然而,过去一周,雷军的个人微博保持稳定更新,单日最少发布两条微博,多的话则有7条,日均发布微博4条以上。3月31日,雷军就发布了7条微博,最早一条是7时43分。其中,最新一条关于小米汽车的微博在3月31日18时28分发布,具体内容为小米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开店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事故发生当天稍早些时候,有网友发文称,疑似抖音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杜宏试驾小米SU7Ultra遇到问题,并在名为“大湖北科技群”的微信群里面吐槽。随后,雷军本人迅速在群中道歉,并表示马上安排改进。

图源网络
如此迅速的回应也给雷军和小米汽车又拉了一波好感。这也让不少信任雷军与小米的人等待,对于此次事故,个人IP与公司品牌高度绑定的雷军是否会站出来公开表态?
除此之外,据澎湃新闻,事故发生后,遇难者家属曾多次询问事故调查进展,但均未收到小米的回复。
然而,在等待小米表态的同时,也需明白,新能源车的安全不能仅靠公关“灭火”,更需敬畏生命,用不断完善的科技守护出行安全。
你还会信赖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吗?欢迎留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