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大众ID.4 CROZZ长续航版真实测评:18万级纯电SUV值不值?

    引擎竞技场头像引擎竞技场头像
    引擎竞技场04-17


    一、初见印象:当德系工艺遇见电动美学

    第一次见到2025款ID.4 CROZZ(图片|配置|询价)时,晨雾绿的车漆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瞬间打破了我对大众车型"保守"的刻板印象。封闭式格栅与贯穿式灯带组成的「微笑前脸」,配合能发光的VW徽标,夜晚解锁时如同科幻电影里的机甲苏醒 。

    不过细看发现,新款取消了前翼子板的银色装饰条,这让侧面线条略显朴素。好在19英寸双色轮毂弥补了运动感,255mm的后轮宽度甚至让我联想到保时捷的跑车设计——毕竟都是大众集团的手笔 。


    二、座舱体验:实用主义者的取舍智慧

    拉开车门,12.9英寸悬浮屏瞬间占据视觉焦点,ID.S 5.0系统的开机动画比老款流畅许多。实测连续语音指令「打开空调、播放周杰伦、导航到三里屯」一气呵成,但想用语音切歌时,系统却要求手动触屏——这种小细节暴露了本土化适配的不足 。

    方向盘加热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堪称神器,但仿皮座椅填充偏硬的设定,让我在3小时长途驾驶后不得不找服务区活动腰背。值得夸赞的是后排900mm腿部空间,1米8的朋友坐下还能翘二郎腿,比特斯拉Model Y多出两指余量 。


    三、性能实测:续航不焦虑的秘密

    按下怀挡启动车辆时,恍惚间以为在开奔驰。170kW电机初段爆发力凶猛,80km/h内加速如性能车般酣畅,但时速破百后推背感明显减弱,更像一台沉稳的燃油车——这或许就是传统车企的「电动克制哲学」 。

    重点测试了CLTC 601km续航的含金量:

    城市通勤(气温18℃):实际续航582km,反向虚标让人惊喜

    高速巡航(120km/h):表显掉电比1:1.3,满电能跑460km

    低温挑战(2℃环境):开启热泵空调后续航稳定在420km左右

    快充体验超出预期,国家电网120kW桩实测30%-80%充电仅需28分钟,比官方宣传的0.67小时更快 。

    四、安全底线:197项测试背后的执念

    试驾时特意碾过工地碎砖路,2000J抗冲击的电池护板传来闷响却毫发无损。工程师朋友透露,这车电池包经历过80吨侧压(相当于两头成年蓝鲸的重量)和1000℃烈火炙烤,连电解液泄漏通道都设计了16道防火墙 。有次触发AEB紧急制动,系统比我提前0.3秒察觉到鬼探头电动车,这种安全感让人想起沃尔沃的调性 。


    五、智驾短板:够用与好用的分水岭

    虽然PRO版才有完整的L2+级辅助,但PURE+版的Travel Assist 2.0已覆盖高速跟车、车道居中基础功能。实测在五环堵车时跟车距离控制得体,不过面对加塞车辆会略显犹豫。自动泊车需要较规范的车位线,老小区侧方位还得靠自己——这点确实不如新势力激进 。

    六、选购建议:谁适合这辆「电动帕萨特」?

    对比竞品发现:

    对比比亚迪宋PLUS EV:底盘质感完胜,但车机可玩性落后一代

    对比小鹏G6:续航更扎实,但缺少NGP这类高阶智驾

    对比自家兄弟ID.4 X:配置更务实,暗黑套件颜值加分

    适合这三类人:

    1.从油车过渡的电车新手,追求「零学习成本」的驾驶习惯

    2.家庭唯一用车,需要兼容城区代步与跨城出行

    3.注重安全与品控的务实派,对冰箱彩电大沙发无感


    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找到平衡点

    开过ID.4 CROZZ后才懂,为什么有消费者愿意为传统品牌的电动车买单。它没有新势力的炫酷科技,但把三电安全、机械素质这些基本功做到极致。就像手机界的诺基亚,在智能时代依然有人迷恋那份踏实感。如果你需要的不是电子玩具,而是一台靠谱的出行伙伴,18万级的PURE+版或许正是最优解。

    #大众ID.4CROZZ##纯电SUV##真实测评##长续航##性价比之选#




    ​​

    次阅读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