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星舰”第八次试飞以爆炸解体落幕。与此同时,特斯拉作为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另一关键支柱,也深陷销量暴跌、口碑急转直下的困境。而当下,马斯克还忙于美国效率部门的政治活动,导致核心业务无暇顾及,那么特斯拉还能买吗?

创始人风评好,利品牌与销量;反之,则为负累
这句话用在现在的马斯克身上,真是十分贴切。特斯拉的销量好,离不开马斯克的个人魅力,但是自从马斯克到白宫“兼职”,特斯拉的销量就一路下滑。今年1月,特斯拉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英国的新车注册量同比暴跌45.2%。在全球第三大市场德国,新车登记量不足1300辆,同比暴跌59%。在中国市场,批发销量约6.32万辆,环比下降约33%,同比下降11.5%。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马斯克深度参与政治事务,就引发了部分消费者抵制,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比如在法国出现人为烧毁特斯拉充电站和特斯拉车辆的事情,而美国各地也出现对特斯拉车辆的各种破坏。


高层抛售股票,资本也不再看好
另外让人不安的,是特斯拉的股价也撑不住了。一方面,特斯拉的高层都在抛售股票,而这些高层却不是普通的高层,有能对马斯克进行监督的关键人物;有特斯拉的CFO;甚至还有马斯克的亲弟弟,总之在三位高管减持抛售文件发布后,特斯拉的市值几乎一直在蒸发,截止今天,特斯拉的总市值已跌破8500亿美元。

另一方面,像摩根大通这样的资本公开表示对特斯拉的价值缺乏信心,甚至认为其股价连200美元都不值,同时,就连特斯拉的大股东、GerberKawasaki财富投资管理公司CEO也发出预警,特斯拉的股价在2025年还会再次下跌。不过,华尔街的大行摩根士丹利及高盛也在看涨特斯拉。资本都是逐利的,咱们吃瓜群众听听就行了。
FSD没激起太大水花,产品力也日趋单薄
其实这两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特斯拉的基本盘,不仅贡献了大量的销量,还为其产能扩张提供了坚实支撑。然而,曾经被寄予厚望的FSD功能,却没在市场上激起太大水花。一方面,中国本土车企在智能驾驶技术上飞速发展,从硬件配置到算法优化都表现不俗,更是在今年掀起了“智驾平权”的大幕。另一方面,经过很多媒体的测试能看到,现阶段FSD还是严重的水土不服。

另外,特斯拉自身产品力也日趋单薄。除了智能驾驶方面优势不再突出外,在车辆内饰设计、人机交互体验等方面,也逐渐落后于不断创新的中国车企。曾经凭借简洁外观和先进理念吸引消费者的特斯拉,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如何重新找回产品亮点、提升竞争力的难题。

马斯克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涉足多领域本无可厚非。但当核心业务面临如此严峻挑战时,马斯克还不及时回归核心业务,或许就是SpaceX和特斯拉的重要转折点了,不过我们也祝愿马斯克能渡过难关,毕竟这个时代需要像他这样的企业家。
(文/淼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