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重磅会议!整治内卷中央出手了,汽车首当其冲,奔驰收到邀请

    中国的竞争环境到底有多卷?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但是怎么才能治理内卷?没几个人知道。

    最近,整治内卷式竞争,重磅会议召开了,前段时间叫得很厉害的奔驰汽车意外收到邀请,他们说什么了?

    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

    会议邀请了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北汽集团、奔驰集团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

    很明显,这7家企业,分别代表光伏、电商、汽车三大行业,既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行业,也是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

    奔驰汽车的代表在会上说了什么,我们没看到新闻,想必前不久的事件他们大概率会提起。

    说到内卷,汽车行业首当其冲,这两年是出了名的卷。

    可能奔驰汽车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中国汽车会卷到豪华车头上,作为德国豪华汽车品牌,他们还是很有自信的。

    但是,前不久华为余承东的一场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竟然揭开了奔驰的盖子,公布了这辆新车跟奔驰迈巴赫S680的对比测试结果。

    这事惹得奔驰高管段建军公开怒斥余承东说:你们做的一切都是错的。

    这件事情我们昨天详细讲过了,今天就不再重复了。

    我们只想说,没想到有一天,奔驰汽车也心虚了,甚至害怕了。段建军的意思,可能是想说,豪华车不是这么个竞争法儿。

    但是,行业竞争没有谁拥有优先定规则的权力,只要不违法,大家都可以敞开了竞争,对手新开一盘来竞争,你们奔驰玩不起,可以不玩了。

    说回内卷,去年下半年以来,“内卷式”竞争引起中央高度关注,迅速成为舆论焦点。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多个场合密集表态,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积极化解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

    但是,关键问题是,什么是内卷?怎么整治内卷?这可是个新课题。

    这种事情,前些年互联网反垄断是有经验的,如果整治过了头,那就成了负面因素,甚至挫伤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了,所以这次显得非常谨慎。

    那么,怎么界定什么是内卷呢?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专题报告,归纳总结了“内卷式”竞争的核心内涵和内在特征,主要是3个方面。

    一是同质化竞争显著和低价格竞争模式盛行;二是行业内无序竞争格局突出和企业之间模仿剽窃行为盛行。

    三是行业层面产能利用率低下和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以及行业总体利润率低下和企业利润短期大幅度波动。

    虽然总结得很到位,但这种事情不能乱扣帽子,首先要有法可依,其次是市场监管和行业引导。

    我们说有法可依,例如垄断、倾销、不正当竞争,甚至诋毁竞争对手,这些行为都是有明确法律界限的,要做的就是加强行业监督和执法。

    但是,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例如前面提到的汽车测试,以及价格竞争、差异化定位等等,这些行为如果太激烈,那可是也卷得很,但很难说是不是内卷式竞争了。

    另外,内卷式竞争,还要避免产业规划一哄而上和重复投资,特别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竞相攀比、盲目跟风,什么产业“热门”就上马什么产业,导致区域产业布局同质化。

    所以,针对“内卷式”竞争,政策层面已经从“防止”提升为“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配合,在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市场监管,以及行业引导、企业市场行为等各方面入手,协同推进,持续改善整个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模式。

    例如前面提到的奔驰汽车与华为之争,除了法律法规层面的规范以外,行业协会也可以召集企业制定行业自律规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做了就过了,等等。

    有一句总结说得特别好: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反内卷不是反竞争,而是鼓励公平竞争、有序竞争。

    就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来讲,少一些束缚,鼓励竞争,比加强管控更重要。

    另外,目前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参与全球竞争,也需要真功夫,过度竞争反而会招致海外市场的反对甚至抵制。

    所以,反内卷式竞争,也要防止过了头;企业出海,需要注意遵守当地法律和行业规则。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