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将不再生产非智能汽车。
回顾2月份初,长安发布了天枢2.0,并表示将在2026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2028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不再生产不联网和不智能的汽车。一石激起千层浪,四十年稳健发展的老牌劲旅,这是要梭哈智能化了。

其实长安之于智驾的激进,早在去年10月就可见一斑,长安智驾大模型首搭启源E07,央企加持下的长安汽车,抢先成为自研智驾的“国家队选手”。长安启源是纯血自研、加之深蓝、阿维塔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三舰齐发,既自研也共研,这套组合拳堪称打得漂亮。

就在昨晚,长安启源Q07正式亮相。
这款结合了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长安天字辈技术全上车的“天字一号”选手,兼顾了颜值、得房率、智能化和驾乘感受的国货之光,无疑是给家用SUV打了个样,高阶智驾技术平权、日常使用也能面面俱到,友商可以按照启源这个标准卷。
①北斗天枢2.0计划
全民智驾的时代,智驾普及是场硬仗。
在此之前,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大多覆盖在30万以上价格段,而将高阶智驾搭载在更注重性价比的车型之上,却是不少车企还未涉及的蓝海,谁能夺取智驾下沉的先机,谁就能占领车市一席之地,突破销量瓶颈,无疑这个价格段,是长安的舒适区。

早在北斗天枢1.0计划中,长安就已经未雨绸缪搭建了1.8万人的研发团队,这才有了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未来三年的新车全系标配智驾接口的壮志豪言,如今的北斗天枢2.0计划正式发布,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三大核心智能体验联袂登场,助力长安冲刺智能化。
而这套结合 SDA 天枢架构与多模态端到端 AI 大模型——天枢大模型,就好比给汽车植入可以不断进化升级和学习成长的“最强大脑”,通过融合全车的感知系统,进行预判、分析和执行。

而先进的SDA天枢环网架构,类似于特斯拉Cybertruck分布式集中控制架构,实现数据传输速率的突破性提升,换句话说,就是为爱车的智能化叠加迅捷BUFF。
天域座舱,基于SDA六层架构,搭载全栈自研的天域OS操作系统,在这套智能控制系统下,车机的反应速度能够媲美旗舰手机,点按触控丝滑,语音指令迅速响应。加之“会思考的天衡底盘”通过车身的智能传感器和超级大脑天枢系统,提前预判路况,辅以过弯调节悬架、颠簸路面调节减震能功能,来保障私乘质感。

长安三位一体的“黑科技”在后续的日常使用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将豪车才有的智能化配置和舒适体验“白菜化”,让每辆家用车,都能具备自主升级学习的“最强大脑”、提前预判危险的“第六感”,以及化身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私人助理”。
无疑,长安启源将凭借这套全栈自研的智能解决方案,将中高阶智能驾驶普及到用户手中,真正意义上的开启“全民智驾”的时代。
②集长安大成之作
在北斗天枢2.0计划发布之余,长安启源Q07也迎来了正式亮相。
至于颜值,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长安启源Q07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块头带来一眼即得的安全感。它的设计,是极讨巧的,很符合中国用户和家庭用车最喜欢的那种优雅、大气和从容。

副驾驶位,无疑是这款车的一个小亮点,在传统化妆镜的位置加装了娱乐屏幕,车内还配备同级唯一UPF100+前挡双层镀银玻璃、同级唯一后排配备通风加热等功能,搭载16扬天域音响,后排靠背电动调节,以及多位置记忆储存和语音调节功能。
定义为大5座的SUV名副其实,中型SUV的体量,做到了大型SUV的空间,高级的设计质感、超大的得房率空间,加之全屋智能,移动四代住宅的概念具象化了。

抛开产品层面,这款新车的战略意义也不容小觑。
作为长安启源首款落地“北斗天枢2.0计划”的产品,在天枢架构的加持下,无疑启源Q07领先不少同级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应用25万以上车型才配备的自动紧急转向系统的车型,用实力守护安全出行。

除此之外,天字辈技术缺一不可。搭载天域座舱,实现了AI天枢大模型、智慧五联屏、可成长的智慧交互,赋予一款车“智慧伙伴”的意义;而天衡底盘,则应用了同级唯一CDC智能魔毯悬架、IDTC动态扭矩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具有高效制动、转弯矢量控制等功能。
某种意义上,长安启源Q07是北斗天枢2.0计划下,一份让人惊艳的答卷。

将三十万价格段的高端智能配置、豪华私乘感受、简约即极致的外观,完美结合在启源Q07身上,单从这款产品上,你能看到长安深耕智驾的决心,决心打造好产品的诚意。
而之于行业,是长安的格局,用一款被称为“可成长的汽车机器人”的全新产品,重新定义了全民智驾——在技术与智驾的平权时代,将中高阶智驾带入寻常人家。
③写在最后
“从未见过如此激进的长安。”这是最近,我常常能听到的,大家对于长安汽车的评价,从前的传统车企、老牌劲旅都是极老练和持重的,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但在智能化的风口浪尖,人们常形容长安的智能化转型,像烈火烹油一般的猛烈,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也正是这些头部传统车企的发力,在悄然改变着汽车市场的格局,从新能源浪潮的追随者,渐渐转变身份成了引导者,乃至于重新调整、极大影响了不少新势力的造车节奏。

沉淀至今,长安是不惑之年,也是当打之年。
不惑是明辨不疑,当打是厚积薄发。诚如在内燃机崛起的时代,长安凭借着蓝鲸的强劲动力、油耗表现,深受用户的喜爱;在能源变革的伊始,智慧新蓝鲸犹如锦上添花,为长安体系下的混动车型提供技术支撑;而今,智能化野蛮生长,长安依旧有自研的天枢、天域、天衡,以护城河的姿态,守护长安智能化转型。

未来,技术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造车。
长安还有低空经济的飞行汽车、有前瞻科技的智能机器人…而全新的汽车生态,一定会迎来企业的提前布局和飞速转型,但很显然,长安汽车已经打好先手,先人一步、先下一城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