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销量暴跌42%!豪车巨头一夜间跌落神坛

    一梦栖头像一梦栖头像
    一梦栖9天前

    #全境大七座智能SUV途昂Pro#

    销量暴跌42%!百年豪车巨头,一夜间跌落神坛

    原创 象视汽车

    曾几何时,保时捷是财富与身份的象征,更是街头巷尾的“流量密码”。但如今保时捷全球销量锐减,其中在华销量更是暴跌42%。

    曾经的 “中国红利”,竟成了全球财报上的 “拖油瓶”,保时捷在华仿佛一夜间跌落神坛。

    1. 销量居然暴跌42%

    日前,欧洲百年豪车品牌保时捷,公布了最新销量,让人大跌眼镜。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全球只卖出71470辆,同比锐减了8%。除了北美之外,保时捷在多个主要市场,销量均大幅下跌。

    例如,在德国本土市场销量同比下滑34%至7495辆,在欧洲(德国除外)市场同比下滑10%至18017辆。

    而在其曾经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保时捷只卖出了9471辆,同比暴跌42%。

    事实上,这并非保时捷首次在中国市场陷入销量泥潭。

    2024年,尽管保时捷在德国、北美、欧洲(不包括德国)和海外新兴市场均创下销量纪录,但其全球销量依旧下滑3%至310718辆。

    究其根本原因,中国市场成为保时捷五大主要销售地区中唯一一个下滑的地区,其大跌28%至56887辆。

    由此,也导致保时捷2024年净利润,锐减30.3%至36亿欧元。去年年底,保时捷被爆出正开启中国区大裁员,正式员工裁员比例10%,外包员工裁员比例高达30%。

    2. 保时捷跌落神坛

    作为全球三大跑车品牌之一,保时捷与法拉利、莲花汽车均拥有无与伦比的品牌魅力,旗下的911、Panamera、Cayenne等车型享誉全球。

    2001年保时捷入华之后,引发中国有钱人疯狂抢购。

    2015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并由此蝉联半年至2022年。但是从2022年开始,保时捷在华销量便开始下滑,并逐渐被北美超越。

    直至2024年以及今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加速下滑,极大地影响了其整体业绩。

    有观点认为,保时捷卖不动的原因是大环境不好,中国有钱人开始省着花钱,不怎么买豪车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中国市场30万元以上高端车,零售量逐年上涨,分别为211.4万辆、251.2万辆、294.2万辆、298.6万辆。

    换而言之,中国豪车市场销量在逐年增加,而保时捷销量却是一路下滑。这就说明,并非大环境的原因,主要是保时捷自身的原因。

    3. 被中国汽车反杀

    保时捷在华跌落神坛,有三大原因。

    首先,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用电气化、智能化重构豪华定义,让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在消费者眼里“祛魅”了。

    尤其是很多年轻消费者,已经不再愿意为为保时捷的品牌溢价付费,转向购买问界、仰望、小米等中国品牌。

    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40万以上新能源车零售销量累计33.9万辆,同比增长49.1%,新能源豪车正在分走传统豪车的订单。

    其次,保时捷这几年在华的社交属性出现贬值。

    保时捷的定位在BBA以上、超豪华以下,曾经是小富或者乍富人群人群最爱的社交硬通货。可是随着保时捷价格体系松动,以及消费者价值观变迁,人们对保时捷的观感发生了变化。

    例如,“Macan(图片|配置|询价)不算保时捷”“买Macan虚荣”“没资格参加车友会”等言论比比皆是。

    反而,仰望U9等自主新能源豪车,成了关注度颇高的社交货币。社交属性贬值,保时捷的面子属性逐渐被稀释,自然会被消费者抛弃。

    最后,一贯傲娇的保时捷,近几年发生了多起“公关事故”,极大地影响了其品牌形象和产品口碑。

    从“转向柱事件”到“12.4万元购保时捷”,再到“销量承压的经销商们集体逼宫”等事件中,保时捷均在“傲慢态度”上受到诟病,与消费者心目中对于高端品牌服务的诉求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逐渐击碎了消费者对 “保时捷豪华服务”的幻想。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