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一张“路虎发现运动版(图片|配置|询价)一口价16.98万元”的海报引爆车圈,这款曾经的“中年男人梦中情车”以近乎腰斩再腰斩的价格,撕开了传统豪华品牌最后的体面。从加价提车到“跪着卖车”,路虎的断崖式降价不仅是一场品牌价值的坍塌,更是新能源时代新旧势力交锋的缩影。
价格跳水:从“七折虎”到“四折虎”的生存焦虑
网传路虎发现运动版指导价38.83万元直降至16.98万元,虽被证实为特定条件促销(需大客户资质或置换老款捷豹路虎车型),但其实际成交价已普遍下探至20万元区间,较巅峰期缩水超50%。
这一价格甚至低于部分国产新能源车型(如小米SU7),折射出路虎在销量崩盘下的无奈:2025年1月,路虎在华销量仅1192辆,同比暴跌52.8%,国产主力车型发现运动和揽胜极光月销仅数百台。经销商退网潮加剧了困境——上海地区4S店从10家锐减至6家,库存系数高达2.55,远超行业均值。
溃败根源:质量顽疾、电动化滞后与国产平替的围剿

路虎的衰落绝非偶然。质量口碑崩塌是首要原因:从“修不好的路虎”段子到315曝光的变速箱故障,再到连续六年位居豪华品牌投诉榜前三,其可靠性问题早已深入人心。产品战略脱节则雪上加霜:仅靠卫士、揽胜两款进口车型支撑品牌高度,国产化后仅推出发现运动、极光两款老旧燃油车,智能化配置落后(仅基础L2辅助驾驶),电动化转型迟缓(首款纯电车型比奔驰EQC晚四年)。

更致命的冲击来自国产新能源的降维打击。理想、问界以“冰箱彩电大沙发”重塑家用SUV价值,坦克300、仰望U8用“科技越野”夺走路虎的硬派标签,而小米SU7、比亚迪海鸥则以智能化与性价比抢占年轻市场。当国产车用20万元实现百万级豪车的体验,路虎的“英伦血统”与“品牌溢价”在理性消费浪潮中黯然失色。
行业变局:传统豪门的定价权崩塌与新势力的价值重构

路虎的困境是传统豪华品牌集体焦虑的投射。BBA通过价格战(宝马i3降至17万)向下挤压二线豪车空间,而国产新能源则向上突破(仰望U8售价超百万),形成“上下夹击”之势。这场博弈的本质是汽车价值定义的颠覆:燃油车时代,豪华等于V8引擎、真皮座椅与百年品牌;新能源时代,三电技术、智能座舱与生态协同成为新标杆。当比亚迪为7万元的海鸥标配智驾,当小米SU7刷新纽北圈速,传统豪车的护城河已被彻底击穿。
观察者视角:转型阵痛与生存逻辑的重塑
路虎的“骨折价”并非个案。玛莎拉蒂销量暴跌79%,保时捷Macan跌破40万,劳斯莱斯甚至邀请网红带货——传统豪车的尊严正被电动化与性价比浪潮冲刷殆尽。对于路虎而言,短期靠降价清库存无异于饮鸩止渴,长期则需直面三大挑战:1. 加速电动化(如MLA电气化架构)与智能化(高阶智驾)投入,摆脱“油改电”路径依赖;2. 在“科技越野”赛道打造差异化体验,而非依赖历史情怀;3. 借鉴比亚迪垂直整合模式,降低核心部件(如电池、芯片)外购依赖。
结语
16万的路虎,刺痛的不只是中年男人的尊严,更是传统汽车工业旧秩序的挽歌。当“豪华”的定义权从百年品牌移交至用户手中,唯有拥抱变化者方能生存。这场变革中,路虎的挣扎与妥协,或许正是所有传统豪门转型的必经之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