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是一件大事,这也是很多人看重价格的原因。前几天一位圈友对我的建议价格很有意见,思索之后,觉得还是有必要把我对a6这款车的价格的理解,以及购买这款车的整个逻辑和各位分享一下,希望能对各位买车有所帮助。欢迎指正,不过请以详细数据做支撑。
一、关于降价
a6,不管官方和各公众号怎么吹嘘降价10万+,至少这8年以来,它的最低配价格裸车一直维持在30w以上,极端的低于30万的车,实在是凤毛麟角,今天不予讨论。所以所谓价格,几年来都是在这一区间里的,没有所谓明显的降价。当然了,这也是a6的品牌价值所在。
二、关于划算的价格
买车其实是一件需要自己付出努力的事情,涉及的概念太多太复杂。
首先4s的报价里,就有裸车价、全款落地价,分期落地价,加1年的利息价,2年利息价,违约金等概念。
其次,还有政府消费券,厂方补贴等概念。
最后还有自己的选装的费用,人情费(包括你和销售磨出来的油卡,超市卡等等有价卡券)等。
所以我指的“划算的价格”就是总额,总额,总额,包含了所有以上的概念。这个希望小伙伴能够清楚。
三、关于心目中的a6的价格
我是老奥迪车主,当年(十年之内)买车也是货比三家,近几年来,也在不同的4s店了解过价格。但是要说绝大多数的价格数据,还是来自懂车帝的车友圈里小伙伴们,确认是真实的详细的报价(有裸车价、税、保险、分期服务费率等信息),不详细的那些报价一律忽略。基于自己的分析,我认为“划算的价格”如下:
1、40,总额38万以内
2、45 两驱,总额40万以内
3、45四驱,总额42万以内。
这个是划算的价格,当然不是所有买车人可以拿到的价格,但也绝对不是有人口中所谓“幸运者偏差”。要避免幸运者偏差,就要先学好统计学,统计学上有一个概念叫5%的小概率事件。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其实简单理解,就是一件事发生的概率小于5%。比如我建议“划算的价格”,提车的车主少于5%的,那么就可以简单认为是所谓的幸运者偏差。解释清楚概念后,我们用数据说话。
四、简要数据分析
关于样本的采集,不需要像某些人说的,要亲自去每家4s店走,不然的话,学术论文就没有“文献综述”一说了。所以我的数据大部分来自己车友的报价分享,而且是详细的接近真实的报价分享。
先说说线上数据,我随机选取2023年11月-12月这两个月份,车友圈里几乎所有报价单,总共36份报价单接近真实,涵盖了全国15个省份,江苏最多,8份,其次是浙江6份,山东5份。而总额低于我定义的“划算的价格”的18份。这18份里,有2份是加了政府补贴的,返油卡的。在政府推动汽车消费的这两年里,这种应该也不稀奇,自然应该算到“总额”里。这也是我一直强调“总额”的概念。如果觉得样本量不够大,各位小伙伴自己可以继续加量。这样看起来,符合我的“划算的价格”占到50%,应该还是一个大家可以企及的价格,就算有误差,也不会是像某些人嘴里的“幸运者偏差”吧。
再说说线下数据,我自己的经历。当年买a6的那个11月,刚好碰到改款,老款的2.0t,裸车30.88,加装1w,没有政府补贴哦,税和保险加起来就是37w不到,因为怕涡轮烧机油,我选了2.5,自吸低配,32.88w,加装1w,减去大客户补贴(这里的大客户范围很广,教师、医生,国企,公务员,军人等等,不能算极少数人吧)8000,加税和保险38出头一点,如果当年有政府补贴肯定低于38w。有人会抬杠说,那是个例。但是买车这种大事情,是个正常人都肯定货币三家。当年宁波市区的几家4s我都跑了一遍,恒迪、运通、轿辰、中基、润达、金恒德等几家,数量也不算少了,都是差不多的价格,上下不超过5000,所以可以说明我问到的这个价格不属于少数派了吧。
五、关于买A6的几点建议
先要声明的是,我肯定不是那个最懂a6价格的人,屏幕前的你估计也不是,毕竟人外有人,但是我会用尽量客观的数据去支持我的观点,也希望评论指正的小伙伴,能够基于一定数量的客观数据。
关于买车的月份,个人基本上不倾向于第一季度,大家有不同月份倾向,我选择11月,因为4s店会在这个时候冲量去完成年度任务,所以相对价格容易松动。
关于款式,个人觉得,如果你倾向于价格的话,可以考虑买款时候买老款车型。此时正在清库存的阶段价格会相对之前较低,比如24款出来时买23款。当然如果你倾向于尝鲜的话,那就当我没说。
很多圈友会上来就罗列了下报价,然后问价格合适不合适,如果你愿意,那么我的“划算的价格”可以作为你的一个参考。这是我认为的划算的价格,当然了,首先要对月份和款式。
至于选择贷款还是全款,也是基于你的经济实力来,这点不赘述。但是涉及到总额,也希望各位计算一下两者的差别,计算起来很简单。
这边吐槽一下a6的金融方案,太贵了,服务费率基本上在4.8%(那不叫利率,银行的借贷利率没有这么高的)。我了解到的奔驰c级,金融方案是,13.5万的贷款,两年一共还14万,也就是所谓的利息只有5000(身边真实案例),换算下来1.8%。
写在最后,买车毕竟是开心的事情,钱乃身外之物,钱乃身外之物。。。。只要你觉得开心,价格贵了点又如何,大家都说早买早享受。我也想说,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苦短须尽欢。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及时行乐吧。
至于旁观者,可以基于手头的客观数据给建议,而不是只给观点,更不需要说别人不懂装懂什么的。懂与不懂只有一字之隔,在说别人不懂的时候,自己何尝不是一种不懂对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