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车企还在为“冰箱彩电大沙发”内卷时,比亚迪突然抛出“整车智能”战略,用璇玑架构重构汽车神经网络,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实现全国无图通行,车载无人机一键跟拍。这家年砸400亿研发的巨头,正在撕碎行业“伪智能”标签,重新定义智能汽车下半场规则。

一、战略破局:从“零件智能”到“生命体觉醒”
2024年比亚迪梦想日抛出的整车智能战略,彻底打破行业对智能化的狭隘认知。当友商还在比拼智舱芯片算力、激光雷达数量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直言:“让汽车像人一样思考,才是真智能”。

这一颠覆性理念依托三大支点:
- 全栈自研:9万工程师构建技术护城河,2024年研发投入超400亿,智驾团队3年扩张50倍至5000人;
- 垂直整合:从刀片电池到璇玑AI大模型,打通“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
- 数据霸权:427万辆年销车辆实时反馈,每天处理超1000万公里道路数据。
正如其“璇玑”命名取自北斗七星,比亚迪要做的,是让汽车成为自主进化的智慧生命体。
二、技术解剖:汽车长出“超级大脑”
1. 璇玑架构:智电融合的神经中枢
这个行业首个智电融合架构,如同给汽车装上“中枢神经系统”:

- 中央大脑:自研车载计算平台,算力密度超英伟达Orin X 30%,功耗降低25%;
- 四链协同:传感链(12摄像头+5雷达)、控制链(iTAC扭矩系统)、数据链(5G+卫星三网融合)、机械链(云辇-C预瞄悬架)实时交互;
- 双循环AI:车端AI处理实时路况,云端AI每天进化18个版本,实现“越开越聪明”。
2. 天神之眼:重新定义智驾平权
比亚迪的智驾战略拒绝“顶配专属”,而是实现全系车型覆盖:

- DiPilot 100:10万级车型标配BEV+Transformer算法,高速NOA成功率98.7%;
- DiPilot 600:仰望U8(图片|配置|询价)搭载3激光雷达,无图城市领航攻克“鬼探头”难题;
- 代客泊车:易四方技术让5米长车3把泊入1.5米窄位,误差小于2厘米。
三、场景革命:从出行工具到“第三空间”
比亚迪的智能化不止于驾驶,更构建了三大生活场景:

- 移动摄影棚:与大疆联合开发车载无人机,54km/h跟拍+智能换电,旅行博主创作效率提升3倍;
- 全地形基地:投入50亿建设专业赛车场,云辇-Z系统实现雪地漂移/沙漠攀岩模式一键切换;
- 情感座舱:璇玑AI大模型学习用户204项习惯,座椅角度/香氛浓度/空调风向皆可“千人千面”。
网友实测显示,汉EV车主连续使用7天后,车辆自动规划出比导航快9分钟的通勤路线,真正实现“人车共智”。
四、行业地震:技术普惠引发连锁反应
比亚迪的智能化降维打击已显成效:

- 成本碾压:自研激光雷达价格比行业低20%,智驾系统BOM占比仅3%-5%;
- 速度颠覆:城市NOA开发周期从12个月压缩至6个月,年内实现100城覆盖;
- 生态重构:开放341个车辆控制接口,吸引超2000个开发者入驻车载应用生态。
这场变革直接冲击市场格局:腾势N8智驾版上市首月订单破1.2万,15万级秦L EV搭载天神之眼C系统,迫使竞品连夜修改配置表。
五、未来之战:2025智能化路线图曝光
据内部泄露文件显示,比亚迪正推进三大杀手锏:
- 脑机接口:方向灯操作准确率提升至99%的“意念驾驶”原型车已路测;
- 卫星互联:2025年发射首颗智能驾驶专用卫星,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 能源革命:固态电池+800V超充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
正如王传福在财报会议所说:“智能汽车的下半场,比亚迪要当规则制定者。”
结语:当友商还在堆砌配置参数时,比亚迪已用整车智能构建起“感知-思考-进化”的完整生态。这场智能化革命不仅重新定义汽车,更可能催生万亿级新产业。下一个十年,汽车或将如手机般成为人体器官的延伸,而比亚迪正手握打开新时代的钥匙。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你更看好“比亚迪式技术普惠”还是“华为/新势力的高端智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