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8 日,大阳摩托在西安发布会上扔下两枚重磅炸弹:复古踏板 VRX150 与跨界 ADV350+,以 11980 元起和 25980 元的定价强势入场。这两款车型的推出,不仅是大阳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折射出当下摩托车行业 “排量内卷” 与 “技术突围” 的双重博弈。
一、150cc 复古战场:混动技术重塑品类格局

当行业还在为 150cc 平踏板的市场前景争论不休时,大阳 VRX150 以 “意式复古 + 混动科技” 的组合开辟新赛道。标准版 11980 元、芯动版 12980 元的定价,直接剑指豪爵 UHR150、新大洲本田 NS150GX 等同级竞品。
技术亮点:搭载 Vi-Core 4.0 混动系统,在 8000 转时可额外迸发 1.2kW 峰值功率,实现 “电动车般起步静谧” 与 “燃油车持续爆发力” 的双重体验。水冷四气门发动机输出 12.1kW 功率与 14.6N・m 扭矩,配合经济 / 运动双模式切换,城市通勤油耗可低至 2.2L/100km。

配置升级:5 寸 TFT 投屏仪表、LED 三透镜大灯(照度达车规 D 级)、双通道 ABS+TCS,以及 10L 油箱带来的 450km 续航,构建起 “复古皮囊 + 智能内核” 的差异化竞争力。前 288 名预订用户更可获赠价值 900 元的骑行礼包,进一步强化性价比优势。
二、350cc ADV 突围:平衡轴技术破解震动痛点

ADV350 + 以 25980 元的价格杀入中排量市场,较老款直降 6000 元,直接对标力帆 KPV350(25999 元)、升仕 350 系列(3 万内)。这款 “国产 ADV 踏板鼻祖” 的升级,标志着大排量车型从 “价格战” 向 “技术战” 的转型。
动力革新:333cc 单缸水冷四气门发动机新增平衡轴,在保持 21.7kW 功率与 33.5N・m 扭矩的同时,将震动抑制提升 30%,彻底摆脱 “震动王” 标签。配合 13.1L 油箱与正新全地形轮胎,长途摩旅续航超 500km。
智能进化:7 寸 TFT 仪表支持车联网功能,集成一键导航、电子围栏等 12 项智能服务;独创的四透镜大灯 + 转向拓宽系统,夜间弯道照明范围扩大 37.5%;前 88 名购车用户赠送大疆运动相机,构建 “骑行记录 + 社交分享” 生态闭环。

三、行业内卷的本质:消费升级与技术普惠的碰撞
大阳双车的推出,正是行业 “排量内卷” 的缩影:150cc 市场从通勤工具转向 “复古潮玩”,350cc 领域则从 “小众玩具” 变为 “大众消费品”。这种现象背后,是三大核心逻辑的驱动:
- 政策红利与消费转型
国四排放标准推动小排量技术升级,而年轻用户对个性化、智能化的需求,倒逼厂商将 TCS、投屏仪表等配置下探至万元级车型。 - 技术下放与成本控制
大阳 Vi-Core 混动系统、赛科龙 RT2 的博世电喷技术、力帆 KPV350 的平衡轴设计,均通过模块化研发降低成本,实现 “配置升级不降价”。 - 场景拓展与生态构建
复古踏板主打城市社交,ADV 车型瞄准摩旅经济,厂商通过购车礼包、骑行社群等方式,将产品销售转化为 “生活方式” 绑定。
四、未来趋势:细分市场的精耕与技术壁垒的建立
随着 150cc 市场趋近饱和,350cc 领域竞争加剧,厂商需在技术壁垒与场景创新上寻求突破:
- 混动技术普及:大阳已验证 Vi-Core 4.0 的可行性,未来或出现 “油电混动 + 增程模式” 的跨界车型。
- 智能生态深化:T-BOX 车联系统、盲区监测等功能将成为标配,构建 “人 - 车 - 路” 协同网络。
- 模块化设计兴起:可更换座椅、行李架等配件,满足用户 “一车多用” 的需求。
结语
大阳 VRX150 与 ADV350 + 的登场,不仅是两款新车的胜利,更是国产摩托车从 “价格竞争” 向 “价值创造” 转型的标志。当行业内卷成为常态,唯有像大阳这样将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深度融合的品牌,才能在这场 “排量战争” 中笑到最后。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内卷带来的不仅是更优质的产品,更是中国摩托车工业崛起的见证。你会为哪款车型买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