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东风日产全系一口价!是价格革命还是无奈之举?

    2024 年的中国车市,正上演着最残酷的淘汰赛。比亚迪秦 PLUS 用 7.98 万改写 A 级车规则,深蓝 S7 以 15 万标配高速 NOA,国产新势力的 “电比油低” 战略,让合资品牌节节败退。面对市场份额跌破 40% 的生死线(乘联会数据),东风日产突然打出 “全系一口价” 底牌 —— 从轩逸到天籁(图片|配置|询价),价格全部焊死车门。这场看似豪迈的定价革命,究竟是合资阵营的绝地反击,还是燃油车时代的最后挽歌?


    四款车型的 “价格底牌”


    轩逸经典 6.98 万起:比卡罗拉低 2.3 万,比国产燃油车还便宜,但钢轮毂、手动空调、4 扬声器音响的配置,仿佛带人穿越回 2016 年。核心卖点只剩 1.6L+CVT 的稳定组合,目标直指网约车司机和预算刚需家庭。

    轩逸真心版 8.98 万起:增加电子手刹和 8 英寸中控屏,试图用合资身份对抗比亚迪秦 PLUS DM-i,但匮电油耗 4.6L 的混动技术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全新轩逸 真心版

    天籁 12.78 万起:比雅阁便宜 4.2 万,保留 L2 级辅助驾驶,但 2.0L 自吸发动机 + 9.2L 油耗的组合,在混动对手面前尽显疲态。

    逍客 9.98 万起:1.3T 四缸机压制本田 XR-V,却因缺少透明底盘和智驾系统,被吉利缤越 COOL 反将一军。


    大象观点:透明化的代价

    东风日产的 “掀桌子” 行为,短期看是为消费者扫清价格迷雾,但背后藏着三重危机:品牌溢价崩塌(三年车龄天籁残值暴跌 30%)、产业链反噬(供应商被迫降价 20%)、用户信任危机(老车主集体维权)。

    当 6.98 万的轩逸用 “减配” 换低价,当天籁的定价向国产车看齐,日产的终极目标实则是用燃油车残值为电动化转型续命。

    对于消费者,这个策略适合预算吃紧且年里程低于 1.5 万公里的用户,但若追求长期价值,同价位的国产混动车在智能化和用车成本上更具优势。


    互动话题

    【10 万预算】你会选择 “明码标价” 的合资车,还是继续等待国产车降价?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