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造再出王炸!零跑B10预售首日订单破万,激光雷达竟成12万级标配?》
当特斯拉还在为Model 2定价纠结时,杭州奥体中心的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汽车圈。2025年激光雷达的普及速度远超行业预期,较去年普遍预测的2028年时间节点整整提前了三年!这一革命性跨越的背后,是技术迭代、政策催化与产业生态的共振效应:

发布会现场,朱江明首次披露盈利秘诀:用手机行业的"堆料打法"造车。数据显示,零跑自研的CTC 2.0电池技术使成本降低18%,27合1热管理系统让产线装配效率提升40%。"我们不是在亏本赚吆喝"朱江明指着B10的透视图解释,"全域自研让每个零件都自带成本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搭载的LEAP3.5架构堪称"技术核弹":
- 全球首个量产车规级QNX安全系统+高通8650芯片组合
- 15万内唯一配备300米探测激光雷达
- 27个控制器整合为1个中央域控模块
这些创新让笔者联想到华为问界的技术路线,但零跑显然走得更激进——直接将高阶智驾门槛拉低到燃油车价位段。
预售政策公布时,现场响起了三次掌声。B10激光雷达版13.98万的定价,比同级竞品便宜至少4万元。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该车型采用的120TOPS算力方案,竟比某新势力30万级车型还高出20%。

这种"越级打击"引发行业连锁反应。据知情人士透露,某头部新势力连夜召开定价策略会,原定4月发布的改款车型可能重新调整配置。汽车分析师张宇认为:"零跑正在复制小米在手机市场的打法,用生态链优势重构智能电车价格体系。"
于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同Stellantis联袂构建海外渠道,与一汽携手布局供应链……零跑的“出海三部曲”业已初见成效。最新数据表明,其海外订单所占比例从2023年的5%飙升至15%。但产能仍是关键考验,目前合肥工厂正在实施三班倒生产,4月交付承诺能否兑现,将直接影响市场信心。
值得玩味的是,朱江明在专访中透露:"B10的电子架构预留了5年升级空间"。这表明车主不必换车便可不断获取智驾升级。这种“硬件预埋+软件迭代”的模式,正在对传统汽车的生命周期逻辑予以颠覆。
当下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之态尽显:高端车型在算力上展开角逐,经济车型则于价格方面进行比拼。零跑B10的问世,首度在12万级市场达成“既要又要”的平衡。笔者以为,此场技术普惠风暴会加快智能驾驶的市场化进程,在未来3年,15万以下车型的智驾渗透率有望超60%。当科技平权成为现实,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正被重新谱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