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值得为单踏板模式单独增设一项驾考项目

    驾道drivestyle头像驾道drivestyle头像
    驾道drivestyle2024-09-25

    近日,发生在湖南株洲芦淞大桥的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让单踏板模式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这里我就不放行车记录仪的视频了,实在是有些惨烈,根据警方通报,现场造成6人死亡7人受伤。虽然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但导致车辆失控的最主要原因,大概率还是因为慌张踩错了踏板。

    日前,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其中要求禁止用动能回收功能完全将车刹住。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 2024年7月27日,在激烈的讨论当中,不乏有“一刀切”或是从未体验过单踏板模式的消费者。对于这项备受争议的驾驶模式,用户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认知。

    以我所驾驶的福特电马为例,在车主手册里是这样介绍单踏板模式的:“通过单踏板驾驶可以仅使用加速踏板进行加速、减速和停车。踩下加速踏板可以使车辆加速,松开加速踏板的同时将脚停留在踏板上可以使车辆缓慢减速,如果道路不是太陡,完全离开加速踏板可以使车辆完全停止。”

    而且,在注意事项里,官方也特别标注了:“该系统是一种额外的驾驶辅助功能,而不是用于取代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判断,也无法取代施加制动。该系统不会自动启动车辆制动。”所以,别再相信单踏板+防碰撞预警就能万事大吉了,当你踩错踏板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在上述工信部文件中,官方也透露近年来随着A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技术应用的逐步广泛,由于驾驶员长期通过控制加速踏板来实现制动停车,可能会导致养成相应的驾驶习惯,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出现误踩等误用的情况。为明确A型电力再生作为一种辅助制动的定位,在经过充分行业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该要求,旨在引导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保证行车安全。并考虑行业技术和产品现状,此条款给出单独的过渡期时间。

    实际上,单踏板模式从出现至今,经历了多次调整,且争议不断。2019年开始,特斯拉从客户自由选择是否使用单踏板模式变成了“一刀切”,车辆出厂时就默认开启,并且无法彻底关闭。

    此后,多地出现了特斯拉失控事件,涉事车主控诉刹车失灵。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车辆强制使用单踏板模式,车主平时只能用电门踏板控制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有可能误踩了电门踏板,导致车辆失控。而且,很多事故车辆数据也证明了这个观点,电门是被100%踩下的。

    所以我认为,不仅仅应该是对厂商的限制,对于驾驶员应该也进行专项训练或者为单踏板单独增设一项驾考项目。单踏板模式不仅是对新手司机的考验,对于拥有几十年燃油车驾龄的老司机来说,也是需要去习惯、适应的。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零百成绩都非常夸张,3秒、4秒比比皆是,一旦踩错踏板,很难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但悲剧往往就发生在这几秒钟里。

    当然,单踏板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工作原理其实是基于磁生电原理,电动车在松电门踏板或踩制动踏板过程,电机和车轮依然耦合在一起,电机中转子在车轮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并且被定子绕组线圈切割磁感线。

    有数据指出,电动汽车通过电气系统由驱动轮至蓄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可高达68%,制动能量回收一般可延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15~20%。同时,由于减少了制动的触发次数和力度,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此外,新修订的文件还对能量回收的刹车灯点亮要求进行变更。随着单踏板模式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例如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功能,目前部分车型可产生较大的制动减速度,需要点亮制动灯以提醒后方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消除车辆追尾等交通安全隐患。

    确实,最近越来越多的追尾事故,很多都是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前车减速,导致前车刹车灯亮起时,已经无法预留足够的安全刹车距离。在我看来,究其根本,造成事故的核心原因在于单踏板模式意味着用户驾驶习惯迁移。而一旦一项新技术或者新模式掺杂了人的主观性,事情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其实,这也是时代技术发展的使然。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旧事物的碰撞往往会让其备受争议,不过回顾科技的发展,技术带来的应用变革往往是在类似的博弈之中产生结果。相信在更合理、合规的准则下,以及驾驶员对单踏板模式的熟练下,这个平衡点就比较好找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