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续航401公里,实际连200公里都跑不到!”
2025年3月,淮安消费者王先生因新能源车续航严重缩水,成功通过消保委强制退车,引发全网热议。这起案例暴露了新能源车续航虚标的行业顽疾,也让更多消费者意识到:买车时不做这两个致命测试,分分钟变冤种!
一、401公里续航打五折,消保委出手退车
2024年1月,王先生购买了一辆标注续航401公里的新能源车,实际使用中续航仅200公里,充电效率也大打折扣(整晚仅充44%电量)。4S店起初以“充电桩问题”推诿,但即便使用固定充电桩,续航仍不足一半。经淮安市消保委调查,确认车辆存在夸大宣传,最终促成退车。
车主启示:
- 口头承诺无效:销售宣称的续航数据若未写入合同,维权难度陡增;
- 证据链完整:王先生保留充电记录、续航实测视频,成为胜诉关键;
- 消保委成后盾:近年新能源车投诉激增,但退车成功率不足5%,此案为消费者树立标杆。

二、致命测试一:满电续航“暴力实测”
操作步骤:
- 充电至100%:使用第三方充电桩(非4S店提供),避免“特调电池”作弊;
- 记录表显续航:拍照留存初始数据;
- 模拟日常驾驶:开启空调、音乐,混合城市道路与高速路况(建议占比7:3);
- 续航达成率计算:实际里程/表显续航×100%,低于70%需警惕。
避坑要点:
- 拒绝“CLTC续航”话术:CLTC为实验室理想数据,实际打7折属常态,WLTC更接近真实水平;
- 低温测试:冬季-10℃环境下,电池活性下降,续航可能再打5折。

三、致命测试二:OBD读取“真实数据”
部分不良商家通过拔ABS保险丝屏蔽里程表,将试驾车、库存车伪装成“零公里新车”。仅看仪表盘里程,可能被坑数万元!
操作步骤:
- 要求连接OBD设备:提车时携带通用型OBD检测仪(某宝百元内可购);
- 读取变速箱数据:真实里程、电池循环次数、故障码一目了然;
- 对比铭牌信息:车辆出厂日期超6个月,可索要保养补偿或折扣。

四、2025年新政:检测趋严,维权更容易
- 安全检测新规:2025年3月起,《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实施,电池健康度、充电效率纳入年检项目,不合格车辆强制维修;
- 续航虚标追责:消保委明确“宣传续航与实际差异超30%”可定性为欺诈,支持退一赔三;
- 绿牌特权终结:新能源车年检周期向燃油车看齐,倒逼车企提升技术真实性。
五、消费提示:买车时多问3句话,少花冤枉钱
- “续航测试标准是什么?”:要求书面注明WLTC或CLTC,并约定最低达成率;
- “电池衰减质保如何?”:2025年新规要求,2年/5万公里内衰减不得超过15%;
- “能否写入退车条款?”:续航差异超30%、充电效率低于80%即可退车。

从淮安案例到国家新规,消费者维权正迎来转机。但与其事后扯皮,不如提车时多花1小时实测。记住:“续航不会说谎,数据从不骗人!”
互动话题:
#你买新能源车被续航虚标坑过吗?# 评论区说出你的经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