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国际车展#中国智驾战力天梯榜(2025年4月)
作者|第一电动编辑部
3月29日,三位花季少女驾乘小米SU7在安徽铜陵高速发生的惨烈事故,不仅让小米公司陷入舆论漩涡,也让整个智驾赛道迎来监管风暴。工信部、交通部等相关主管部门,近期相继出台监管措施,要求各有关企业严格规范新版OTA、测试、宣传等环节行为,并警告“虚假宣传导致严重事故可入刑”。
时值上海车展前夕,众多车企紧急修改宣传物料,去掉“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宣传语,甚至“智驾”这个词以后还能不能用,大家心里都没底。
这场突如其来的监管风暴,一方面缘于回应民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主管部门对于当前智驾赛道“过度营销、不当使用”所蕴含的系统风险的担忧。本质上,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行业泄压”和“挤出泡沫”行动,是主管部门对智驾赛道目前从L2+到L3过渡的敏感阶段,对因法规跟不上技术进步节奏和过度投资而导致的市场失灵的一次前导修正。
但这并不意味着,智驾这个方向错了,或者这个赛道走偏了。近期我们看到,主管部门对L3阶段的法规准备已经相对明确,而行业头部玩家对L3落地时间表的表述,也越来越清晰。这恰恰说明,L3时代已经呼之欲出: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是实现这个跨越的关键门槛。作为这一轮全球AI技术革命首个规模落地的商业化场景,中国已经有相当大的确定性走在全球前列,这个方向,绝不会逆转。至于“智驾”这个词,其全称应为“智能驾驶辅助”,在L5(完全无人驾驶阶段)实现之前,这个词的对应场景将一直存在。

无论如何,智驾安全被置于聚光灯下,对行业发展有利。在上个月发布《智驾战力天梯榜》(3月号)的时候提到:仅从消费者安全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也有必要定期发布一个榜单,基于第一手的标准化评测记录和多轮巡回的公开比赛成绩,来评价各品牌智驾方案的进展。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公布基于智驾大赛第二阶段比赛(目前累计8站)成绩汇总的《智驾战力天梯榜》各项排名,也将公布《智驾战力天梯榜测试记录表》和评测说明。
第二届智驾大赛迄今已举办16站(16城),但之所以只选择后8站成绩做汇总排名,是因为从第9站珠海站开始,端到端量产上车,比赛成绩出现了飞跃,第一梯队正式形成。
先看测试记录表。

根据“场景-行为-体感”三维度评价原则,优先推进在比赛和日常评测中较容易实现标准化的客观记录项:全场景领航能力模块,和领航行为模块(又分为NOA安全和NOA效率两个部分)。因此在记分方面,分为场景分、安全分和效率分。至于目前在比赛和日常评测中较难标准化记录的“体感模块”,留待“场景模块”和“行为模块”普遍达到高水准之后,再行解决。
鉴于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安全分总分50分,高于场景分和效率分(分别都是30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场景的重要度下降了。如果把智能驾驶看作一个智能生命体的话,实现全场景领航,是智驾系统与真实世界之间建立数据交互闭环的先决条件。这就是头部玩家一定要先解决全场景领航的原因。
再次补充说明,本排行榜优先关注L2+级别全栈智驾算法的实际表现。我们认为这是当前衡量行业进步的主要标尺,是大规模消费体验的基础,也是走向L3的前奏。因此,只有自研全栈L2+智驾算法且量产落地的一级供应商(Tier1)或主机厂,会进入方案榜单。但为便于消费者参考,从本期开始,车型榜也会同步发布。
#01
智驾方案总榜(2025年4月,城区NOA)

方案总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正式排名:小鹏100.95分排名第一,华为99.24分排第二,Momenta 99.14分排第三,理想98.52分排第四,小米、蔚来分列第五和第六,分别为83.30分和68.54分。二是因累计测试不达3次而暂不排行的四家:特斯拉103分,元戎启行95.83分,极氪69.77分,卓驭54分。
测试次数越少,得分波动性越大,反之,测试次数越多,得分稳定性越好。8站比赛,华系三强参赛24次,意味着问界、智界和阿维塔一站都没落下。在8个城市,华系智驾的累计公开测试里程达到488km,创所有参赛方案商之最,充分展示了华系智驾车友的参赛热情和自信。
小鹏、Momenta、理想和小米四家,也是如此,8站比赛全都参加。小鹏累计参赛13次,其中激光雷达方案参赛7次,而视觉方案参赛6次。Momenta系(以下简称摩系)参赛11次,其中智己参赛8次,腾势2次,仰望1次。小米参赛8次,蔚来参赛3次。
总体而言,小鹏、华为、Momenta和理想,四家得分非常接近,彼此相差均在1分以内,一站比赛的成绩如果相差超过10分,就有可能改变排名。举例而言,在南京站举办之前,前7站成绩,理想排在Momenta前面。但南京站比赛智己表现出色,腾势也有很大进步,而理想L9违章扣分较多,因此导致南京站比赛之后,Momenta跑到理想之前。
特斯拉FSD和元戎启行,目前的测试成绩也相当优秀,但测试次数不足,尚不能列入正式排行。南京站特斯拉第一次参赛吸引大量关注,在过去一个多月中,它对道路交通标识的识别训练应该得到了加强,但仍因交通违章被扣8分,变道失败被扣4分,得分103分,位列南京站第四名。按照这个趋势,参赛三次之后,特斯拉FSD杀入第一阵营,问题不大。同样的,元戎启行也有机会。以下是南京站各参赛车型成绩。

也许你会问:上汽、东风、长安、比亚迪在哪里?以它们为代表主机厂自研智驾方案,目前尚处于高速NOA阶段,还不具备参加城市NOA比赛的能力。但在本文结语部分,能够看到它们的名字。
#02
智驾方案场景榜:理想、小鹏、华为、Momenta

“全场景、无断点”,这个口号由理想提出,最终验证在场景榜上:28.25分(满分30分),心口合一,非常有意思。紧随其后是小鹏、华为和Momenta以及小米。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尽管与第一梯队在总分方面差距较大,但从场景分上看,咬得很紧。更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特斯拉FSD因测试次数不足还未正式列入榜单,但它在场景方面的能力,堪称恐怖。
前文说过,全场景领航是智驾系统与真实世界建立数据交互闭环的前提,也是头部玩家优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真正的“全场景、无断点”,应该包括高速、乡村道路,尤其是陌生园区和地库。在这些场景里,特斯拉的表现优于所有国内同行:不需要提前扫图,也不需要提前学习,它就能够正确识别并展开领航甚至漫游。这一点,正是理想、华为、小鹏当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三家尽管都实现了“车位到车位”,但比起特斯拉,领航行为连贯性和智能化程度,差距仍然明显。至于Momenta和元戎,这两家目前都还没有实现“车位到车位”。
因此,当前的场景分测试,我们并没有真正按照特斯拉的能力标准去上难度。比赛并非由车位开始,而是驶出停车场进入公共道路开始;比赛终点也不是车位,而是进入停车场之前就结束。比赛线路,也没有保密。期待华为、小鹏、理想和Momenta,尽快憋出大招。
#03
智驾方案安全榜:华为、Momenta、理想、小鹏

南京站比赛之前,蔚来安全分最高,但只有两次测试。也许是南京站线路难度太大,比赛时蔚来的表现出人意料,多次接管,导致严重失分。
华系三强在避让、违章、幽灵等行为测试中,表现稳定,安全分都在45分以上(满分50分),令华为夺得第一,Momenta第二,其后是理想和小鹏。
相比华系的均衡,摩系的智己一枝独秀,其安全分比腾势高出不少。小鹏激光雷达方案的安全分也在45分以上,但被视觉方案的38分拉低了平均分。同时,特斯拉FSD和卓驭这两个视觉方案的安全分,也未达最高水平,值得关注。
#04
智驾方案效率榜:小鹏、Momenta、理想、华为

通行效率方面,小鹏的表现一直令人印象深刻,“呲溜呲溜往前跑”,效率分26.54分排名第一,其后是Momenta的25.09分,和理想的23.75分。华为在这一项上只得22.50分,排名第四,比小鹏低了4分之多。看起来,华为更重视安全,对效率的追求反倒没有那么极致。
但安全有时空条件。目前业内解决智驾安全问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强调规则兜底如华为,一种是强调AI训练出更强大的模型如小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思路能够达成的安全边界会形成多大的差异,值得关注。
#05
代表车型榜:小鹏、智己、特斯拉、问界

从车型维度统计,智驾总分在100分以上的车型有9款,分别是:小鹏旗下的G6和G9(均为激光雷达方案),得分106.45;智己旗下的LS6、LS7和L6,得分103.60;特斯拉Model 3(纯视觉方案,仅1次测试),得分103;问界旗下的M5、M7和M9,得分101.43。
智驾总分100分以下、90分以上的车型有12款,分别是:智界旗下S7和R7,得分99.26;理想旗下L6、L7、L9,得分98.52;阿维塔旗下11、12,得分97.51。值得注意的,刚上市的阿维塔06的得分也达到98.38;魏牌旗下的新蓝山,得分95.83;腾势旗下N7和Z9GT,得分94.58;小鹏旗下P7+(视觉方案),得分94.54。
这22款车,在比赛和测试中表现优秀,但并没有囊括全部。比如理想L8(图片|配置|询价)、问界M8等,它们只是还没有机会参赛。事实上,相同智驾方案在不同车型上的表现,长期看,不会有很大差异。消费者买车时关注智驾,记住这些车企品牌即可:小鹏、智己、特斯拉、问界、智界、理想、阿维塔、魏牌、腾势。今年内,华系和摩系还会继续扩容,比如岚图、上汽、江淮、丰田等,量产时我们会陆续引入评测。
#06
最近

4月智驾战力天梯榜,场景分理想第一,安全分华为第一,效率分小鹏第一;智驾总分,小鹏暂列第一。
目前智驾赛道上,同时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量:1、从VLA到世界模型的技术突破;2、从L2+到L3过渡期间的强监管环境。站在消费者立场,我们相信,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消费者价值,乃是整个赛道的生命之源。
由于特斯拉FSD的落地,国内同行不仅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它的优秀与强悍,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超越FSD的可能性。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车端模型+云端模型,更大的车端芯片+万卡集群,头部玩家们都在默默憋大招。
在3月号榜单中提到:我们希望这份榜单,不仅可作为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各家智驾方案的指引,也可作为投资者了解中国智驾技术革命总体进度的标尺。
真正的技术突破尚未发生,我们维持3月号的判断逻辑:什么是好智驾?全场景、无断点、行为准、体感佳。也维持3月号的结论:特斯拉、小鹏、华为、理想是当前“智驾四大天王”;而Momenta、元戎、小米、极氪为“智驾四小龙”。尽管小米、极氪当前的比赛成绩不理想,但它们已经建立数据闭环,并开始更多依靠AI来驱动版本迭代,这就算走在正确的路上,“好饭不怕晚”,关键是不能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