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特斯拉在北美开放FSD订阅时,硅谷工程师在社交平台晒出系统误判道路标线的惊险视频;当某新势力宣布“通勤模式”落地时,用户发现该功能仅限北上广深特定区域使用。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实则是智能驾驶行业深层矛盾的集中爆发:在技术激进主义的裹挟下,太多企业将智能驾驶视为“功能配置表上的一个勾选项”,却选择性忽视其作为系统工程需要跨越的“多维天堑”。
智能驾驶的本质,是科技企业综合实力的"压力测试"。它考验的不只是算法实验室里的模型精度,更是数据获取的伦理边界、算力供给的可持续性、极端场景的预判能力、技术普惠的产业担当。

当行业陷入“参数竞赛”的迷思,吉利却选择在杭州湾建立全球首个智能驾驶“安全基座”—星睿智算中心2.0的23.5EFLOPS算力、750万辆L2车辆构成的百亿公里数据湖、30颗卫星编织的天地感知网络。
这些数字背后是科技企业应有的产业自觉:真正的智能驾驶革命,必须建立在安全平权的价值地基之上。
1、吉利的“安全平权”范式重构
3月3日,吉利正式发布了统一的智驾解决方案——“千里浩瀚”。千里浩瀚是更安全的智驾系统,吉利银河未来的全新产品都将搭载千里浩瀚,真正实现智驾平权与安全平权。
在星睿智算中心,23.5EFLOPS的算力正以每秒万亿次运算重构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

吉利对行业本质的深刻洞察:真正的智驾平权必须建立在安全基座之上。与某些企业"数据冒险主义"不同,吉利构建了虚实融合的三维安全体系:
750万辆L2级车辆形成的百亿公里真实数据,叠加AI-Drive大模型每小时生成的“万公里级”虚拟场景,构成了全球最大的安全场景库。
这种“实况数据+极限推演”的双引擎,使得系统训练效率提升30倍,将长尾风险覆盖率提升至99.999%。
从空间维度上来说,30颗在轨卫星构建的天地一体化网络,让智驾系统突破地面感知局限。
当特斯拉依赖视觉系统在暴雨中“失明”时,吉利的卫星系统已提前72小时预判气象变化,规划避险路线。这种“上帝视角”的安全冗余,重新定义了全天候防护标准。

还有架构维度,从H1到H9的五级智驾方案体系,打破行业“顶配独占”的潜规则。即便是入门级车型搭载的H1方案,其100TOPS算力已超过多数竞品中端配置。
这种“技术下移”策略,让沃尔沃级安全标准真正实现全民覆盖。
2、破解智能驾驶的“不可能三角"
传统认知中,智能驾驶存在“安全-成本-性能"的”不可能三角"。吉利通过AI全链路重构,证明了技术平权的可行性:
在算法层,与DeepSeek、阶跃星辰的合作,使得星睿大模型具备类人化的场景理解能力。不同于端到端黑箱模型,其决策过程可追溯、可解释,在杭州高架"鬼探头"测试中,制动响应速度较行业平均快0.3秒。
在硬件层,全球首个智能汽车算力联盟打破单兵作战模式。星睿智算中心2.0的万卡集群,让模型训练周期从月级压缩至天级。这种“共享算力”模式,使研发成本降低40%,为技术普惠奠定基础。

在验证层,NOA沙盒试点中的极端场景挖掘方法论,构建了“测试即服务”的新范式。通过将雪崩、塌方等0.001%概率事件纳入训练集,吉利率先突破L3级系统的“可信赖临界点”。
当美国企业执着于“纯视觉路线”,欧洲车企困于法规桎梏时,吉利探索出了一条发展路径:
技术融合主义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的并行研发,有图与无图系统的动态切换,展现出东方智慧的中庸之道。在重庆8D立交实测中,这种多模态融合方案将路径规划错误率降至0.1%。
从卫星网络到算力联盟,吉利构建的“科技朋友圈”突破传统供应链边界。与星纪魅族在座舱系统的联合创新,实现了“智驾-智舱”的神经级联动。

此外,吉利将沃尔沃的“零伤亡愿景”转化为数字时代的“安全平权”,在L3级系统中首创双Thor U芯片的全冗余架构,即便在极端故障下仍能保持200ms内的系统接管能力。
3、百万银河时代的产业变革
吉利银河品牌向“百万辆俱乐部”的冲刺,本质上是智能驾驶价值体系的重构。当某新势力将激光雷达作为溢价噱头时,银河E8已将H1方案作为全系标配。

当某些企业将城市NOA包装为“期货功能”时,千里浩瀚系统已实现"交付即可用"。
这种变革正在引发产业连锁反应:传统“配置等级制”被打破,安全成为基础配置;用户从“技术实验体”回归“价值享有者”;行业竞争从功能堆砌转向体系能力较量。
据测算,千里浩瀚的规模化应用,将使A级车智能安全配置成本下降60%,推动L2+级系统渗透率在2025年突破70%。

吉利的智能驾驶隐喻着智能驾驶的终极使命:不是炫技,而是守护。当行业从狂热回归理性,吉利证明了一条可持续路径——用技术平权消除安全鸿沟,让每次出行都值得托付。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真正的颠覆者不是参数表的刷新者,而是价值坐标的重构者。
当百万辆银河汽车承载着统一的安全标准驶向道路,这或许是中国汽车工业给智能出行时代的最佳注脚:
技术可以分层,但生命不能;配置可以差异,但安全不应。这,才是智能驾驶革命的要义所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