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电动MINI JCW家族上市,22.48万元起售

    车圈课代表头像车圈课代表头像
    车圈课代表9天前


    2025年4月14日,MINI品牌正式在国内推出电动化高性能子品牌——JCW家族,包含全新电动MINI JCW(图片|配置|询价)和JCW ACEMAN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22.48万元和23.99万元起。作为MINI电气化转型的首批性能车型,新车以190kW电机功率、专属运动化设计和“卡丁车式操控”为卖点,试图在电动时代延续MINI的驾驶乐趣标签,但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小型电动车市场突围,仍需直面续航、空间与性价比的多重考验。

    设计与定位:经典元素与电动化的碰撞

    电动MINI JCW家族延续了燃油版的设计基因,但在细节上强化运动属性:

    - 外观:全黑化中网、JCW专属标识、19英寸轮圈及红色装饰条,凸显性能身份。JCW ACEMAN作为跨界版本,车身尺寸增至4094/1754/1515mm(轴距2606mm),较标准版MINI(3863mm车长)更适应轻度越野场景。

    - 内饰:保留MINI标志性圆形OLED中控屏,方向盘两点及十点位置加厚处理,搭配运动座椅,试图平衡复古设计与数字化交互。

    然而,与大众ID.3 GTX(运动套件版)或比亚迪海豚性能版相比,MINI的空间表现仍是短板——JCW ACEMAN后排腿部空间仅勉强满足日常通勤,实用性弱于同价位的极氪X(轴距2750mm)或Smart精灵#3(轴距2785mm)。

    性能参数:190kW电机的“卡丁车”承诺

    两款车型均搭载前置单电机,最大功率190kW(约259马力),较标准电动MINI COOPER SE(160kW)提升18.75%,零百加速预计5秒级(官方未公布具体数据)。这一性能水平与大众ID.3 GTX(210kW)接近,但逊于极氪X四驱版(315kW,3.7秒)。MINI宣称通过短轴距(2526mm)和低重心设计维持操控优势,但电动化增重对灵活性的影响仍需实测验证。

    定价策略:情怀溢价与市场现实的博弈

    22.48万元起的售价,较燃油版JCW(约35万元)大幅降低,但仍高于同尺寸竞品:

    - 国产对比:比亚迪海豚骑士版(17.68万元,177kW)、极氪X四座后驱版(20.98万元,200kW)。

    - 合资对比:大众ID.3 GTX(海外售价约合25万元,国内未上市)。

    MINI的定价显然包含品牌溢价,但其目标用户是否愿意为“电动性能小车”支付额外成本,仍需观察。

    市场挑战:电动化时代的MINI困境

    1. 续航焦虑:官方未公布电池容量与CLTC续航数据,若参考标准电动MINI COOPER SE(54.2kWh电池、402km续航),其性能版续航或进一步缩水,难以满足长途需求。

    2. 实用性矛盾:中国消费者对小型车的空间容忍度较低,MINI的“精致玩具”定位与家庭用户需求存在错位。

    3. 国产竞品冲击:极氪X、Smart精灵#1等车型以更大空间、更强性能及本土化智能配置抢占高端小型车市场。

    行业观点:电动性能小车的生存空间

    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电动化时代,性能门槛被大幅拉低,200kW功率已不足构成差异化卖点。MINI需证明其在操控调校、品牌文化上的不可替代性。” 此外,MINI的直销模式与充电网络布局(依赖第三方合作)也可能影响用户体验。

    结语:一场关于信仰的冒险

    电动MINI JCW家族的推出,是传统性能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的一次大胆试水。对于MINI忠实拥趸,它提供了低成本拥抱电动性能的机会;但对于大众市场,其高溢价与实用性短板可能成为阻碍。若MINI能通过精准营销激活“情怀经济”,或将在细分市场守住一席之地;若未能突破小众圈层,则可能沦为电动化转型中的一道“小众配菜”。

    未来,其市场表现将验证:在“冰箱彩电大沙发”主导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纯粹的驾驶乐趣是否仍有生存土壤?

    文/贾斯帕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