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黑土地从不生产「速成品」,一汽-大众跑出了新花样

    汽车有文化V头像汽车有文化V头像
    汽车有文化V8天前

    放大看

    智能化的下半场,一汽-大众从追赶者继续成为引领者。

    1991年,当第一辆捷达驶入这片土地时,钢铁机器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在改革风潮涌动的中国大地里,迸发出奇异的生命力。

    2025年4月,一汽-大众宣布将携新技术、新产品、新面貌强势亮相上海车展,德系品质与先驱科技将进行融合,历史似再次回眸,中国汽车市场又一次迎来了“新生命”。

    三十四年匆匆而过,当一汽-大众推出"整车双质保"政策,并宣布“智能化下半场,一汽-大众要从追赶者继续成为引领者”时。汽车有文化忽然发现:那个穿梭在街头巷尾的“老捷达”从未真正离去,但也变得高深莫测——它像白鹿原上的祖槐,根系深扎泥土,枝叶却已探向一望无际的星空。

    从“捷达王”到“双质保”

    九十年代的北京胡同,总能看到黄面的司机摇下车窗喊:"捷达王来喽!"那方头方脑的铁皮匣子,承载着整个时代的重量——在那个月薪五百元的年代,捷达硬是跑出了"三十万公里无大修"的传说,如同《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烧砖窑,用铁锤般的意志在黄土地上敲出工业文明的印记。

    老捷达的底盘藏着德意志的精密,却也裹着东北黑土地的韧劲。自1991年的捷达开始,每款一汽-大众车型都要经历魔鬼般的测试,如一汽-大众的工程师曾为每一款新车在漠河冰原测试车门开关十万次,并以相当于绕行48圈赤道的高强度极限路况测试里程,以及1400多次的安全碰撞测试。

    新势力们吹嘘缩短汽车研发周期,一汽-大众从来只是冷眼旁观——黑土地里从来不生产“速成品”,其坚持认为:“品质和安全才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领先的底气。”

    “卷价格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卷品质、卷服务才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如果必须卷,一汽-大众选择卷后者”,在2025一汽-大众上海车展预热沟通会上,一汽-大众高层不断强调。

    老捷达,让你永远可以相信一汽-大众。

    2025年春,当"整车终身质保+原装备件终身质保"政策迎来落地,自2025年4月12日(含)起至2025年5月15日(含),凡在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经销商处购买一汽-大众全系燃油SUV车型的客户,均可享“双终身”质保政策,即整车终身质保+原装备件终身质保,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终身保障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国联保。

    在服务领域,一汽-大众在近日举行了第16届服务技能大赛,并正式宣布大众品牌服务全面焕新升级为“匠·心服务”,同步发布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心喜之旅2.0”行动计划,升级了多达15项客户权益。

    不仅如此,一汽-大众更联手行业巨头共建安全新秩序,其发布了“珠穆朗玛”计划,与中汽中心共创新能源汽车安全新标杆,旨在共同促进汽车数智化、低碳化、电动化全链路突破。

    一项项决策背后,一汽-大众的高层们想必经过深思熟虑: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策略,而是对"捷达精神"的数字化转译——一汽-大众要把"百万公里无大修"的承诺,以及老捷达所代表的时代重量,烙印进智能时代的云服务器。

    在这背后,更是一汽-大众彻底的意识转变。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兼一汽 - 大众总经理陈彬表示:“我们要从产品的B端思维,向商品的C端思维转变,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面向用户,加速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价值链转型。”

    在这场转变中,一汽大众将从“用户”向“客户”,从“产品”向“商品”,从“促销”向“营销”,从“价格”向“价值”,从“传统媒介”向“线上新媒体”进行转型。

    在汽车有文化看来,这是一汽-大众以34年的韧性浇灌,在“老捷达”的躯干上萌芽,向上穿透了过往可承载“数十万公里风吹日晒”的钢板,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新生。

    从“老巷子”到“新车道”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而来,一汽-大众徐徐从老巷子徐徐驶入新车道,“捷达王”并未被抛弃——它化作另外一种形式新生,即将对国内消费者的熟稔与洞察,化作智能化与场景化的养料。

    一汽-大众表示,自2026年起,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新增10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动车型、2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款增程式车型及1款燃油车型。

    上海车展的镁光灯下,CMP平台概念车即将与全新揽境(图片|配置|询价)同台亮相。激光焊接的精密与智慧座舱的灵动,德系底盘调校与本土化智驾方案,将在同一个展台上水乳交融。这让人想起《白鹿原》里的祠堂与学堂:老族长守着象征长期主义的“乡约”,年轻人则在学习新思潮。

    一汽-大众带来的全新CMP电动平台,将搭载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EA,加速一汽-大众智能电动转型升级。同时,一汽-大众还将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商品研发,承担更多的开发责任及主导作用,本次车展展示的智慧座舱,是由一汽-大众自主研发。

    通过以上举措,一汽-大众证明:智能化不是对品质的背叛,而是给“老捷达”代表的德系基因装上卫星导航与雷达芯片。在沟通会上,一汽-大众也再次强调:“其行业首发‘燃油车三步走’智驾路线图,旨在依托德系精工品质、远超国标严苛测试,打造品质过硬的燃油智能天花板”。

    在2025年,一汽-大众也将陆续推出全新揽境、全新一代速腾、全新揽巡等车型;还将在2025下半年开启智驾2.0,推动落实“燃油车三步走”,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覆盖全国 100% 高速路段和 95% 城市路段,保证燃油车的智驾平权。

    这一刻,一汽-大众的3000万用户忽然读懂,其"双终身质保",是把祖辈"传三代"的许诺写进电子合同;其智能化转型,实则是给得“德系品质”装上会思考的灵魂。就像白鹿原的碾盘仍在,但碾出的已是新时代的有机面粉。

    有文说

    黑土地从来不生产“速成品”,“老捷达”也跑出了新花样。

    站在整车智能化元年的新起点,一汽-大众坚信“笨功夫”的力量,也推崇“市场化”的转型。有人用“开窍”来评价一汽-大众,在汽车有文化看来,这并不十分贴切,一汽-大众的转型更强调持续的努力与长期的观察,而非是灵机一动。

    真要形容,恐怕“精诚致知”四字更为稳妥。 (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次阅读
    2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